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新闻,台湾某电视节目介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深为其4万英亩的面积、整体4000亿人民币的造价、4年建成的速度而震撼 其中提到,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非常牛,有63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而里面竟然没有一根柱子 当然,他们搞错了 事实上柱子还是有的,而且还有8根 不过这8根C型柱跟大家通常印象中的柱子不太一样,它是喇叭型设计,上端舒展开阔,直径有23米,下端流线型收缩到直径3米 这一面 那一面 现在,这8根C型柱已经变成新的拍照打卡胜地 另外,机场主体大厅的设计也值得一波彩虹屁 它整个屋顶中庭没有立柱,8根C型柱互相间隔200米 一共使用了12800块玻璃,白天不需灯光照明,real环保 主体造价800亿,整体花费4000亿,最大承载量1亿人次 来一波gif感受一下: gif gif gif 2016年英国《卫报》发布“世界新七大奇迹”,排名第一就是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大兴机场 另一个是港珠澳大桥 七大奇迹就占俩,中国真不愧基建狂魔 说起来,新机场这流线型的韵律感,是不是让你觉得有点点眼熟? 想想银河SOHO和望京SOHO 没错,它们出自同一名建筑师 建筑界的女魔头、充满争议的Zaha M. Hadid 扎哈.哈迪德 在建筑界,男性至今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Zaha在这个男性一统的天下生生撕开一个口子 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获得过普利茨克奖(Pritzker Award)的女性 其分量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即使在世界经济低迷的今天,她的建筑事务所依然炙手可热 尤其受到中国的热烈拥抱 1.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Zaha在中国留下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但也让她备受批评、争议缠身 2005年,她的“圆润双砾”方案攻下了广州大剧院 到2010年交付时,花费从预算的8.5亿,一路追加到13.8亿,被指为烧钱形象工程 之后 ,Zaha在中国一口气攻下三个SOHO的设计 银河SOHO,2012年建成交付,Zaha凭借该它入围2013年RIBA建筑金奖 一同收入囊中的还有批评和指责 原因是,早在2002年,北京市就出台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定二环以内为旧城保护范围,停止建筑与传统皇城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银河SOHO就在二环以内的朝阳门桥,Zara前卫现代的设计无疑非常突兀,破坏了北京古城的整体风貌 当然,特立独行的Zara不会因批评而停止 她说:我不遵循任何规则,或者说,我只遵循自己的规则。我也不相信古建筑保护,我更想向未来看齐 她还说:中国城市的体量和容纳建筑物的野心,让我兴奋,我在中国找到了新的试验场 2009年,望京SOHO,2014年交付,宛如三座相互掩映的流线山峰 2014年,上海凌空SOHO,16条空中桥梁把12栋建筑连成了一个网络空间 南京青奥中心,表面花纹的灵感来自于长江的涟漪 2. 阿拉伯世界走出来的女性 看Zara的名字,你大概能猜到她的族裔 是的,她是伊拉克人 阿拉伯世界里居然还能挣扎出一位成为全球行业翘楚的女性?! 真是……还蛮意外呢 Zaha出生在1950年的伊拉克巴格达 家境富裕,父母开明 60年代,伊拉克爆发革命,Zaha父亲带全家逃离巴格达,从此告别故乡 Zaha在黎巴嫩的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贝鲁特美国大学时,读的是数学系 1972年,22岁的扎哈孤身一人到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伦敦建筑联盟学院,改行学建筑 她的导师,就是大名鼎鼎的Rem Koolhaas雷姆.