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走在青城:千里黄河第一镇,你所不知道的前世今生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千里黄河第一镇:假日游走在青城

这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地方,这是一个恍若江南的地方!这里依靠黄河,这里群山环抱,这里人文厚重。这个地方就是——青城。

青城源自于名将狄青 

     出兰州市区,我们直奔白银,虽然正值假日期间,但我们选择一个好时机,巧妙地避开出行高峰,畅通无阻。白银距离兰州不远,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而青城和白银只有一桥之隔。 过桥,沿着公路往前,就是青城了。

     假日让人们放下了繁忙的工作,得以暂歇片刻。假日带着家人出游,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这不,距离兰州不远的青城就成为许多人的首选。经过多年整修开发,如今的青城镇,让耳目一新,街道上闹中取静,虽然游客不少,但不喧闹,或许就是那种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们心忽然地安静了下来。漫步在石板街道上,人们慢慢地体验着这个古老小镇的巨大魅力。

     青城是黄河河湾中的一块绿洲。在以前,这里是黄河水运的重要码头。当时,人们从兰州向包头运输西北货物,多从兰州乘坐羊皮牛皮筏子,顺水而下,第一个停靠点就是青城。著名的记者范长江在的报道中还提到青城。依靠黄河,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水运商贸人文为一体的古镇。

    青城在明清时称“条城”也叫一条城,曾有人口10万余人。为一大商贸重镇,山陕商贾云集,富极一方,文化教育发达,考取过10名进士、1名翰林。因之达官和富商建有豪宅,至今较好保留有很多,不少的民宅有200的历史,还有一些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在青城地区商旅和文人之间有着非常好的结合,商旅为学子们求学提供物质基础,学子们则在高中后,给商旅各种支持。更有文人厌倦官场后,在青城找一块修养安歇之地。      

       不过,青城的历史在汉代之前就有了。早在汉代这里就是防守要冲,至今在青城这一代还能见到汉代屯田的遗迹。唐代在这里修筑了龙沟堡。西夏时候,李元昊的女婿马花麻在这一带游牧,民间传说:为防止其入侵,秦州刺史的狄青,巡边至龙沟堡,在旧堡旁边修筑了新堡,旧堡长约二里许,而新堡长约三里,系接续延长。

       解放前的中城门就是旧堡的东门,当地人将东面称呼为新城,西面称呼为旧城。两座城连在一起,东西长,南北窄,人们把它称之为一条城。

       因传为狄青所筑,后人们把整座城称之为青城。

古老民居见证水旱码头繁华

  在人们习惯中的青城,除了黄河以南个古城和东滩以外,还包括今天黄河以北的水川、强湾、王岘、武川一带。在历史行政区划经常变化,古青城一直分属榆中、皋兰两县管辖,即便是青城镇内,也经常出现两个县管辖的情况。

  到了明朝中期,整个中国北方的局势一直处在蒙古贵族的压迫之下,沿黄河一线的边防日益吃紧,跟随肃王来兰州的护卫、部属们,不断到青城一带落脚。

   青城镇的建设也进入新时期,但是这种建筑带有明显的军事色彩,军民一体,青城的街道也就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如齐心牌、上下牌、直街牌、三合牌、教场路、箭道巷。

  随着清代与北方少数民族关系日渐和睦。青城逐渐有明朝的军事要塞向商贸中心转变。

  在青城城隍庙是人们必游之地。这组建筑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年间,最早是秦州刺史狄青修筑城堡后的议事厅,有备老百姓称之为狄青府,到了明神宗时候,改建成了守备府,是一条城的守备军指挥部,雍正二年守备府被改建成了城隍庙。

    透过城隍庙的变迁我们看到一个古镇变迁的影子。

      走在青城镇内,一条大街横贯全镇,沿着的大街的两边的是一个个小巷。青城古民居保留有古典式四合院、三合院、条型院落等多种类型的古民居,风格各异,多有四垂花大门、门当、户对(石鼓)、砖雕装饰和影壁。青城的四合院,有三堂三厦、三堂五厦、三堂七厦。由于这些四合院的主人都是各地来到此地收购水烟的商人,建筑业吸收了北京、天津、陕西、山西等地的风格特点。    

   聪明的工匠们利用青城丰富的石头资源,修建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民宅建筑。这些建筑,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处处体现吉祥如意、福禄寿喜、松柏梅花等。

    来自黄河中的石块、北山的石板,被人们用来打造石墙、石阶、石门墩……。施工中工匠们根据不同性状的石头巧妙组合,大小穿插,砌出的墙脚结实整齐,而且构成精美图案。木刻大门前墙两块长方形石板,作为门台,大门前放置两个“石鼓”刻有各种图案,家家户户大门前须安置两块.二尺多长的石头,取意镇宅辟邪,保家太平。

        在青城,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除了青城城隍庙外,还有高家祠堂和罗家大院以及1742年修建的青城书院等古建筑。 

  

祠堂背后的家族文化

  青城镇民风古朴,加之教化,因而商贾云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从历史渊源来看青城的移民,其实就是一部甘肃的开发史。

     明朝初期,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儿子被封为肃王,当时的大批护卫、仪仗队以及其他的部属,跟随肃王来到了甘肃。

     青城许多家族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甘肃的,逐渐形成了以一宗族为核心的家族文化。这些大家族繁荣了当地文化,增进了家族的团结和凝聚力。

