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之“逢遇篇”(3)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10

《论衡》之“逢遇篇”(3)

【原文之三】

或以贤圣之臣,遭欲为治之君,而终有不遇,孔子、孟轲是也。孔子绝粮陈、蔡,孟轲困于齐、梁,非时君主不用善也,才下知浅,不能用大才也。夫能御骥騄者,必王良也;能臣禹、稷、皋陶者,必尧、舜也。御百里之手,而以调千里之足,必有摧衡折轭之患;有接具臣之才,而以御大臣之知,必有闭心塞意之变。故至言弃捐,圣贤距逆,非憎圣贤,不甘至言也。圣贤务高,至言难处也。夫以大才干小才,小才不能受,不遇固宜。

【拙解】

或有才智高、品行端的臣子,遇到有心治国之君王,却仍有不被重用的,比如孔子、孟轲就是这样。孔子身怀大才而周游列国,均不得重用,甚至在从陈国到蔡国途中被困断粮,七日不得一顿饱餐;孟子欲以才智游说齐国、魏国,终遭拒而困于齐、魏之间。当时,并非各国君王不愿意用高人良策,实为诸君王受才智不高、浅薄学识所限,无能力使用具大才之人。所以,能驾御千里骏马之人,必是王良。能任用禹、稷、皋陶为臣的君王,必是尧、舜。驾御日跑百里车马之人,却让其驾御千里之驹,定会有摧毁车辕横木、折断御马轭具之隐患。只有使用低端臣子之才的人,却让其掌控有大才智之臣,必然会有良才受限、高策被阻的不期变数。所以会出现良言被弃、贤臣遭距的情况,此非君王憎恶良臣,是其不愿理会中肯良言。圣贤所求理想至高,忠言良策施行困难。所以,大才之士欲求得低能之主的任用,低能的人不可能接受,不得机遇、赏识也是理所当然。

【小议】

君之为君,御群臣之人,未必需事事高于其臣,有治国之志、御人之能足矣。所谓大才之人不得赏识,未必都是君之错。事君,也是学问。不知如何事君,不知如何使君王愿采纳所献之策,此类人或只是偏才、专才,而非大才。孔子之才在于理论、在于著书,故有《诗经》、《论语》等大作,后有历代王侯将相尊其为儒学圣人,然而身处春秋,游列国而无一国纳之、用之,或许只能说明其才不合时宜,时不堪用,用则废国。孟轲亦然,故也退而著书立说,使儒学得以丰富和传承。

再看当下,职场中竞争是常态,综合素质高者往往前途光明,因为竞争要看专业能力,但不只限于专业能力,情商智慧亦占很大比重。团队领头人未必每一项专业的水平都要高于其成员,知人善任是必须具备的领导素质。成员或在某一领域确有专长,需要让自己的所长得到认可、获得发挥机会。恃才傲物者,还是去著书立说吧。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作者在著作中以当时少有的唯物主义思想,对皇朝统治集团崇尚的儒学、神学的虚伪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批驳。

《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