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孩子是养给别人看的吗?炫耀心理的教育误区正在危害孩子成长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10

溜娃时,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家长。

比如:我家孩子从来不抢东西,我家孩子从小就会分享,我家孩子能背很多古诗儿歌。

然后有一天这家小孩到了手欲期,抢了人家的东西,家长开始各种教育,甚至大发雷霆;

另一家小孩突然不爱分享了,怎么劝都不给别的小朋友,家长不顾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期,强行分享,导致娃瞬间哭得撕心裂肺;

换成那个能背诵很多古诗的孩子,无论家长如何诱导就是不再表演,丢了面子的家长可能直接甩一句“怎么这么不痛快”,殊不知孩子只是到了该有害羞情绪的阶段。

我认识一个长得干净秀气叫轩轩的三岁小男生,每次他妈妈带他出来,他都只是看着其他小朋友玩,有一次大雨过后,孩子们都穿着靴子出来玩水,男孩脚上也穿了一双靴子,有个家长叫他一起玩,被轩轩妈妈拒绝了。“我儿子就喜欢看,怕把裤子弄湿了。”

那家长随意说了句“真爱干净,不像我家孩子,天天弄得一身土。”

轩轩妈妈顺势夸起了自己孩子,自然赢得了很多家长的赞誉。但她并没有看到轩轩眼里对玩水的渴望和跃跃欲试的表情,心里应该还藏着无限的失落。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玩是他们成长的第一堂大课,如果他玩的不痛快,那么他的整个童年一定不会太快乐。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分享,却不能强迫孩子分享,更不应在孩子没有学会分享时感到丢人。

家长教会孩子启蒙知识,是为了让孩子适应未来的学习环境,不是为了炫耀我们教育的好。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讲卫生,却不能单纯为了干净而限制孩子的天性,要知道别人夸一句“你照顾的太干净”也许并不是在夸你。

如果家长带着一种“怕被人说教育得不好”的心态去教育孩子,很多时候你会因为孩子学得慢或做得差而控制不住大吼大叫,这就是你的“炫耀心理”在作祟。

尤其是全职妈妈,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我为了孩子牺牲那么多,一定要有所回报。其实宝妈们只是希望自己的价值有所体现。

但是所有为爱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称赞的,只要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不必非以优秀为主。

一定要记住,教育过程中,炫耀心理要不得,孩子是养给自己的,不是养给别人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