    比如青城地区的张家祖籍南京,兄弟俩跟随肃王来到甘肃,一人留在甘州、一人移居兰州。“凤阳三迁戍条堡,龙沟六世发金城”说的就是他们家族迁徙的过程。而另外一副对联则说,这个家族功绩:“随洪武保肃王功绩永留史册,怀壮志戍边疆声名久著金城。”  

     青城高氏则来自于山东渤海,当初兄弟仨随肃王来到甘肃,先是居住在陇西,后移居兰州庙滩子。在战争中二弟、三弟为国捐躯,被封为护旗将军,后举家迁之青城城河村,高氏后人在1785年修建高家祠堂保存至今。

       如今保存完好的青城高氏祠堂,给我们展示了青城地区浓厚的家族文化。高家祠堂是高姓祭祀先祖的场所。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785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殿堂、廊坊20多间,是一处典型的明清建筑。

     一进大门视野开阔的大厅,对面就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过厅中悬挂着咸丰皇帝赐予进士高鸿儒的匾额,白底黑字上书“进士”二字。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造型独特别致,气势宏伟庄严,院中一株百年古柏巍然屹立,使整个祠堂更显古朴典雅。悬挂着 “源宗渤海家声远;春满青城雨露新。”的对联,道出了整个家族的历史。

      青城保留下来的家族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思想一脉相承。

青城小曲: 地域文化的代表

  富饶的物产,众多的文化人,发达的交通,给青城的文人们提供了非常悠闲的生活。独具青城地方特色的青城小曲,就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被人们创作了出来。

     《西厢调》,又称青城小调、青城小曲,是清光绪年间由本地曲艺爱好者张晓霞先生首创的地方曲艺。该小调共创作唱腔24个,剧本27折,当时用该调排演了八折《西厢记》,故将该剧定名为《西厢调》。

      西厢曲调有越调、洛江岸、风筝调、三朵花、渐渐高、甘凉调等,具有融合秦腔、眉户戏、陇剧、江南采茶调、陇东道情、花儿等多种戏曲的特点,独具风格,反映出首创者雄厚的艺术功底和本地移民杂居的文化特色。这是一个介于吸取和地摊艺术之间的过渡产品,表演人员较少,演出简单,非常适合于自娱自乐。

     《西厢调》小曲只有在青城以口头流传曲谱,老幼皆能。

青城水烟曾是慈禧太后的贡品

          

  青城因水烟而繁盛,因水烟而没落。“成于水烟,败于水烟”,青城浓缩了兰州水烟栽种加工史。

  青城的水烟始于明代。当时,一户姓周的大户人家,随肃王从甘州搬迁到兰州,选中了青城定居,在此栽种绿烟叶。而史料记载,兰州水烟兴起于明末清初,盛于光绪年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以丝、香、味“三绝”闻名全国,素有“兰州水烟天下无”之誉。

  水烟具有消瘴防毒的显著功效,具有避疫、消食、杀虫、解闷的作用,能提神顺气,消瘴解烦,预防虫、蛇咬伤,对居住在阴湿山区和瘴气弥漫、地气潮湿地区的人,特别是长年下水耕作的农民和河海捕鱼的渔民十分有益,被视为“神药”。

     民间传说中,兰州水烟的引入与诸葛亮密切相关。传说三国时诸征讨南蛮,深入南方不毛之地,将士为瘴气不时伤害将士,诸葛亮遇见隐士孟节,说“薤叶云香草”,含一片可除瘴疠。故而兰州的水烟业都将诸葛视为始祖,号称云香事业。        

  明末清初,青城人引进了水烟制作工艺,压块堆丝,运往外地销售。到了康熙年间,青城人的水烟已经形成品牌。一个大型的货物集散码头逐渐形成了。  

  青城水烟运往包头、广东、福建等地,行销全国各地。清朝光绪年间,兰州水烟的达到极盛,据说有140多家商号。

  当时,青城成为方圆几百里的商贸中心,大批客商来此贩运水烟。驼队、车队、马帮,尤其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成为水烟运输的主力。青城有大的商号作坊70多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水烟品种也有黄烟,增加到了麻烟、棉烟等品种,销售区域遍及全国各地,最为出名的品牌为“广东红”。

   各大作坊在做工和配料上不断研究,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品牌,有宏字、泰字、兴字、昌字等,到了十九世纪中叶,青城地产水烟中的“甘字、条字、蓉字”品牌在西南、东南沿海地区,甚至台湾都非常畅销。   

      慈禧太后嗜好众多,有一项是喜嗜水烟,在故宫的博物馆内还藏有她用过的水烟袋遗物。甚至在慈禧的随葬品中有铜水烟袋、银水烟袋等。

  我们在一些影视资料中人们看到,慈禧太后她边吸着水烟,边操纵着国内外军政外交事务。当时,全国的水烟的以兰州为最,兰州的水烟则以青城、金崖、五泉为上品。清宫档案记载:宫廷水烟的原料主要以兰州皮丝、青丝、幼丝为主。

       上世纪50年代,铁路通车了,汽车多了起来,青城这个水旱码头就逐渐失去了它昔日的的辉煌。如今这座古镇又因旅游而兴盛,展现着他古老的历史和久远的文化。 

  

王文元(兰州老王)原创作品。转发惠己利人!赞赏坚持动力!留言精神鼓励!

欢迎朋友们转发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