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能力,是让人对你放心 来自十点读书 00:00 15:07 文 | 浮在天上的猫 · 主播 | 鹿小姐 十点读书原创 我老爸从小给我灌输一个道理:
让人放心,就是最大的能力 等我开始工作后,才更能明白这个理。 有一次部门经手两个项目,刚子和小何自告奋勇各领了一个。 起初,大家私下都会更看好刚子,认为凭刚子的能力应该能胜任,反而对小何有那么一丝的不放心,毕竟小何平时的表现无出彩之处,甚至显得有点木讷。 可等项目着手做下去时,过程却让人大跌眼镜。 小何在每个阶段都会把情况及时反馈给主管,哪些方面做好了,哪些方面还缺些火候,报告可谓是事无巨细。 然而刚子却只顾做自己的事,主管有点放心不下,隔段时间都会主动询问,刚子每次回说“还不错”,主管看刚子如此表态,也没再追问。 可突然有一天,刚子跑过来哭天喊地地说:“过来要主讲的嘉宾把演讲取消了。” 等主管细细了解之后,才明白原因: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掉链子,嘉宾感觉不到一点的尊重,就把演讲取消了。 主管叹了一口气说: 咱们一直谈能力,可什么是最大的能力呢?让人放心就是最大的能力。 在生活工作中,不乏有能力的人,可许多人偏爱与靠谱的人共事。 大抵原因就是,一个靠谱的人可以把他身上的能力百分百地用到实处,而聪明却不靠谱的人,也许时常有惊艳之处,但也常常给你捅出窟窿出来。 让人放心,是最低成本的社交方式 有人说,靠谱的人都是相似的,不靠谱的人各掉各的链子。 你在生活中一定也经常有这样的经历:
有时,别人小事犯迷糊自己也最多无奈一笑,若是在一些看重的事情上也掉链子,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 比如我表弟对于毕业旅游可是期待已久。 他和舍友两人一起制定攻略,他先确定景点和酒店,等确定后,舍友再负责具体的路线。 等出发的前一天,表弟见舍友丝毫没提起路线的事,放心不下,就问舍友路线规划得怎么样了。 舍友却满不在乎地说:“这几天忙,没去弄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咱们这么大的人难道还怕丢吗?” 表弟气得暗暗下决心,以后不再约舍友出去旅游了。 很多人会对诸如这样的小事不以为意,却不知每一次的掉链子,每一次的疏忽大意,都会让朋友失望,失望积攒够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拉越远了。 反之,靠谱的人在为人处事中,更容易获得他人的真心和信任。 我记得毕业那会儿,和一位朋友在聚会上聊起找工作的事,他随口提了一句:“要不我帮你内推试试?” 我客气地感谢了一下,但也没当回事,只当说者无意。 但等当晚回家后,这位朋友主动打电话问我要了简历,还一步步指导我简历该怎么写,更符合他们公司的考核要求。 打那件事后,我也下意识地把他当成最好的朋友。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怕的是平时满嘴胡话,说得天花乱坠,等真正需要帮助时要么支支吾吾,要么从不把你吩咐的事挂在心上。 靠谱的人,对应承之事,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而靠谱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吸引他人接近。 所以,再多的社交手段都不如靠谱二字。 让人放心,才能走得更远 一个有一定阅历的前辈总是跟我说,对一个人最好的评价无外乎是:“你办事,我放心。” 之前,他跟我说起一件事。 他底下有一名员工,私下关系跟他蛮好的。 有一次,那名员工随口抱怨说:“别人都有自己的团队了,就我还光杆司令,他们能力也不见得比我好。” 前辈笑着对他说:
那名员工听得一脸羞愧。 以小见大,如果一个人平时小事就做得毛毛躁躁,漏洞百出,那么更重要的事,又怎么敢托付给他呢。 其实,所谓靠谱,归根结底就是为人做事都可以让人放心。 就好比让猪八戒去办事,你得寝食难安,怕他化缘到半路又被哪个妖怪迷惑了,怕他又自个儿躲在哪里睡懒觉,把正事忘了。猪八戒虽聪明,但你不得不整天提心吊胆,不知道他啥时会撂下担子。 沙和尚呢,也许愚钝了一点,但至少能把你交代的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的。 所以很多人宁愿与“沙和尚们”共事,也不想和“猪八戒们”合作。 见过一个问题,与靠谱的人相处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想大抵就是人家把事交给你了,可以心安理得地当个“甩手掌柜”,而不是还得一路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纠错补漏。 在生活工作中,靠谱,也许没法让人走得快,却能让人走得更加坚实,走得更远。 曾国藩曾提出观人四法:“无官气,讲信用,少大话,有条理。” 这是对“靠谱”再为精准不过的诠释了。 努力成为一个靠谱的人,给出的承诺要去践行,答应的事要做到尽善尽美。 只有做一个靠谱的人,你爱的人才会认为你可以托付终生,生意伙伴才会把你看作合作的不二人选,朋友才会把真心交付给你。 人生之修行,非一日之功。 也许你得不到一时的掌声,但那份踏实却能得到最终的认可;也许你不善交际,没法立刻抓人眼球,但那份安全感却能使别人自动围绕在你身边。 做一个靠谱的人,拥有“让人放心”这种能力,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 |
|
来自: Amyh3pu7ecfm3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