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地缘考现

 如歌行板11 2019-10-10

京杭大运河地缘考现

江苏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全程分为通惠河段、北运河段、南运河段、鲁运河段、中运河段、里运河段和江南运河段等七段。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

从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好消息,经过8年努力,2500岁大运河终于圆梦,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加上随后入选的“丝绸之路”(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稳居世界第二。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目前,世界上有法国米迪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等共7条运河申遗成功,一大部分是近现代的工业遗产。中国大运河迥异于它们的独特个性符号便是漕运,即财富和文化经由大运河集中、流动、再分配。我国的文化遗产专家认为,大运河申遗,是更高层次的保护。

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活态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最终列入遗产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58处遗址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名城有北京通州,天津,河北沧州、衡水,山东德州、聊城、临清、济宁、泰安、枣庄,江苏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省湖州、嘉兴和杭州等27个城市。大运河申遗也被看成是这些城市的“赛事”,涉及27段河道、58处遗址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影响着沿岸2亿多中国人民。

原有的古“隋唐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在公元七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经过历史变迁,现在的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这样算下来,大运河在江苏段是最长的,约700公里,而且是沿途文化遗存最多、保存状况最好和利用率最高的,直到现在,大运河江苏段仍然是一条黄金水道,年运输量超过10条铁路。这次江苏列入非遗点段的河道6段,历史遗址点22处,比重约为40%。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江苏的世界文化遗产变成了3处: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大运河江苏段。

在此,要特别说一下里运河的名邑扬州。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目前,扬州正在兴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可以这么讲,江苏运河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出了大运河在江苏的历代风貌。

大运河的“起点”在扬州,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在今天的扬州开凿邗沟,沿线一代代人“逐水而居,枕水人家”的生活方式,其中苏州城以水系为脉络,河道为骨架,创造了双棋盘式格局,将运河水引至家家户户门前,形成了独特的“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居住模式。而无锡旧城南门外形成以运河为轴、清名桥为中心的繁华街区,呈现了长达1.6公里的“水弄堂”奇观,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性景观。 

古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统一后,对南方加强政治控制和赋税钱粮征收的重大举措,此外,也有军事上的考虑,这是因为富庶的江南一直是历代统治者亟需的钱粮供给来源。另外正是沿着大运河北段,军队和物资被运往隋炀帝在朝鲜北部的战场。尽管隋炀帝向北开挖的大运河支流,并未能使他征服朝鲜三国中最北部的高句丽。而这一切到了南宋,运河还是那条运河,可江南大部及杭州却意外地获得了反哺的机会。

当时,江南地区已成为北方商贾集中的地方,尤其从汴京迁来的军器制造、土木营造、纺织、印刷等工业和手工业作坊,纷纷在江南运河沿岸重新建立基地,商贾也纷纷开店设肆。云集的商品,丰富的民物,使镇、常、锡、苏出现许多著名的街市,如米市、菜市、羊市、鱼市、肉市、柴市以及花市、灯市、珠宝市、猴市等等。

随着北方大批人口流寓江南一带,使之人口急剧增加。在北方移民中,除了有皇室、贵族、官宦、富绅外,还有大批文人学士和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饮食服务等各种行业的能工巧匠,他们定居此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这一切都是一个王朝与一条人工河流合谋的结果。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这条那么著名的河还是渐渐淡出这座城市里的人的视野?对大运河构成实质性威胁的是世易时移的社会变迁。当西风东渐,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网网遍中国时,大运河上附着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开始与母体剥离。

以杭州小河直街为例:早在南宋时期,小河地区就是物资集散地,河、陆转运地、物资储备地。在元、明逐渐衰落。到了清代的中晚期,这里开始重新发展,餐饮业、茶点业、百货业等渐渐兴起。在清末民国年间,河码头现出了勃勃生机。除了兴旺的服务业,当时杭州市最大的孵坊,以及酒作坊、打铁店、盐铺、碾米店、蜡烛店等各行各业都在小河扎下了根。而现在的小河,人们只看到一排已经陈旧的仓库。仓库边是货运码头,铁板的地面上,锈迹斑斑。在拱宸桥桥西,“敬胜里”“同和里”“如意里”这样的名字,像时间的标识一般沧桑无言,而运河就在它们的前面悄无声息地流淌着。

