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英在2018年对职场人士做过一个调查。 发现他们第一份工作的在职时间随着时代变化显著缩短。 70后的第一份工作在职时间平均4年,到了95后仅为7个月。 01为什么现在都在说90后的辞职率高? 因为相比70后关注公司稳定,80后关注工资和福利,90后其实更加关注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定位以及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成长。 不同于以往选择职业追求安稳,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这个热点不断变化,处处都可能是风口,人人都可以发声的互联网时代,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满足自我价值需求已经成了择业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准确、迅速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的。 不用说初入社会的毕业生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很多人在工作了三五年,事业本可以更进一步后,才发现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盲目的追求“我想做什么”而不是“我能做什么”,那么你的努力也许都是无用功,只能在不断地纠结与试错中失去方向。 综艺《我和我的经纪人》里,乔欣就面临了这种困境。 出道好几年,虽然也出演过深入人心的角色,拍戏拍杂志参加时装周一个不落,但光环褪去后始终不温不火。 她的个性不够明确,立不住人设,不像其他明星通过性格包装可以迅速找准定位。 在面临是否续约的选择上,也拿不定自己的注意,手足无措到掉眼泪,试图用不间断的工作来麻痹自己,逃避问题。 乔欣就像每一个面临职业迷茫与转型期的我们,不明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利用与放大这种优势,去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添砖加瓦。 02我的朋友小高,就是个总能凭借自己的性格优势与擅长的事情,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确选择的人。 高二文理分科,她的父母建议她选择理科,以后好找工作,但她只用一句话就驳回了:“你们现在想着就业的事情,但没想过如果我选择理科,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 于是她毅然决然的学了文,顺利的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成绩优秀不说,课余时间也从来没有闲着。
毕业后她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在公司待着,于是利用大学时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开始创业,现在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 和她聊天时说到羡慕她的生活,她说:“我只是比别人多找到了一条‘捷径’而已。如果我总选择看起来更好而不是更适合我的那条路,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 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总是做不长久,想到那些因为选错专业、入错行后悔不已的人,无论怎么努力都好像无法让自己满意,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像一块不断吸收水分的海绵,能从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03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交给了工作。在这件事上,选择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努力。 并非月薪过万对你来说就是好工作,在高级写字楼喝咖啡也不一定就是你想要的。 一份工作能否给你带来迅速的成长与源源不断的内驱力,最重要的是它是否处在你的“舒适区”。 MBTI职业性格测试就能帮你迅速找到你的职场优势领域,它将性格分为4个维度,每个维度有2个类型倾向,分别用一个字母表示。 第一个维度:E vs. I(外倾 vs 内倾),指的是我们在社会环境中如何获取能量。 第二个维度:S vs. N(感觉 vs 直觉),代表接受信息的方式。 第三个维度:F vs. T(情感 vs 思维),表示你的决策方式。 第四个维度:J vs. P(判断 vs 知觉),说明你生活方式的偏好是有序的还是自由的。 通过这样的测试,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知道自己在职场中处于什么样的定位,有哪些优势领域,那些工作做起来更加容易。 比如小高就是一个ESTP类型的人,喜欢挑战,逻辑清晰,能够积极的解决问题。 而INFJ类型的人,洞察力强,喜欢独立思考,有些理想主义。 这两个类型的人所擅长的领域就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还处于职业选择的迷茫期,又或是想要开启一份新的事业,在迈出下一步之前,你都需要: 根据职业性格找到自己的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再根据现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心目中的理想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