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奖得主吉野彰谈中国锂电池崛起

 颐源书屋 2019-10-10

  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旭化成的名誉研究员吉野彰10月9日晚间接受了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的采访,针对曾经是日本强项的锂电池生产领域,现在中国、韩国企业在崛起谈了看法。

  记者:很早就有观点认为,日本的科学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正在下降,应该怎么解决呢?

  吉野彰:日本的大学研究已来到拐点。企业的研究也变得和以前不同。关于基础研究,10个里有1个取得成功就算好的。现状是只有徒劳无功的部分受到关注,预算被缩减。如果不做很多徒劳无功的工作,新的事物就不会产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好奇心,不关注能用在什么地方,拼命发现新事物。另一个则相反,是真正有用的研究。为实现这一点,必须推进这种研究。企业和大学完全一样。这两种研究积极地作为两个车轮不断转动是理想状态。

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旭化成的名誉研究员吉野彰

  记者:在记者会上,您表示日本的产业“(贴近消费者的)下游很弱”。您还听到之前企业也不来参加电池领域学会。

  吉野彰:的确存在这种倾向。不过,电池本身并非下游,而相当于中游。不仅是电池行业,作为世界整体的产业变化,中游在不断消失。下游和上游直接连通成为成功模式。相当于中游的部分不断失去活力,这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感觉自己来到中游,需要瞄准上游,或彻底去往下游。下游是(美国谷歌和苹果等)GAFA的世界,因此环境险恶,但(日本也)必须积极采取行动。

  记者:关于锂离子电池,此前日本拥有很高份额,但如今中国和韩国正在崛起。应如何加以应对呢?

  吉野彰:从锂离子电池本身来说,确实如此。在手机和个人电脑等方面,以前日本很有优势。在日本制造所需电池是合理的。如今手机和个人电脑已转向海外。即使日本的企业仍然存在,也是在中国生产。特意在日本制造电池显得奇怪,没有办法。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隔离层、正极和负极等业务仍表现强劲。只要能控制核心技术就好也是一种想法。虽然能控制下游最理想。

  记者:旭化成并非电池企业,为何一直开发锂离子电池?

  吉野彰:如果我是电池企业的研究者,就不会开发锂离子电池了。原因是在开发的过程之中,需要随时随地自己发现材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