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步都是信仰,攀登者用血肉之躯“丈量”珠峰

 朝华读书 2019-10-11

电影《攀登者》是献礼片,上映于2019年9月30日。讲述了在1960 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但是,由于当时摄影机丢失,没能留下影像资料,而长期未得到全球登山界的认可。

15年后,方五洲(吴京 饰)和曲松林(张译 饰)在气象学家徐缨(章子怡 饰)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井柏然 饰)、杨光(胡歌 饰)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在珠峰领土主权争端的这一危急时刻,两代中国攀登者肩负重任登顶珠峰,用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勘测出属于“中国高度”,让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世界的最高处。

这是一部备受关注的电影,从开拍起一举一动都被拿来做文章,还没有上映却在豆瓣上已有 2000多条差评,导致很多人跟风吐槽,最热评的话题竟然是“爬山的电影应该没什么意思吧?”

对于很多人而言,攀登珠峰是一件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有些人知道中国人曾在1960和1975年成功从北坡登顶,而对于具体情况了解的少之又少,还有些人对攀登珠峰的历史是毫无概念的。

直到《攀登者》这部电影的上映,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和震撼的视觉效果高度还原了当年的登顶盛况,我们才得以了解到当年曾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有着崇高的爱国精神,为中国的崛起奉献出自己的辛劳、汗水、青春,甚至生命。

电影高度还原了当时中国登山队登顶的异常艰辛和那股无所畏惧的勇气。中国登山队的这些队员们,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但是他们为了祖国的利益和荣誉,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和考验,舍小家为大家,最终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英雄。观影过程中,被中国登山者的爱国热情感染,也为他们的奉献牺牲感动落泪,更为我们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而骄傲自豪。

方五洲第一次登顶充当人梯,第二次登顶雪崩被埋,为攀登付出了一生的青春,也失去了最爱的人,人物原型王富洲;曲松林双脚被冻伤截肢,再也无法登山,也因当年方五洲为救自己扔掉摄影机,背负了十几年的愧疚,人物原型屈银华;杨光失去了原本健康的双腿,人物原型:夏伯渝;李国梁为保护摄影机,被氧气瓶砸中,割断了绳索坠下山崖,人物原型:邬宗岳;气象员徐缨,为了给登山队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不顾自己的身体一路向上攀登,最终因肺水肿死在了珠峰上。电影用非常真实、丰富的细节,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将两次攀登珠峰的艰巨和传奇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六十年代,为了珠穆朗玛峰的归属,中国、尼泊尔双方存在着不小的争执。中方认为边境线应该划在珠峰的顶峰,但是尼方却觉得珠峰在尼泊尔境内,与中国没有啥关系。而且之前尼泊尔向导和一位新西兰的登山家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成为了尼泊尔谈判时的重要砝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想夺回优势,就必须也派出人成功登顶。

原本中国有苏联的支援对登山运动员进行相关的训练,但是在1959年的时候,苏联撤回了支援中国的相关专家,给中国的登山队带来了不小的困境。当了解这一背景,好多观众二刷三刷之后才真正的体会到电影想表达的含义。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是中国和尼泊尔的界峰。珠峰的北坡位于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南坡位于尼泊尔昆布地区。南坡相对北坡坡度缓些,气温高些,安全登顶系数高些;而处于中国的北坡一直被称为“死亡之路”——

非常的陡峭,随处可见的冰裂缝,随时都会发生雪崩,在海报8600米有30多米高、九十度直上的第二阶梯;天气极端恶劣,气温零下三、四十度,高压缺氧, 8-12级的大风能把人吹到几公里外;登山员自身还要背着十多公斤的装备,一路上的惊险可想而知,正如方五洲说的”在珠峰上,生命是以秒为单计算的”。

当中国登山队九人成功登顶,方五洲用固话机向大本汇报“报告大本营,报告北京,报告祖国,现在是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中国登山队九名队员成功登顶”,这一刻真的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电影院里也传来了声声喝彩。

中国登山队带着“中国人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的终极使命,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攀登珠峰的一路上有太多人的青春和牺牲,但所有人都无怨无悔。因为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登顶珠峰意味着宣扬国威,破除其他国家的偏见和质疑,更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

《攀登者》剧组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故事,影片的主创团队在前期筹备阶段也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工作,无论是富有历史年代感的场景搭建,还是1960年、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所使用的冰镐、冰爪、氧气瓶以和登山服等全套的装备与道具,都遵循史料记载,做到真实地一比一还原。

据了解,为了让演员表演地更加真实,每一位主演都要背着重达17公斤的登山装备进行训练和拍摄。为了体验高海拔和极寒环境下的真实感受,主演吴京还在2018年底最冷的时节到海拔5200多米的青海岗什卡雪峰,足足体验了半个月的攀登生活。他透露:“在高原上背着这身装备,会感觉比正常重量还要翻几倍重。”

在2019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上,我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听夏伯渝夏老讲起他们当年登山的故事,“中国梯”的由来。( 夏老是祖国的同龄人,1975年,夏老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冻伤小腿被截肢。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自己登顶珠峰的梦想,2018年5月14日10点40分,夏老成功登上了珠峰 ,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

86岁的贡布老、70岁的夏老、北京大学的登山队学生他们都曾攀登上珠峰,他们的发言展现了勇敢无畏的中国人和珠穆朗玛峰的情缘,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他们是勇敢的攀登者,更是精神的引领者,在他们的精神火炬感召下,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登山队员,一次又一次登上珠峰的封顶,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三代攀登者的传承,戳到你心坎上了么?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不断攀登一个个高峰的70年,荣耀不仅属于英雄,也属于每个平凡的你、我、他。虽不像老一代攀登者的故事那么壮烈,我们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激情与活力,同样值得赞叹。

在和朋友聊起这部电影,我们说到攀登的意义:电影中,中国登山队“攀登”是为了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信仰;而对于每一位中国登山者自身,“攀登”二字大概还富含着更值得深思的涵义;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攀登”就是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向前,只要不停,你一定可以登上自己的巅峰。

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敢于挑战、敢于冒险的情怀和心态,成为自己生活中的“攀登者”

这周我们正在共读的《终身成长行动指南》这本书里说,不断成长是人类最根本的动力和特性,而很多人却一直在原地踏步。不要让人生最好的时光都荒废,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向前,我们来一起读书吧,一起来攀登幸福力阶梯!

聊电影,讲人生,朝华读书与你相约,下周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