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跟朋友闲聊时,她跟我说了不久前跟家里大宝吵架的事情。 那天她刚哄8个月大的二宝睡下,大宝就过来,跟她说: “妈妈,我想去豆豆家玩儿。” 豆豆是她家大宝在舞蹈班认识的好朋友,住在隔壁小区。 俩孩子都是4岁多,平时没事儿就凑在一起。 要是二宝没睡,她倒是可以推着婴儿车,送大宝过去。 但现在二宝睡了,再一折腾肯定又会哭闹。 她就跟大宝说,现在妹妹刚睡着,等妹妹什么时候睡醒了再说吧,你先去玩儿会别的。 结果大宝马上开始哼哼唧唧要哭,她跟大宝讲道理,说有事儿说事儿,哭什么。 大宝就开始发脾气,边哭边嚷嚷:“我就要去!就要去!” 还把身边的二宝的衣服扔到了地上去。 而且大宝这一哭,二宝也给惊醒了,俩孩子对着哭,声音一个比一个大。 她这个妈妈一时间也心里委屈,差点儿跟着一起哭。 其实孩子哭闹和发脾气,倒也并不是故意跟父母作对,也不都是任性、犟、不懂事。 他们只是还不成熟,缺乏应对困境所需的技能。 就如王小波所说的:“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孩子们感受到了痛苦、无助、愤怒,而发脾气、哭闹,是在他们有限的认知里,跟父母沟通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 任何手段一旦有效,就会越来越频繁的被使用。 用哭闹和发脾气做威胁,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最重要的绝对不是满足孩子的欲望需求,让孩子停止发脾气,而是必须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父母如何跟孩子对话,就显得非常重要。 今天这篇文章里,树妈特别整理了一些跟孩子沟通比较实用的“话术公式”。 对想跟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情绪、以及争取孩子合作,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如何说的朋友,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图片来源:电视剧《梅尔罗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