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国青铜剑为《史记》纠偏

 zgsc2002 2019-10-10
越国青铜剑。 潘恩战 摄 越国青铜剑。 潘恩战 摄

  本溪博物馆展厅内藏有一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锈迹斑斑貌不惊人。这把普通青铜剑本身的文物价值并不高,但求解其来源的前因后果,梳理其背后的历史谜团,竟会得出与司马迁 《史记》记载截然不同的历史信息!司马迁也会写错吗?不错,这把本溪青铜剑隐藏的历史信息足可为《史记》纠偏。

  越国宝剑离奇现身本溪

  本溪博物馆馆长靳军介绍说:“这把青铜剑产自越国。 ”越国在今天的浙江省,而此剑却是在辽宁本溪的火连寨发现的,浙江距辽宁千里之遥,越国的宝剑怎会现身辽宁?又是谁将此剑带到塞外辽东的呢?

  这把古剑上方有这样一段注释说明:火连寨王沟玉岭青铜剑与浙江越王铍比较。火连寨出土的青铜剑,剑体光滑,通身施灰绿色烤漆,近叶尾处两侧铸有相同的鸟翼形纹饰,这种纹饰也见于浙江发现的越王铍,是越国兵器。该剑出土于本溪,应与秦始皇统一六国有关。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派出百万雄师西出函谷横扫六国,六国为避免灭亡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抵抗,其中,燕太子丹密派荆轲赴秦国刺杀嬴政未果,反遭灭国之祸,这段史实人所共知。问题是,这把远在千里之外的越国宝剑是怎么被秦军带到燕国地盘的呢?

  首先,秦国与越国没有关联。秦国地处陕西内陆,越国则临江靠海,两国地界不接壤更谈不上外交往来,秦国直接从越国获得精良青铜剑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若认定此剑是秦军攻打燕国时携带来的,说明这种青铜剑的质量颇受秦军将士认可,此类型的青铜剑很可能在这一阶段还大量装备了部队。查阅史料可知,当时带兵追击燕子丹一直打到太子河一带的秦军将领是李信,这把越国青铜剑之所以能在辽宁本溪地区被发现,多半是李信麾下秦军带到辽宁的。那么,越国青铜剑又是怎么落到李信手里的呢?

  大概只有这样一种解释能自圆其说,即楚国先灭越国,越国的青铜剑等武器被楚国军队作为战利品收缴。后来秦国灭了楚国,越国青铜剑从楚军手中转交到秦军武器库中,在随后进攻燕国的战争中,李信统领的秦军又将这批越国青铜剑带到了辽东,丢弃或遗失在辽宁本溪。这种解释无论在时间顺序上,还是在逻辑上都说得通。

  李信轻敌导致秦军重挫?

  不过,史书记载的李信伐燕攻楚的时间次序未免有些混乱。李信是汉朝飞将军李广的祖先,其生平事迹在正史里记载不详,仅在《史记·王翦白起列传》里顺带提了几句。李信身为一方统帅的带兵经历如下:秦王政二十一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易水河畔,轻骑突进大败燕太子丹,迫使太子丹逃入蓟城坚守,不久王翦率大军抵达并攻克燕都蓟,燕王和太子丹退保辽东,李信紧追不舍,迫使燕王喜斩太子丹头颅献给秦国赎罪,秦国攻势暂停,燕国的灭亡时间由此延缓,直到公元前222年才被灭国。

