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后来还有一句话,才是真正的精华

 疯癫史鉴 2019-10-11

济公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高僧,他出生于公元1148年,是南宋时期的人物。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济公被塑造成了一个法力高深的活佛。他利用自己的能力,做了很多大快人心的好事。不过济公并不是一个遵守清规戒律的人,他经常穿着破烂的衣服,像疯子一样云游四方。历史上的济公,虽然不像影视作品里说的那样,拥有很强的法力,可他确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济公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在云游四方的过程中,经常用自己的医术去救治百姓,为大家排忧解难。有时候还会为人打抱不平,救人于水火之中。因为帮助过很多人,所以他的故事才能传播开来,还被大家尊称为活佛。按照佛教的规矩,出家人不能喝酒吃肉,可济公却从来都没有在乎。在《济公李修缘》这部古书里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句话也被很多和尚当成了违反清规戒律借口,他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会觉得非常心安理得。不过事实上,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在济公看来,自己的行为,就像魔道一样,跟佛教的宗旨几乎完全相反,并不值得提倡。很多人认为在济公的心里,可能后面一句话,才是自己真正要表达的思想精华,最好不要断章取义。纵观历史,大部分得道高僧,都是那种能够尽可能的约束自己,不去违反清规戒律的人。

而那些随便找理由开解自己,然后违反戒律的人,一般都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就。民国时期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曾对济公做出了比较系统的综合评价。印光大师认为,道济禅师是一个拥有大神通的圣人,他希望让所有人生正信心,所以才会做出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不论是饮酒还是吃肉,济公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圣人之德行。普通的神佛和菩萨,现身于人世间的时候,一般都会用到的教化众人,不会轻易的展示神通。如果不装得疯疯癫癫,他没有办法继续留在人间。

印光大师还举例一个例子,普通信佛的善男信女,一般都不会喝酒吃肉。出家人身为佛门中人,担负着教化众生的责任。如果自己都不能够遵守规矩,根本无法让人产生信任感。其实,在其他领域也一样,如果提出规矩的人,自己不能够以身作则地去执行下去,那么根本就没有办法让其他人信服。比如南宋的理学家朱熹,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自己却做出了很多丑事,所以才会被人所诟病那么长时间。

在关于济公喝酒吃肉的传说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济公吃下去的肉,可以变成活物再吐出来。也就是说,他吃肉是为了解救被残害的生灵,并不是在违背清规戒律。这一点印光大师在《佛法修行止偏法要》中也有提到:济公吃了死的,可以吐出来一个活的。而普通和尚吃了之后,连原模原样的都吐不出来,怎么能模仿人家呢?世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

印光大师认为,妄学就是胡乱的学习和模仿,会像济公说的那样如同进入魔道,将来肯定会遭到严厉的惩罚。而妄毁则是胡乱的批评和否定,用凡人的想法,去揣度圣人的能力,也不是一件好事。看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最好心存敬畏。印光大师这些话,虽然不是绝对的真理,但却也有一定的道理值得深思。值得一提的是,《济公传》还有一句诗: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也就是说,跟遵守清规戒律的表面工程比起来,真正修得一个佛心更加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