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永泉書畫展暨“山水畫的傳統與創新”講座在哈佛大學舉行

 wenlp566 2019-10-10
山水畫的傳統與創新
 
                         
                   

               主講人:曹永泉 

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高級會員
海市美協海墨畫會會員
主辦: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
(Harvard-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 )
2016年7月15日
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聚會廳
2016年7月15日,上海美術家協會海墨畫會書畫家曹永泉先生書畫展在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聚會廳開展,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邀請演講“山水畫的傳統與創新”,這是曹先生繼2010年在此舉辦書畫展且演講個人書畫創作經驗之後再返哈佛大學展現南北融合的畫風,其作品不拘壹格的蠶絲皴法、飛燕點法、松麟披法,點染出崇山流雲、清溪飛瀑與蒼松霧海的俊秀,曹永泉認為,追步古人,恪守傳統,並不意味著泥古。他說,中國山水畫的創新,還得仰賴傳統書畫功底的堅實基礎。觀展聽講者匯聚了哈佛燕京學社教授、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圖書館專家、哈佛大學文學博士生、波士頓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和來自日本、中國大陸的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富布萊特博士研究生等。曹永泉先生特別贈送書畫作品與哈佛燕京學社和哈佛燕京圖書館,分別由哈佛燕京學社項目主任Lindsay Strogatz和哈佛燕京圖書館馬曉鶴主任代收曹先生的山水畫佳作。
展出期間,哈佛燕京學社社長Elizabeth Perry教授到場觀覽並與曹先生合影留念。哈佛大學文學博士Allison Puglisi專程前來請教曹先生的中國書法運筆之道,曹先生現場贈送隸屬作品賜教美國學生。華東政法大學著名學者童之偉教授撰寫博客記錄畫展與演講影像。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熊教授敏銳提問中國歷史名畫的史料價值,曹先生以繪畫作品乃生活的藝術再現,繪畫作品必然凝聚畫家所處時代語境的特色,如《清明上河圖》在經濟學、空間規劃等學科研究方面的史料價值。孔子所說的「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是曹先生家父至始至終的家訓,自幼啟蒙他追求格高思逸,筆妙墨精的境界,曹先生因此終其壹生,在「求前賢之模範,究古人之糟粕」中,鉆研中國畫之詩書印相結合的綜合藝術,把山水之氣形於墨線,寓之於點,寄之於皴的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曹先生移居上海十余年,書畫作品兼容西部壯闊山川的豪邁氣概與秀麗江南的筆墨韻味,南北風韻相得益彰!
 曹永泉先生演講照
 曹永泉與賢妻裴芳合影
哈佛燕京學社社長Elizabeth Perry教授觀覽曹先生書畫展並就作品展開交流
2010年6月哈佛燕京學社副社長李若虹博士代收曹先生贈畫
哈佛燕京圖書館馬曉鶴主任
代收曹先生贈畫
哈佛燕京學社項目主任Lindsay女士接受曹永泉先生贈畫
《亞洲研究》期刊主編Melissa女士聆聽演講並欣賞扇面作品
聽眾聆聽曹先生演講
哈佛大學文學博士Allison Puglisi與其弟Chris向曹先生請教中國書法
芭蕾舞愛好者Wilne(李文寧)和Eva對曹先生的書畫作品興趣濃厚
哈佛大学商学院MBA毕业生Vaibhav与曹先生交流中印文化,并请教江南山水写生
 曹永泉先生畫作欣賞

《南絲古道》
《春江楊帆》
《春綠江南》
《三羊開泰》
《歲寒三友》

《浩然雲水間》
《柏寿千秋》
《山靜松聲遠 秋清泉氣香
《又到層林盡染時》
 
  《三峽煙雲》
《青城後山景更幽》
《溪山清樾
《溪山清曉》
《幽谷鹿鳴》
《秋山鹿鳴》
《山居圖》
《幽谷》
公众号:建南风骨
曹永泉先生书画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