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写作?

 昵称815848 2019-10-10

常有老师问,怎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写作?这个问题太大。但是想到要引导学生热爱写作,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前提。学生处在一个敬重写作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也会热心于写作,这和巴西的孩子从爱看足球到爱踢足球,从在穷街陋巷练脚到驰骋绿茵场,大致是一个道理。当然,说到足球,更多的人只爱观赏而不会踢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写作的至高境界是热爱。一个人能爱写作,视写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的必需内容,一天不写点儿东西就惘然若失,这样的写作已不追求所谓的“成功”,而成为生活的乐趣,是真正为人生的写作。学校的写作教学,也应当引导学生向往这种境界。

我经常感到苦恼的,是写作教学仍然缺少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政治运动频繁的那些年,文网密织,至今仍令写作者心惊;而“文科危险论”的阴魂仍未散尽,爱思考、爱写作,则被视为“不安分”。只要这类社会因素仍然存在,青少年的写作就不可能健康自由地发展。

再就是习惯势力和社会偏见的干扰。学校里常有教师议论“重理轻文”之类的话题,这个矛盾也像是老大难。我在经历了一些事之后,有这样一个判断:真正“重理”并有能力的人,一般不会“轻文”;“轻文”的人,往往并不善于学习,虽然他言必称“重理”,也未必有能去“重”的学力,因为他的根本的学习观是错误的。

举凡近代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多“重理也重文”,看他们的文章,写得多好!在中学,“重理也重文”的理科教师,我也见过不少,他们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兴趣,六艺经传皆习之,往往是学生最敬佩的人物。

而反观学校里主张“重理轻文”的教师,非但没有什么成就,眼界也很窄。他们的“轻文”,其实是严重缺乏文科学习能力的表现。他们的阅读量小,视野狭窄,特别是表达能力很差,常常连话也说不周全,经常被学生看不起。至于具体的写作能力,那就更差了。读他们撰写的论文,预先要准备许多时间,要很有耐心,有时还得委婉地劝说他们放弃。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一些语文教师经常谈到其他学科教师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干扰,在这种干扰下,学校的写作教学长期得不到重视。学校的一切都是教育。教师的行为和言论往往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有些言行对学生是无意的暗示,有些本身就是示范。

当一名理科教师公开对学生说“学不学语文无所谓”时,他那种落后残缺的学习观就是对学生学习意识的伤害。同样,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他的学生也不大可能重视写作。在一些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得快,常在于学校的整体教育观念正确,所有教师都能在完成所任学科教学的同时,尊重其他学科的教学。

多年前我做班主任时,任课的外语老师上课时对学生说:“我很想看看你们的作文,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听王老师说你们的文章写得真棒,我从小最佩服会写文章的人。”在她任课期间,我的学生一直很喜欢她的教学态度。任课的数学老师曾对学生说:“你们跟着王老师学写作,真好,我有时写了教学论文也请他帮忙看一看呢。”——我的学生会因此认为这位数学老师的写作水平不行吗?根本不会,他们一直认为他是全校教学水平最高的老师。

学生从这些老师对写作的敬重,从他们所表现出的对写作的向往,看到了优秀教师的学养,因而更敬重他们。最近我读了两位老师的教育笔记,一位是山东泰安的中学生物老师,一位是江苏常熟的小学外语老师,我很佩服,可以说,她们比绝大多数语文老师会写、能写,如果她们来教语文,教写作,也会是合格的老师。

最有价值的是对写作的爱,至少要能有对写作的敬重。在学校里应当形成从校长到教师、到学生,人人敬重写作的良好风气。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不是某个学科学习所独有的目标,也如我们虽要求每个人识字,可识字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一样。学校教育中,每个学科都需要学生具备写作或口头表达的能力,哪个学科可以例外呢?有人曾开玩笑说体育可以例外,可是体育老师认为这是对体育学科教学的曲解和轻视,甚至是无知。

我们可以看到,一所学校的学习风气对学生会有影响。如果一名学生因为热爱写作而在学校里被认为“不务正业”,那么这所学校的文科教育就不会正常,一切教学都会走向功利,学校的人文环境就不会好,从那里走出来的人的气质就可能很猥琐。我所在的学校是原来的中央大学附中,历史上出过一些热爱写作的人,如巴金和胡风。

在这所学校学习时,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博学,更感受到了教师的大气与宽容。对于学生的学习,他们不主张偏废,但也不强求全面,而是关注学生学习个性和兴趣的培养。直到20世纪50年代,教师对学生学习个性的包容,让许多个别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以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中学时代,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每年年末,我都要参加一年一度的省作文大赛评选。作为老评委,每次大赛,我都对学生充满期待。我总是会想:今年会遇到多少有才情的学生?他们将怎样借着赛题,写出自己的生命歌唱?今年的参赛学生会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希望而来,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看待大赛,又将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回到语文课堂?

不可否认,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获奖而来(他们很希望这个奖对他们在升学的推荐或保送上起作用)。然而我最想见到的,还是那些“潇洒”的学生。他们来到这里,好像就是想看看,除了学校那些应试作文,有没有他们感兴趣的写作天地;他们对名次好像并不在意,而只在意能不能随心所欲地愉快地写上一回。

在评选中,总能看到一些有独特见解、独特表达的学生,他们无所顾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纵情地讴歌心中的美与生活;他们的写作毫无媚骨,他们也根本没想到要“顺着杆儿爬”,去迎合评委的喜好;他们自由自在,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这就让我特别喜欢。有时我会拿着这样的作文,想象这些学生写作时的样子,也想象他们老师的样子。远离名利,才能有生命的歌唱。这些能保持自己的意志、寻找快乐的学生,就是社会进步的希望啊。

文章来源 | 源创图书新书《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标题为小编自拟,原文标题为:至少要有对写作的敬重和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