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明,中书协理事,草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以上这些,只是徐利明老师的简要介绍。在这其中,最吸引书法爱好者注意的当属中书协草书委员会副主任这个职务。 既然是草书委员会的副主任,自然具备相当的草书功力。他的草书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几幅作品来好好的感悟一下。 下图就是徐利明老师的草书作品,用笔沉稳厚重且不乏灵动,章法处理上既体现了自己的特点又循规蹈矩。细看单字的话,你会发现,徐利明老师的用笔和结体处理还是比较传统的,并不像别人那样过于张扬随性。 看完上面的,我们再来欣赏两幅楹联作品。就草书创作来讲,字数越少,章法越难处理。特别是那种大字草书,如果笔力不到位的话,很难写出那种大气和沉稳的效果。不过,这些难点在徐利明老师这里,都不算啥,信手一挥,就能给观者意想不到的惊喜。 明代的书法家傅山曾说:“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弘一法师也说:“学字需由篆字下手,每日至少500字,再学隶书、楷书、草书。” 徐利明老师的草书之所以有如此的表现力,和他在篆隶方面的努力有很大关系。没有篆隶的笔意作为支撑,写出来的草书很难体现出那种入纸三分的力道和沉稳。为什么我们写不出徐利明老师那样的感觉?简单说来,就是对用笔的理解太单薄,对用笔多样性的领悟还不那么深。 好了,最后考大家一下,下面这两幅草书作品,是啥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