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地理 | 这里是印度(自然知识篇)

 沐沐阅览室 2019-10-10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这个国家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铁路运输中有很多让人

瞠目结舌的“开挂”行为。

目前也是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

虽然它是世界最大的软件业外包市场,

但它的种姓制也形成了各种贫困,

繁荣现代与贫穷共存,

它就是印度。

-01-


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同时也是金砖国家之一,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
面积居世界第7位,
(面积前10的国家有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根廷、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

印度地处北半球,
位于北纬8°24′~37°36′
(通常描述为位于10°N-30°N左右)、
东经68°7′~97°25′之间
(东经70—东经90度经线左右),
属于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
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
孟加拉国嵌在印度东北部国土之间,
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
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

△通常地理上需要记住的印度几条重要的经纬线

印度的主要河流为恒河,
印度人将之奉为“圣河”,
它是印度也是南亚
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它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因热带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的原因,
印度的河流大多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02-

底图来自网络,标注地理蹊@谢皆兵

印度所在的印度半岛南部
伸入大洋,形成漫长的海岸线,
两侧海岸的形成了山脉,
面向阿拉伯海的西高止山脉
及濒临孟加拉湾的东高止山脉,
中部是形成时间较早且较为平缓的德干高原,
高原上多低矮的山地和丘陵,
高原山地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


印度
从喜马拉雅山向南,
一直伸入印度洋,
地形分成三个不同的部分:
北部是高大的山地,
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
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
其中中南部的地势较为低矮平缓。
北部山地,
主要是由于喜马拉雅山脉
南坡的地势逐级下降而形成,
特征是崎岖狭长。
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
西起阿拉伯海岸,
向东延伸至孟加拉湾,
是印度主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南部高原则是平坦的德干高原,
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从印度洋来的水汽受东、西高止山的影响,
高原内部形成了相对炎热、干旱的气候。



△印度主要的地形区

在印度东、西高止山脉与大海之间

形成的狭窄的海岸平原,

特别是在西岸的一些区域

出现特殊的海水和河湖水系交汇的

地理奇观 ——“回水”。

夏季风盛行时,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形成充沛的地形雨,

集中降雨在短暂的时间内

会造成大量雨水汇入河

致使河水水位迅速上升,

漫过海堤倒流入海,

而通常在西南夏季风盛行时,

夏季风也会推高海水水位,

海水越过低矮的海堤进入河流,

所以海水与河水经常出了现交集。

-03-

印度虽然国土面积不如中国大,
但印度却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它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
比中国耕地面积要多的多。
综合比较起来是因为
印度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
而中国山地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
因深居内陆区域较多,
有众多沙漠,
印度气候湿润,
德干高原可开发耕地,
而中国的高原多位于
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宜开发。

印度虽拥有众多的耕地面积,
但粮食产量没有中国多,
中国粮食产量世界第一。
究其原因分析,可能是:
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雨季与旱季,
耕作制度一般是一年一熟
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耕地却可以一年两熟,
温带包括亚热带通常是最适宜的耕作区,
或许中国比印度具备这项独特的气候资源。

通常来说雨热同期、水源丰富区
会成为粮食丰收区,
但印度西北相对比较干旱的地区
却是印度的粮仓,
这应该是因为在热带地区,
降水过多光照少,气候闷湿,
而降水较少,光照充足,
又有灌溉水源的热带地区,
才能满足粮食正常种植收获

印度人文及自然地理环境

为印度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

大多为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国家对家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等。

但受季风的不稳定性影响,
印度的粮食生产也不稳定。
印度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的
有稻米、小麦、棉花、黄麻、茶叶等,
其中棉花、黄麻、茶叶
为重要的出口物资。

-04-


△印度冬、夏季风示意图

印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
则是热带沙漠气候,
北部高山地带为高山气候。
印度没有四季之分,
但通常会被分为
雨季(6~9月)与热季(3~5月)
以及凉季(10~次年2月)
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
无寒潮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

印度是一个特殊的区域,
因为北半球大多数陆地区域
是7、8月份气温高,
但印度最高月气温却通常出现在5月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印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雨季为6-9月,
降雨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高温,
可印度在5月时雨尚未到来,
多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多。

再加上此时太阳直射点已经在北半球,
印度各地太阳高度角增大,
太阳辐射强,升温快,气温高,
另外还由于印度纬度较低,
冬季受北部天然屏障阻挡气温相对较高、
气温累积升温快等多重因素影响。

位于印度东北的乞拉朋齐
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被称为“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距离孟加拉湾约300千米处,
是一个地势较低平的洼地,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面向
印度洋吹来的暖湿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受地形雨影响形成。

独特的印度地理环境也形成了
独特的印度生活方式及各种自然人文景观,
由于篇幅原因,将后续继续介绍。

图片来自百度搜图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