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0-200年世界十大强国排名和评分 大事记 公元前247年,帕奈人部落首领阿尔萨息在伊朗东北部建立安息帝国。 公元前273-236年,孔雀帝国的阿育王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并在全国推广佛教。 公元前230-221年,秦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了中国主要地区。 公元前209-206年,秦末农民起义,秦帝国的统治被推翻。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的西楚帝国,统一了中国主要地区,建立汉帝国。 公元前218-202年,罗马和迦太基的第二次布匿战争,迦太基丧失独立地位,罗马确立了在西地中海的霸权。 公元前250-200年世界十大强国评析 这个时期最耀眼的帝国出现在东方。秦帝国和孔雀帝国,分别统一了中国和印度的主要部分,人口均达到2000多万。使中国和印度的历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孔雀帝国积极扶植佛教,使其后来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宗教。秦帝国推行了一系列大一统的政策,为后人所继承,奠定了未来中国2000年以统一为主的历史基调。西方最强的国家则是罗马共和国,在挫败地中海的强权——迦太基之后,建立了在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塞琉古、托勒密等希腊化国家,也仍然是这个时代世界历史舞台的主要角色。 1.孔雀帝国 阿育王夺取王位之后,曾养成了凶狠嗜杀的作风,他挑选最凶恶的酷吏,设立“人间地狱”,迫害不服从者。他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南亚次大陆的战争,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261年远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国的战争,使孔雀王朝基本完成了统一印度的事业(最南端的部分除外),但也造成了10万人被杀的人间惨剧。阿育王被伏尸百万的场面所震撼,宣布他将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并宣布佛教为国教,倡导佛教的仁爱慈悲等方面的精神。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以消弥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他还积极向周边国家地区派遣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这是佛教走出印度,迈向世界性宗教的开始。佛教自创立以来,历经300多年和两次大结集,虽然在民间传播很广,但与印度的其他众多宗教相比,并未取得显著的优势。自阿育王时代起,佛教的传播取得了质的飞跃。公元前3世纪中期,孔雀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面积约为38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650万,占同时代世界人口的近1/5。 2.秦帝国 这个时代的中国,在翻天覆地中揭开了全新的一页。秦王政(公元前246-210年在位,公元前221-210年为秦始皇)继位之后,于公元前241年击退五国联军攻秦行动。公元前230-221年,秦国大军横扫中原大地,韩、魏、楚、赵、燕、齐六个庞然大物,很快从地图上被抹去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君主集权制下的统一(不同于商、周的邦联式统一)。 3.罗马共和国 4.塞琉古王国 塞琉古二世时期(公元前246-225年在位),与托勒密王国的第三次叙利亚战争失利,被迫割让将叙利亚北岸沿海地区,王国东部的安息和大夏(巴克特里亚)也趁机独立建国。安条克三世(公元前223-187年在位)前期是塞琉古的中兴时期,在东部进行了著名的东进战役,迫使安息、大夏等国重新臣服,并进军印度;西部尽管在第四次叙利亚战争中败于托勒密王国,但最终在第五次叙利亚战争中取得完胜,夺取了叙利亚、腓尼基、犹太地区和小亚细亚沿海。 5.托勒密王国 6.安息帝国 7.马其顿王国 这一时期,马其顿王国处在安提柯二世、腓力五世等国王统治之下,一直以恢复马其顿光辉的历史为己任,卷入了东地中海地区的历次战争之中,先后与希腊城邦同盟、托勒密王国、罗马共和国等对手交战,但收获不多,反而因国力损耗过大而陷入了危机。 8.迦太基 这个时期的迦太基,因与罗马的数次精彩战役而载入史册。公元前264-241年第一次布匿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最后以罗马人占据上风而结束,迦太基失去了西西里岛、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公元前218-202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出了一位杰出的将领汉尼拔,多次挫败罗马大军,但最终挽救不了祖国失败的命运,最终迦太基丧失了北非以外的全部领地和几乎全部海军力量,失去独立地位,沦为罗马的附庸。 9.匈奴汗国 汉帝国立国之后最强劲的对手,是其北方的游牧国家匈奴汗国。公元前209年,冒顿杀其父自立为匈奴单于(公元前209-174年在位),随后进行大规模扩张,向东大破曾强盛一时的东胡部落联盟;向西驱逐了月氏人,控制了西域各国;向南灭楼烦王,吞并了白羊河南王之地;向北征服了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曾拥有骑兵30多万,屡次南下掳掠,威胁汉帝国心脏地区的安全。 10.亚该亚联盟 亚该亚同盟是与埃托利亚同盟并立的另一大希腊城邦联盟组织。公元前280年在希腊本土重新建立,在公元前251-229年,因科林斯、阿尔戈斯、西库昂和麦加洛波利斯先后加入而声势大壮。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是其最强盛之时,包括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和中部希腊的许多城邦。该联盟在希腊复杂的环境中,先后选择与不同给国家结盟,以此来加强自己的地区影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