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漯河这个村走出13名博士、21名硕士!

 昵称10991833 2019-10-11

“寒窗苦读十几年,终于圆了大学梦!”8月2日,源汇区问十乡陶桥村的农村女孩陶千喜领到大学通知书后欣喜不已,她也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村子培养出来的第238位大学生。

陶桥村位于源汇区问十乡西北部,地理位置偏僻,村子三面环水,一面临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传统农业村,但就是这么一个只有231户、991人的小村庄却先后走出了200多名大学生,其中博士13名,硕士21名,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

驱车沿漯舞公路向西疾驰,到达问十乡后,又拐到狭窄的乡村小路,在遍野翠绿中行进十几分钟,才达到陶桥村。时下正值盛夏时节,连片的庄稼地绿意盎然,蜿蜒的河流、错落有致的池塘与乡村公路、村庄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村子很安静,过往村民衣着朴素,两层以上的楼房也不多见,“村子原来很穷,2003年,出村道路还是一条泥路。”该村党支部书记陶文博说,由于经济条件差,读书求学成为孩子们的主要出路,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这个小村却走出了238名(今年又有2名本科生)大学生,其中不乏西安交大、中山大学、北科大等名牌大学,其中博士生有13名,硕士研究生21名,有的子弟已在我国科研战线崭露头角,参与了“神五”“神六”“神七”的有关工作。

村民不比楼房比学生

“在俺村,不比谁家楼高,谁家有钱,比的是谁家孩子争气考上大学。我教育俺家孩子记住三句话,不比财力比出息,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学习比进步。”68岁的村民陶永谦,退休前曾是一名乡村教师,他有两儿一女,三个孩子一个博士生、两个本科生,其中大儿子陶光辉在中科院研究所工作,参与了国家863计划的研究工作。“我对孩子们管教比较严,完不成作业,不准睡觉,寒暑假也是把他们关家里学习功课。”陶永谦说。

陶永谦让大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就开始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上初中读《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令他欣慰的是三个孩子都很争气,养成了勤学苦读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他们读本科、读博士。

“为了仨学生上学,俺家欠了二三十万元的外债,亲戚朋友借了个遍。最后实在借不来了,我就用贷款,这些外债一直到大儿子毕业上班才还完。”陶永谦说。

在村里,不只陶永谦一家,村民陶俊国一家培养了2个博士和一个硕士。为了供孩子们上学,陶俊国一家的生活一直很拮据。三个孩子都是穿亲戚的旧衣服长大的。大儿子上中学时有一双十几元的运动鞋,破了就拿去补补再穿,最后连修鞋的都说实在没法补了,才不得不扔掉。后来,孩子们到郾城县城上中学和高中,夫妻俩就在街头摆摊卖菜馍,供他们读书。“我们挣的每一分钱都供孩子读书了,有好几个春节都没吃过肉。”陶俊国回忆说,好在那段艰苦的日子熬过来了,而贫穷和苦难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笔财富。

“我们村不少村民家,房子可以不盖,东西可以不买,但孩子的书不能不读。”陶文博说,以陶俊国家为例,他家至今还是破房子,一直没翻新过房子。

弘扬耕读文化 浇灌振兴之花

走出去的大学生多了,出的人才多了,陶桥村也变了。特别是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推动下,陶桥村充分挖掘该村大学生人才的优势,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帮助下,专门建立了敬贤堂(也叫乡贤馆),设立了英才榜和乡贤榜,把历年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和在外成功人士的照片和事迹,摆在敬贤堂,供村民学习。

“敬贤堂激发了村民‘比学赶超’的热情,弘扬了耕读文化,还凝聚了人心,增强了荣誉感,也调动了更多的在外人才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陶文博说。

记者在敬贤堂的墙上,看到陶桥村的族训里写道:“寒门贵子,并非天生。矢志苦学,磨砺成峰。”正是这两句话,指引着陶桥村的后世子孙勤耕苦读,读书振家。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辉 实习生 李昕璐 孙珩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