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采用一个大胆战法,连克28个敌堡,立下一件奇功!

 史说新域 2019-10-10

1952年11月11日,志愿军第十二军三十六师一〇六团在上甘岭东南打响了537.7高地北山反击战。二营一连一排三班班长王彦林率领全班,担任全连的突击班。

再有五分钟,大炮就要开火了。突击班迅速隐蔽地向前爬进,刚刚在距离敌人一号阵地十几米的地堡下面散开卧倒,战士们身后就呜呜地刮起一阵急风,成群的炮弹飞来了。

剧烈的爆炸震得战士们趴在地上还直晃荡。他们抬头一看,山头上敌人的地堡工事一排排也给掀飞了,真比在跟前投手榴弹还准!战士们个个心里都特别痛快。

看着炮火这个准确劲,班长王彦林想起临出发时,副团长和营长对他们说的话:“为了迅速拿下敌人阵地,这次的反击战必须速战速决,要求你们突击班采用一个大胆的战法,你们敢不也接受?”

“敢!只要首长信任我们,就没有我们不敢干的!”王彦林斩钉截铁地答道。

“这个战法就是紧随着咱们自己的炮火往前攻,只要你们信任炮兵同志,把握好节奏,就可以顺利前进!”副团长说道。

“没问题!我们往前冲就是了!”王彦林答道。

“我们的炮手们射击技术和经验都靠得住,加上这次我们跟炮群指挥员亲自掌握观察,你们只管在炮火掩护下放心大胆地前进。要紧跟着弹幕冲锋,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副团长叮嘱道。

“紧跟着弹幕冲锋”,就是这么办!王彦林心中暗想,首长们讲得这么肯定,炮兵战友打得这么漂亮,剩下的就要看我们突击队的本事了。

山头上滚起的烟柱都分不出个数来了,硝烟、尘土翻卷着、扩展着,把一号阵地盖了个严严实实,敌人像地老鼠钻洞似的连个影子都不见了。正是发起冲锋的好时机!

“冲啊!”王彦林一声令下,战士们全都一跃而起,勇猛地向敌阵地冲去。他们果真是跟着炮弹的脚步向上冲击的,炮火前脚刚落到敌人二号阵地上,突击班后脚已经站在一号阵地那些残存的地堡火力点的洞口。

没等敌人向外钻,战士们就一阵冲锋枪、手榴弹把他们消灭在里面。只有一个敌人腿快,他才从那个炸塌了一半的地堡里爬出来。战士杨均才一个箭步窜上去,大喝一声:“缴枪不杀!”这名敌兵就迷迷糊糊地瞪着蓝眼珠,举起双手乖乖投降了。

一号阵地上的敌人被消灭了,王彦林根据多次战斗的经验,断定敌人的炮火会很快的打过来,于是他立即指挥全挥迅速跟着炮火向二号阵地发展。

果然,他们刚一离开一号阵地,敌人的炮弹就轰过来了。看来,敌人炮兵的动作也相当快,可惜他们到底晚了一步,仅仅起到了跟在志愿军突击班身后“送行”和“掩护”他们前进的作用。

这样一来,突击班的战斗位置恰好就处在两道弹幕之间,后边有敌人的炮弹送行,前面有自己的炮弹开路。突击班在敌我炮弹爆炸的空隙中前进,好似敌人的炮弹和自己的炮弹都长了眼睛,一前一后地排着朝前打,始终给突击班留着一个空隙。

由于突击班前进速度又猛又快,比较起来,离他们自己的炮弹更近一些,当然也更安全一些。

在炮弹引导下战斗,这个滋味还是王彦林等人第一次尝到。无数弹片在爆炸的火光中闪闪烁烁,呼啸着飞起,嗖嗖嗖地落下。身前身后全是这种声音和冲天的烟火,突击班就在这里面穿行着,跳过给炮弹开掘起来的一个个还在冒着烟、闪着火、热乎乎地黑色弹坑,紧紧跟随着弹幕猛进。

就这样,志愿军突击班采用“跟着弹幕前进”这个大胆战法,一直攻到八号阵地——537.7高地北山的最前沿,连续打掉敌人扼守的6个山头上的28个地堡。仅用一个班就立下这样一件奇功,这在志愿军军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战斗结束后,王彦林被十二军部评定为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