  此后,李信被秦王政从北方战场调到南方战场攻打楚国。秦王政曾问李信,若由他为统帅带兵灭楚需要多少人马?李信表示20万即可。嬴政又用同样的问题征询老将王翦的意见,王翦道:“非60万不可!”秦王政感叹道:“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于是派李信及蒙武领兵20万南下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言,遂托病辞官,归家养老。结果,年轻气盛的李信被楚国名将项燕击败,两座营垒被攻破,七名都尉战死,秦兵败逃伤亡枕藉,秦帝国的统一战争遭到迎头痛击!迫于严峻形势,秦王政不得不亲自出马请出老将王翦,几乎将全国的精兵(60万)交付予他,对王翦委以重任,最终灭楚成功。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李信在公元前226年攻打燕国在前,被南调灭楚在后,如果这把越国青铜剑是李信从楚军手中缴获的,那他后来是怎么带到辽东的呢?难道他曾第二次带兵来过辽宁吗?事实确是如此。《白起王翦列传》中说到王翦南下平百越之后,接着补充道:“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这就是说,李信被项燕击败后,又被秦王嬴政重新调回北方战场,配合王贲将齐国与燕国的残余势力攻灭。按这一时间表,越国青铜剑现身辽宁的幕后故事就能说得通,逻辑上自然也顺理成章了。

  讲到这里,有人未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李信轻敌冒进导致秦军惨遭重挫、丧师辱国,秦王政怎么可能还让他带兵呢?就算让李信带兵以期将功折罪,难道他被楚将项燕大败一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秦国以法治国,强调严刑峻法讲究赏罚分明,刻薄寡恩、猜忌心甚重的秦王政怎么可能对曾当着自己面夸下海口的李信网开一面,不治他的“欺君之罪”呢?

  细加研究这段历史会发现,司马迁关于李信兵败的史实记录并不准确,或者说没有客观总结李信兵败的内因,只是将吸引眼球的节点提炼出来,而对一些重要历史环节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了,难怪不少后世学者认为,《史记》更类似文学作品,而非司马光《资治通鉴》那样严谨的史学著作了。《史记·王翦白起列传》是这样记载李信兵败的过程的: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司马迁笔下的这段文字让人看罢如堕雾中。当时的鄢郢已是秦国地盘,李信怎么会带兵在自家国土上大打出手呢?司马迁说“荆人因随之”,“随”有尾随、跟踪之意,这说明李信已脱离主战场,已呈狼狈撤退之态,否则不会被敌军“随之”。既然秦军屡屡得胜,怎会被楚军穷追不舍?当时到底发生了怎样的突发事件呢?

  结合这篇列传的上下文,很容易给读者造成这样的错觉:秦王政好大喜功、不切实际,而李信年轻气盛、轻敌妄为,这才导致后来的大败。司马迁这样的行文表述与对史料的择取,是对当时真实历史的严重误读,实际上,李信兵败是另有隐情的。

  李信为何兵败?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曾做过深入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正当李信和蒙武所统领的秦军在郢陈的南部和东南部大败楚军,准备乘胜进攻楚国的首都寿春,一举攻灭楚国的时候,身在郢陈的昌平君突然起兵反秦,获得了被占领区百姓的鼎力拥护,顺利攻占了郢陈,切断了李信军的后路,正在前方攻楚的秦军立刻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李信大军粮道被断不得不回师救急。兵法有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楚将项燕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天赐良机,率大军尾随其后,终于大败秦军。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考古发掘出的两封秦军士兵的家书竹简,证明了这次昌平君引发的叛乱。

  昌平君为何反水,助项燕一臂之力呢?因为他是楚王负刍之弟,虽然他出任过秦相国,在秦国拥有高官厚禄,但却“身在强秦心在楚”,眼见故国危难,昌平君认为自己身为楚国子弟必须挺身而出,岂可坐视不救?于是,就在秦王政二十二年反秦于郢陈。郢陈附近原楚地的百姓和原韩国的百姓纷纷响应,昌平君与项燕联手不仅收复了楚国前首都郢陈为中心的失地,更趁势西进深入至原韩国境内,秦王惊恐,不得不启用王翦。后来,昌平君作战不利向江南败退,楚王负刍五年,秦军攻占楚都寿春,负刍被俘。昌平君在淮南被拥立为楚王,定都兰陵,以长江为屏障,据吴越之地,秦军蒙武来攻,昌平君兵败自杀,楚国灭亡。

