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现象了。
有的人吃饱了会打饱嗝,喝下一大杯啤酒时也容易打嗝,当然也有人会突然打嗝不止,然后又莫名其妙恢复正常……
虽然人人可能有过打嗝的经历,也很少听说有人因打嗝去专门就诊,但是必须要提醒的是,小小的打嗝,可能有时真的会跟疾病挂上钩哦。
在人的胸腔和腹腔器官之间有一个扁平肌肉层,称之为膈肌。
当脑干、颈椎、胸膈、肠胃中的任何一个部位的神经受到刺激时,就会引起横膈膜痉挛收缩,人们便有了打嗝的现象。
打嗝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理性,一种是病理性。
生理性打嗝比较常见,比如人吃饱后的“饱嗝”;或者突然间连续不断的打,声音短促,不受自己控制,但一般几分钟内就能停止。
这种情况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过多担心。
另一种病理性打嗝可以简单分为三种类型:急性打嗝、慢性打嗝和顽固性打嗝。
打嗝一次发作持续达48小时是急性打嗝;慢性打嗝通常是持续性或复发性的,且多为病理性的;打嗝持续时间大于2个月是顽固性打嗝。
而这就需要引起我们注意了,某些疾病或许已经悄悄找上了你。
先别着急看有哪些疾病会找上打嗝的人,我们一步一步来。
因为大多数人的打嗝都属于生理性的,虽然算不上病,但持续打起来时又让人特别难受。
所以这里先给大家分享一些可以止嗝的方法。
弯腰喝水法。喝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次~15次。
屏气法。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30~45秒,再缓缓呼出,重复几次。
转移注意力法。老人常说,打嗝的时候吓一吓就好了,这其实就是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打嗝的方式之一。
但切记要适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心脏病、高血压的患者,不要惊吓过度。
伸拉舌头法。打嗝不止时,可以用一块干净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住舌头向外伸拉,感到腹部有气体上升,打嗝症状会自然消除。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打嗝并非是偶然现象,而是长时间、持续性、复发性的,甚至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之上,那我们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因为它可能预示着身体的某种疾病。
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都会导致打嗝,并可能还会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反酸、烧心等症状。
平时肠胃不好又经常打嗝的人更要引起注意。
据报道,美国国立卒中学会将打嗝与恶心、意识混乱和全身虚弱列为女性独特的中风症状。
如果打嗝的同时,还常伴有身体麻木、胸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另外,老人如果持续打嗝,并且有吐词不清、肢体活动不力、甚至神志不清等症状,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病史的老人,更要警惕中风。
肺炎若引起咳嗽、呼吸困难时,会使腹压增加,引起打嗝情况发生。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若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如使用阿奇霉素后,也可能会引起膈骨痉挛而出现打嗝。
此类情况可以多喝水,若症状没有缓解,可以配合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脑肿瘤和头部外伤后刺激脑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膈神经痉挛也可引起顽固性打嗝
总而言之,打嗝很常见,一般情况下无需担心。但水滴筹也希望大家能对类似打嗝这样的生理现象多加留意,毕竟它们有时可以帮我们的身体健康做出预警哦。
真心祝愿所有人都能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