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好了明理 2019-10-11

在规模较大的商周贵族墓葬中(如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墓,或陕西宝鸡周原遗址等),考古工作者们经常会发现一种特别的器物,器身呈扁长条,中间多稍宽且隆起,两头分别伸出一个“U”型的弯臂,且双臂顶端有时做成带有铸孔的铃形,有时则为马头形或蛇头形。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小屯商墓及弓形器出土位置

因为样式类似弯弓且用途不明,这种东西被命名为“弓形器”。经统计,有明确出土地点和时间断代的弓形器具有如下特征:

  • 从时间来看,弓形器在中原地区流行于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

  • 从地点来看,河南殷墟出土最多,此外在陕西,甚至在北京昌平白浮,也均有出土。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商代晚期 马头形弓形器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商代晚期,铃首形弓形器

关于弓形器的用途,学术界主要出现过三种意见:旂(qí)铃说,弓上附件说挂缰器说,本篇我们将逐一介绍剖析。

龙旂阳阳,和铃中央

宋代以来屡有学者亦认为弓形器为“旂铃”。何为旂?《说文解字》解释说,旗有铃以令众也,由此可知,旂是古代主将用于指挥的且顶上设有铃铛的旗帜,而弓形器就是被绑在旗子上的旗铃铛。简单来说,这一派的学者认为:《诗经.小雅.角弓》有“骍骍角弓,翩其反矣”之语,与《刘琨赠卢湛诗》中“旗弓骍骍”的用语相似,应该就是指旗上有弯弓形状的东西;其次和铃是双铃的意思,能同时响起彼此应和命名,弓形器往往就是两端有双铃;再次,出土弓形器的弯臂上常有明显皮条捆缚痕迹,可见是需要跟什么绑在一起使用;最后,每个人的车服旌旗都应与他的身份地位相关,谁有铃铛谁的没有,甚至谁用马头谁用蛇头怕是跟社会等级都有关系。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旂铃想象图

显然,这种说法明显是充满臆测的。商周之人完全能够制作铃铛,殷墟就发掘出土了很多狗铃和马铃,并且十分精美,有没有必要制作这么一种专门的器物当铃铛?弓形器上有捆绑的痕迹,就能够证明一定是绑在旗杆上吗?文学上的措辞是否可以作为实证?旂铃之说确有牵强,经不起推敲。

抚我繁弱弓

在著名画家王可伟先生的油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对弓形器的复原,如图所示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此外,刘永华先生在《中国古代军戎服饰》里的商代武士画像中,也描绘了弓形器的形象。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这些艺术形象,其实都来自于弓形器的弓上附件说。

支持弓形器为弓上附件的学者们,有的认为弓形器是古人绑在弓上用来加强力度之物,觉得弓形器两端的铃铛是用来发出声音,以表示弓拉到极限可以发射了。这种说法虽然比旂铃说更具科学性。但值得怀疑的是,青铜弓形器比较重,如果绑在弓上,在实战中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持握,这就纯属自找苦吃,让人费解;

还有人认为,弓形器被绑在弓的内侧凹处,起到保护弓力的作用。但射过箭的朋友都知道,对于弓体本身来说,紧缚在弓臂内侧的青铜器不但会束缚弓的弹力(青铜本身缺乏弹性,无法随着张弓而自由弯曲,并且容易在达到极限时直接断裂),表面凸起的纹饰更会让射手难以把持。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对于弓形器功能的第二种猜想

另外,部分弓形器的两端有铃,哪有射箭杀敌时先发出声响提醒对方的道理?更何况,出土的弓形器数量有限,远小于弓的数量,如果真的是作为实用的弓上附件,为何仅有极少数人使用?而且随着时间发展,弓箭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弓形器为何反而消失了呢?可见弓形器为弓上附件的说法也难以自圆其说。

三.四牡孔阜,六辔在手

考古发现,最早的弓形器是在西伯利亚青铜诸文化中,通过西伯利亚——鄂尔多斯高原(卡索尔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这一路径传播至中原商周文化区域。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看看西方源头中弓形器是如何被使用的。

在广布于蒙古北部,苏联图瓦和外贝加尔的刻纹“鹿石”上,我们常可以看到人面、腰带以及腰带上挂着的短剑、小刀及很像弓形器的弯钩,这说明弓形器是人在正面腰间使用的东西。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鹿石上的弯钩

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第三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画像中,我们看到双马(前后均四蹄)战车上仅法老一人,又射又御,怎么腾得出手呢?战车上的马缰直接连接到法老的腰部,那里极大可能就是弓形器原型了。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再看我国商周战车,最初车厢都不大,最多能容纳两名乘员,但驾车的御者可不轻松,假如驾驶驷马战车,就会有六辔在手,也就是手里握着六根缰绳。

如果战士身亡,剩下的驭手难道就只能被动等死?他必然需要什么东西帮自己执辔匀出双手使用武器。试想,如果缰绳被牢牢得捆在在身上某处,也会难以捆扎解开和操纵,缺乏灵活性,而借助弓形器的弯钩,既能固定缰绳,又便于迅速挂上和取下,同时也解释了为何这种器物在墓葬中多出于死者的腰际。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六辔在手的情况

神秘的“青铜弓”究竟有何妙用?专家们也犯了难

弓形器挂缰的复原图

从春秋、战国直到汉初,战车车厢的部分渐渐增大,至可以容纳三人,左右主战,中间驭手只管驾车,弓形器渐渐的失去了用途,周朝中后期便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后世大量采用骑兵,连车战也逐渐消失,弓形器更没有生存的土壤了,以至于近现代出土后,一时间竟难以搞清它的真实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