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都是非常微妙的。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俗语:'女大避父、儿大避母'。虽然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亲人,但是随着两代人之间年龄的增长,适度的距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界限与隐私的重要性,其实是父母应尽的职责。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会发现一些妈妈的控制欲很强,她们并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之间有什么界限和障碍,长此以往下去,在这种'无界限'思想的影响之下,孩子往往不能健康成长。 毕竟在异性之间,由于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不同,因此保持一定的界限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我们现如今的社会道德,也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一些界限感的存在。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情:年过四十的芳芳因为和丈夫离婚,因此独自带着十岁出头的儿子生活。由于单身母亲的生活比较艰难,因此为了省下一点房租,芳芳就始终和自己的儿子挤在一个房间里生活。 然而,随着儿子慢慢变大,两个人之间这种距离显然是有些不妥了。但此时此刻的芳芳却越来越离不开儿子,甚至在没有儿子的时候,她也总会失眠。不仅如此,随着两个人生活的日子慢慢变久,芳芳就连换衣服都不会避讳儿子了。他们母子二人的生活仿佛也一直这样平静进行下去。 然而,一切的变故都来自于芳芳儿子班主任的一通电话。 当芳芳来到学校之后,她才知道儿子竟然在学校的女厕里面偷看女生。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芳芳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好好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然而,在班主任叫来儿子之后,芳芳的怀疑也变成了伤心。 根据儿子的描述,他只是和同学打赌,说自己不敢进女厕所,在芳芳的儿子看来,进女厕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在芳芳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男女性别界限意识并不是很明显。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芳芳心中感到非常后悔,她觉得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会导致儿子成为别人眼中不知廉耻的对象。正因为她没有为儿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最终儿子才会做出这种有违道德的事情。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正确培养孩子的'界限感'呢? 首先,在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要与父母分房睡觉。 对于孩子到底应该几岁分房,其实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比较独立的孩子,可能两三岁就可以分房居住了,然而有些内向的孩子,可能到了五六岁才能够自己入睡。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对何时分房进行选择。在分房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需求,不能够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而强行分房,那样会导致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了。 其实,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其独立意识也会渐渐出现,到了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即使家长不提出分房,他们也会主动要求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 其次,隐私意识的提出要从小做起。 在宝宝长到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宝宝提出隐私的概念。比如说帮助宝宝洗澡的时候,就可以告诉他们,哪些地方属于自己的隐私部位,别人是不可以随便触摸的。而当孩子们有了独立洗澡的能力的时候,家长们就要适度放手了,特别是妈妈和儿子之间,妈妈不应该过多干涉儿子洗澡的事情,如果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让爸爸对儿子洗澡进行监督,从而培养孩子的隐私意识和性别意识。 最后,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父母也应该告诉他们异性之间怎样的界限是合理的,像芳芳和她儿子之间的那种相处方式,显然是有悖人伦道德的,如果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树立起健康的性别意识,那么其长大之后,也会有着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的。 看了这个事件之后,相信家长们对于孩子的隐私界限意识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想法,在各位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经验与困惑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