分享

科普云南|不怕火的植物

 369蓝田书院 2019-10-10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唐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唐代诗人白居易借物抒怀,道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诗中我们不难看出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更体会到火无穷的威力。在我们的固有概念里,无论什么植物,只要遇上大火,其结果只有一个—统统化为灰烬。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在美国加州海岸,有一种极其珍贵的植物—红杉。红杉由于繁衍力非常低而倍受人们保护,但保护收效甚微。直到 20 世纪一次偶然的火灾发生后,人们意外发现,在被火烧过的地方,红杉树不但没有被烧毁反而从此之后长得更加繁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红杉树为什么能在火灾中“劫后独生”呢?主要还是因为红杉树特殊的植物体结构。它不仅木质坚硬,树干上还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几乎不含任何可燃性树脂的树皮,加上它木材的孔状细胞中充满了空气,这就使得红杉树具有很强的隔热能力,所以它不怕火烧。不仅如此,由于红杉树长得高,当时铺天盖地的大火将长在红杉树下的低矮植物烧毁,为它清扫了地盘,这样红杉树的幼苗就有了足够的生长空间。大火不但没能毁灭红杉,反而阴差阳错帮它繁衍了后代。

在我国广东省粤西山区的森林中,有一种奇特的植物一木荷,它的树叶含水量高达45% ,木质坚硬且体内油脂含量极少,当遇到森林大火时,它在烈火的炙烤下焦而不燃,所以树身就不会被烧死,来年仍可萌发新叶。更重要的是,木荷遇热时利用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因而降低了自身温度,这样木荷树便不易被燃烧。因此,人们称它为“防火能手”。

同样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也生长着一种不怕火的植物一天门冬。它对抗火的本领更加高强。有实验证明,当有火靠近它的叶片时,火苗会被天门冬叶片内部喷出的灭火气体扑灭。这是因为当天门冬的叶片局部受热后,细胞内部的水分被快速蒸发,进而膨胀,成为一股高压气体,气体的主要成分是天门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储存的二氧化碳,该气体从细胞的换气孔喷出从而达到自动灭火的效果。

这些植物正是适应了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特殊的技能才存活至今。地球上己知的植物约为35万种,它们能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能够抵挡动物的侵袭,有的甚至能吃动物。但是,无论植物有多聪明、有多强大,它们还是抵挡不住人类的大肆破坏。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来,就离不开森林,但人类却胡乱砍伐和挖掘植物,不计后果,从自然界中大量索取。殊不知,植物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可以说,没有植物,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将走向灭亡。

现在,该是我们珍惜这些绿色植物、停止掠夺的时候了。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省科技厅宣教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