关于江河湖的最新关系出现在1986年。是年10月,引水能力为30万立方米/日的西湖引水工程建成,引钱塘江水进入西湖,改善西湖水质。西湖泄水则主要通过圣塘河和古新河入运河。而来自杭州环保部门的消息:由于运河(杭州段)水资源量贫乏,流速极缓,因此环境容量很小,目前水质不太好。

一条河的时代就这么过去了,但人们可能还得心情复杂地承认:大运河的历史永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灌溉之源、舟楫之利、浣衣淘米以至爱情的原生地,“而不是一段僵硬的历史”。尽管这样的历史在今天我们只能怀想了。

那些被遗忘的水面浮萍,这些人,这些地方,这些生活,与你印象中的江苏南北有些疏离。没有千山万水,只是一条水,那是他们枕着依着的运河。所有的沉默不语,或者千言万语,都可以在这水中找到答案,他们不过是运河上来来往往的浮萍。

申遗成功了,让我们“七下江南”,重拾起运河中即将消失的民间民俗文化,继乾隆帝六下江南之后,再下江南。用新文笔新图象新思路新视野新手法新包装来对京杭大运河文化进行新策划新组合,用崭新的理念来释读运河。

从2003年起,《东方》文化周刊“地理”栏目就开始以扬州为圆点,西至杭州三堡钱塘江口,北上京城通县,进行运河两岸边田野式的地缘考现民俗文化采访和调查,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概貌。同时,用纪实的手法在逐步完成从北京到杭州大运河间的摄影专题拍摄工作。

在这么多年之中共完成发表了“古镇挺起鲁运河的脊梁”“临清,钞关里的青砖”“聊城,水中碧岛”“张秋,武松当年只打死了一只山猫”“南阳镇,运河的心肺”“台儿庄,运河的丰碑”“曲阜,流淌着儒家血液”“微山,湖中的古镇”“水泊梁山,难解莫过英雄结”“茱萸湾,落花逐流水”“春风又绿瓜洲渡”“南长水弄:清名桥上的灵感”“太湖影帆”“西津古渡:逝水流年”“京口瓜洲一水间”“螺丝结顶,最“灵异”的古巷”“三月苏曲唱江南”“余杭,流淌着民俗的血”“通县运河大集”等几十个文化专题。

文中所写的这些小集镇中,都有一两处与运河有着直接关系的功能空间,如码头、商埠、仓库、闸桥、税关、驿站、运河府署。穿过这些小镇的繁华地段,往往都能碰到一座座幸存留下的民居和会馆。瞩目瞻仰各地会馆,能体悟到它们无言地诉说晋派的唱腔或徽派的雕画,各自都彰显了在运河古镇的特殊身份与地位。

悠悠运河,漫漫历史,在京杭运河漕运商旅熙熙之时,不少人通过塔来知道船到了何处?从南往北,杭州六和塔、扬州文峰塔、临清舍利塔,还有通州燃灯塔都称为“运河四大古塔”。一座座塔影,就像一块竖在醒目处的无声路牌。 

现在无论怎样来看待“运河申遗”,我们都有理由对这条承载2000多年文明史的古老运河抱有诸多期盼,运河在历史空间的格局中特别完整,且拥有较多的文物和南北特色鲜明的民居,像钞关、观音阁、清真古寺、舍利古塔、晋商冀家大院、徽商江南大院等等。

京杭大运河无论是社会景观、建筑景观,还是历史功能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当你一旦走进大运河这条与时俱进、内涵不断变化的文化遗产线路时,就会发现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是必然和必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