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自由所需本金比你想得少

 圆角望 2019-10-11

到底多少本金才算是财务自由?有人说 1000 万,还有人说一线有车有房 + 资金 2000 万。2017 年的胡润报告最夸张,「一线城市实现财务自由需要 2.9 亿」,我当时看见这个数字一瞬间我还以为自己看差了小数点。

然后回头再看我给自己的财务自由小目标——30 岁本金 500 万退休(无房无车),发现自己和胡润中间居然还差了三个“首富版小目标”,把我吓坏了。所幸定力还在,回头重新确认一下自己的财务自由目标,没毛病,依旧可撸。

看了很多目标千万才自由的论调,发现大部分都有个底层的逻辑问题,依然在带着工薪思维的局限来设置未来的目标。所以很多人对于财务自由所预期的本金都明显高估。

通常的估算方法是,在自己当前生活的开支上再加一部分享受性目标作为被动收入,然后推算出所需的本金(我最初也是怎么估计的)。但是在这条路上研究地越多,越发现这么一个让人有点开心的事实,财务自由所需的本金目标其实比大部分人预估的还要少,而且这还是在生活质量更高的前提下。

越自由,越便宜

财务自由状态所需的生活开支要比工薪状态下低很多。

有一个常识相信大家都知道,人越多,体验越差,消费越高;人越少,消费越低,体验反而可能更好。这样的例子可以找出非常多,我从小的往大了举例说。

先说吃,很多餐厅都有非常实惠的工作日午餐折扣,比晚餐和周末便宜很多。既然时间自由,人少消费低,还能享受更好的服务,为什么还要按照平时的习惯去人挤人。

再说交通,我最近发现斯图加特居然还有一种“自由职业版月票”,普通公共交通月票是 150 欧元/月,但是还有另外一类月票,每天 9 点后生效(意味着不能用来通勤),价格 6.5 折,只要 100 欧元。

再说旅行,淡季出游的好处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便宜的机票、便宜的酒店、更好的体验。我最近没事在网上收集到了好多「last minute」旅行折扣,两三折都是常有的事。大部分都是对上班来说相当尴尬的时间点,比如重大节假日后的第二个星期。如果自由了,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可以有多少来多少。

再说居住,回去二、三线的观念,最近又开始流行,不为别的,虽然绝对工资水平稍低,但是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假如再加上一线水平的财务自由被动收入呢,笑都能笑醒吧。

然后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吞金兽」,教育问题是个大头。但是不知道你们有发现没,教育资源所谓的稀缺无非是大部分家长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前提下的妥协。在教育问题上家庭环境的影响占比是远超过学校和外部教育的。要我说,一对能够自己努力实现财务自由并且有时间亲自教育下一代的夫妇所能教给的认知和态度,会比不上榨干钱包挤进的顶尖学校吗?

这样的例子真的能举出来太多了,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本金水平远没有普遍第一印象的那么高。对于财务自由以后的生活开支,我个人态度是比较乐观的。而且上面这些还都是假设完全依靠被动收入,如果财务自由其实能够获得收入的来源也会比现在更加多元。

有时间、有精力的人就是有一种天然优势——等得起,有很多能够创造收入的时间换金钱+杠杆的机会等着人们去发掘。很多低流动性、低透明度的领域都有很多类似机会,比如淘笋。市场上明明白白放在那里的机会,但偏偏大部分人要么等不起、要么没时间。

到底什么算财务自由?

可能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财务自由就应该是豪宅豪车,想干啥就干啥,但是我认为这只是把重点放在了「财务」两个字上。

财务自由的重点还是「自由」,自由并不等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关于自由有种解释,自律即自由,但是我觉得也还有点虚。我自己最喜欢康德的回答

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如果带着这个视角重新审视财务自由,有没有觉得财务自由简单了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