  由此看来,李信攻楚失败,主要原因是昌平君的反戈一击,不然,秦楚两军对阵的胜负结果尚未可知。明察秋毫的秦王政对此自然心知肚明,正因为兵败的主要责任不在李信,更不像司马迁所写的那样,是李信说大话蒙骗秦王,自己轻敌冒进才导致大败的,所以,秦王政对李信依旧信任有加,只是鉴于他被项燕打败,已心存忌惮,将其调离南方战场让他重操攻燕旧业,这是对带兵将领的保护与爱护。这说明秦王政知人善任,是一位绝不感情用事,有着良好大局观的英明帝王。

  就这样,一把青铜剑身世来由的悬谜破解,竟还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纠正了《史记》所录的千载谬误,还了秦王政与李信一个公正。

  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光

  理清了这把青铜剑来源的历史脉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也许会问,当时志在统一的秦国有如一个巨大的“兵工厂”,武器制造几乎形成一条流水线,武器装备优良的秦国大军为何青睐越国宝剑?越国宝剑到底有何独到之处呢?

  越国剑,青铜质地。所谓青铜,乃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色呈青灰,故名青铜剑。越国工匠青铜冶铸工艺十分高超,古人有“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光”的赞叹。相传著名的欧冶匠师为越王勾践铸成五把宝剑,谓之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其上乘的工艺和这些青铜宝剑的传奇故事使越人精湛的青铜冶铸业闻名遐迩。越国工匠掌握的铜锡配比的复合金属工艺,即使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到近代才开始使用的,而越国的铸剑师们在二千多年前就采用了,他们如何掌握和使用这种技术,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传世和考古发掘所得到的吴越铜剑数量极多,仅仅见于著录的有铭文的吴王剑和越王剑就有几十把。这些剑的剑刃不是平直的,前部内收形成剑锋,做工精良,有的表面布满菱形暗纹,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仍然未被锈蚀。越灭吴、楚灭越后,楚国全面继承了吴越的铸剑技术,所以战国时期楚剑的样式与水平就与吴越之剑一般无二了。

  纵观如今青铜器市场的发展趋势,有远见者,已开始悄悄把收藏重点向青铜兵器转移。兵器往往被收藏界所忽视,认为玩青铜兵器不够档次,且经济价值不高。殊不知先秦时期青铜兵器和青铜礼器同样被重视,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即用于战争的兵器和用于祭祀的礼器,对国家同样重要,这完全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所决定的。从出土古代青铜兵器看,无论是攻击型兵器(戈、戟、矛、钺、刀、剑、匕首和弩机、矢镞等),还是防御型兵器(胄、甲等),不仅材质优、数量大,而且造型多样,装饰华美,有的还铸錾(zàn)铭文,其鉴赏品味之高,收藏价值之大,足以和青铜礼器媲美。

  秦国虽然兵器供给较为充裕,但百万大军南征北战,武器的耗损率很大,为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秦国大军经常收缴对手的武器为己所用,更何况像越国青铜剑这样的进攻利器呢。秦军的武器装备来源不一,并非统一制式,秦军武器库有时更像一个“万国造”。

  在本溪地区发现秦国大军带来的越国青铜宝剑,并不稀奇。在大连庄河桂云花乡,曾发现过产自赵国、刻有工匠名字的春平侯剑;在抚顺博物馆,藏有一个刻有秦国国相吕不韦名字的青铜矛矛头;在吉林的一些战国墓中,还曾发现过出自赵国的“蔺相如剑”……这些兵器的发现都与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有关,或是六国贵族被秦军追击被迫逃亡辽东,带来了本国所产的兵器;或是秦国大军灭燕入辽东,将从其他国家缴获来的武器遗失遗弃在战场上,例如在庄河发现的赵国春平侯剑就是在道边发现的,而这条道路恰是当年秦军灭燕的进军路线。由此可以断定,本溪火连寨地区在战国时代必然是古战场或大军通行的必经之地。

  近观这把沉寂千年的越国青铜剑,于古剑的斑驳锈迹间,后人似能解读出那时隔千年的历史信息。 □张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