库哈斯 而对于这位荷兰建筑师,中国人民就更加熟悉了——他设计了CCTV新址大楼,全国皆知的大…那啥 插一句:国内一直有传闻,说央视大楼的设计灵感,是一个那什么的造型——别问我我看不懂听不懂 纽约时报就此专门询问了Koolhaas先生,他坚决地否认了! Koolhaas在2000年就获得过普利茨克奖,还被2008年《时代周刊》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Zaha这可真是名师出高徒 1977年,Zaha获硕士学位,之后加入Koolhaas创立的OMA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位于荷兰鹿特丹 Zara和Koolhaas 莫名有种feel… OMA的设计师们,左1Koolhaas,后Zara 再后来,Zara加入了英国国籍,成为英国籍伊拉克裔 1980年,30岁的Zara建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 Architects Zara的设计,现代、前卫、强调线条、曲面和动感、极富视觉冲击 有人说:空间就像橡皮泥一样,在她手里被任意捏弄 她因此被冠以Queen of the curve曲线女皇的美名 但她也还有另一个称号:纸上谈兵设计师 因为她的作品过于石破天惊,很难付诸于现实,只能流于图纸 直到2001年,Zara才迎来第一个在现实中建成的作品——她于1993年设计的Vitra Fire Station维特拉消防站 这就叫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不过,在被甲方爸爸频繁Say No的日子里,Zaha谢绝妥协 她宁愿去各个大学通过讲课赚钱——毕竟她的学术声誉也很高 对此,她意味深长地说:自信需要经济上的独立 意思就是有钱买不 3. 荣誉等身 2004年,Zara成为普利茨克建筑奖第一位女性获奖者 这成为她事业的重大专机 2008年,Zara设计了伦敦水上运动中心,它成为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比赛场馆 2010年,伊拉克政府邀请她回到故土,设计了中央银行大楼 2011年,北京大兴机场招标,Zara的“凤凰展翅”,从7家实力雄厚的建筑设计公司中脱颖而出 2010和2012年,Zaha获得英国建筑界最高荣誉施特领奖 2012年,英国女皇授予Zaha女爵士爵位 2015年,Zaha成为史上第一位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的女性 2016年,她成为史上第一位获得RIBA金奖的女性 当然,对她风格不买账的声音依然存在 2012年,她赢得了东京国家体育馆的设计,作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主场馆 但是,政府的预算只有1630亿日元,约15亿美元 而她坚持要花2520亿日元,约23亿美元 日本人民天天抗议,这性价比,是要抢吗?! 最后,政府妥协了,她的设计被取消了 英国每日电讯在2005年的专访中,描述这位建筑女魔头: 她身材高大,甚至称得上魁梧,但富有魅力 她经常一身黑,手指上戴着一个镶满钻石的超大戒指,因为深夜加班而头发蓬乱,顶着两个大黑眼圈 在她事务所里,一排同样一身黑但明显身形瘦弱的年轻人站在她桌前,她大声说I no like it. Understand? 年轻人们脸色发白,带着胆怯而尴尬的微笑,只是点头 ——除了“头发蓬乱”“大黑眼圈”,基本上就是穿Prada的女魔头的再现 Zara终身未婚 她说自己在建筑上投入了太多时间精力,以至于没时间去知道别人是什么样 2016年,Zara心脏病突发,在迈阿密去世,享年65岁 没能看到三年后才完工的“凤凰展翅” 其实 如果说Zara的故事有什么地方打动了我 那多半不是因为建筑,也不是因为荣誉 我不否认Zaha拥有过人的天赋、坚强的意志、勤奋的工作态度 但我还是想说 Zaha这些天赋、意志和态度,之所以转化出了价值,都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之上: 她先投对了胎! 第一,她生在50年代,成长在60年代,然后就到欧洲留学了 是的,她躲开了海湾战争后的经济封锁和制裁,没被饿个半死、也没缺医少药落下什么后遗症 她躲开了伊拉克战争的爆炸和枪弹,没死没伤,也没沦为难民 她说,现在的巴格达,满目疮痍,许多过去熟识的人都已经不再,很多建筑被破坏,她已经不知道怎么面对故土 第二,她生在一个世俗化的家庭 她爹担任过高级外交官,她妈是一位艺术家 父母都非常开明,为她提供了一流的教育,毫无保留 这在阿拉伯世界里,实属难能可贵 第三,她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 她爹妈不仅开明,还有能力为她支付不菲的教育花费、带她广见世面 而她的确见多识广、有主见,跟传统阿拉伯文化下的女性有天壤之别 试想,如果她生长在封锁制裁、物质匮乏的90年代、或者血肉横飞的战乱时期 如果她爹妈是传统的宗教保守派,认为女儿根本不需要受教育,14岁就送去嫁人生娃 如果她家没钱送她去国外留学,只能在伊拉克为生计苦苦挣扎 那她再有多少天赋、态度和意志,都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试问,那些战死、饿死、病死的人们 那些不得受教育、一生困于井中的女性们 难道全都没有天赋、态度和意志? 然而呢? 是的,在新的时代 作为一个普通人 以及一个普通女性 我唯愿这片土地,文化开明、经济稳定、社会和平 ref
❤ 早 安 逛 小 逛 想看什么,一起去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