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教授直言:在这3点,选择“放纵”孩子一把,长大难有出息

 昵称32901809 2019-10-10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优点,可能擅长算数,可能记忆力比较好,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小时候还能出现天赋灵光一现,长大后却泯然众人呢?那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见解的后半句:“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北大教授直言:在这3点,选择“放纵”孩子一把,长大难有出息

在北大教授看来,小时的天赋就像刚刚露头的嫩芽,而如果一味的护在没有风吹雨晒的温室内,那么一旦被走出自己的象牙塔,面临现实的挑战与磨难,只会更难度过。学会在以下这3点,别“放纵”自己孩子,那么才能激发出孩子更大的潜力,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1、自我约束

萧伯纳曾经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如果说天赋是不断前进的船桨,那么自律就是保驾护航的船舵。很多天才神童,曾经凭借傲人的数学天赋而被北大录取的付云皓,却在大学的第二年里,因为沉迷游戏而荒废了课业,被寄予厚望的他,没有考上北大的研究生,最后只在一所专科院校当了一名普通老师。学会自我约束,不被各种因素而干扰,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坚定的脚踏实地,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2、战胜自我

家长在激励孩子的时候,习惯将孩子与其他同龄人进行比较,但是却往往起到相反效果,在漫长的人生中,一时的胜利不能代表全部,同样一时的失利也不意味着失败,而能够一直在左右起到警惕作用的,唯有自己而已。学会战胜自我,战胜以上的成绩,战胜形成的习惯,战胜种种不愿面对的困难,才是让自己走得更远的必胜法宝。有句古老的格言曾经说过:“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不沉迷于当下,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前进。

3、发掘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人一生中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周围世界懵懂无知的时候,吸引他们不断学习成长的,正是来自周围环境陌生事物的吸引力,而唯有不断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保持长久的动力与热爱。孩子常常说自己没有兴趣,没有梦想,当一个人没有接触过,没有体验过,那么自然没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唯有不断的去尝试、坚持,才能发掘出真正的兴趣所在,才能拥有一技之长或是在某一领域,创出自己的一片天。

在北大教授看来,在以上这3点,既是激励孩子不断前进的动力,同样也是保障孩子能够向前的助力,少“放纵”孩子一把,才能让孩子在自己所在的领域,距离自己的梦想也更进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