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阳明合病桂枝加葛根汤证 |张锡纯医论阅读

 为什么73 2019-10-10
大伦书院 大伦书院 今天

太阳、阳明合病桂枝加葛根汤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原第七期第二卷)

伤寒之传经,自太阳而阳明,然二经之病恒互相连带,不能划然分为两界也。是以太阳之病有兼阳明者,此乃太阳入阳明之渐也,桂枝加葛根汤所主之病是也。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项背强shushu”字上半部分,下同),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葛根(四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王和安曰:手阳明经,根于大肠出络胃,外出肩背合于督脉,其气由大肠胃外之油膜吸水所化,循本经上出肩背。葛根纯为膜丝管之组织,性善吸水,入土最深,能吸引土下黄泉之水,化气结脂,上升于长藤支络,最与阳明经性切合,气味轻清,尤善解热,故元人张元素谓为阳明仙药也。此方以桂枝汤治太阳中风之本病,加葛根以清解阳明经之兼病,使兼及阳明经之郁热化为清阳,仍以姜、桂之力引之,从太阳所司之营卫而出。至葛根之分量用之独重者,所以监制姜、桂之热不使为弊也。不须啜粥者,以葛根养液无须谷力之助也。伤寒之病手经、足经皆有,因手、足之经原相毗连不能为之分清,是以仲景著书,只浑言某经未尝确定其为手为足也。愚子第一课首节中,曾详论之。王氏注解此方,以手经立论,原《伤寒论》中当有之义,勿讶其为特创别说也。
 
张拱端曰:太阳之经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本论论太阳经病约有三样:一头痛;二项强;三背shushu。头、项、背三处,一脉相贯,故又有头顶强痛,项背强shushu之互词,以太阳之经脉,置行于背而上于头,故不限于一处也。读者须知上节止言头痛,是经病之轻证。此节项背强shushu,则经脉所受之邪较重。《内经》云:邪入于输,腰脊乃强。今邪入于太阳之经输,致使项背强shushu。察其共邪入之路,从风池而入,上不干于脑,而下干于背,故头不痛而项背强也。又据汗出恶风证,是邪不独久经输,且入肌肉,故用桂枝汤以解肌,加葛根以达经输,而疗项背shushu之病也。
 
【愚按】太阳主皮毛,阳明主肌肉,人身之筋络于肌肉之中,为其热在肌肉,筋被热铄有拘挛之意,有似短羽之鸟,伸颈难于飞举之状,故以shushu者状之也。至葛根性善醒酒(葛花尤良,古有葛花解酲汤),其凉而能散可知。且其能鼓胃中津液上潮以止消渴,若用以治阳明之病,是借阳明府中之气化,以逐阳明在经之邪也,是以其奏效自易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