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

 gs老张 2019-10-12

《资治通鉴》中,唐朝宰相陆贽上疏唐德宗时有这样一句话:“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盖为人之行己,必有过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过而遂非;迁善则其德日新,遂非则其恶弥积。”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不犯过错并不是真正的可贵,可贵的是有了过错能够改过自新。人们在各自的行为中,必然会有过错,从上到下,都不可避免。明智的人能够改正过错而移心向善,愚蠢的人耻于改过而因循前非;移心向善,人的德行就会日日更新,因循前非,人的过错就会越积越多。

在此基础上,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了“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的理念。作为活生生的人,终生不犯错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要害怕犯错,犯错也是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但关键是犯了错以后能够端正态度,勇于承担,并积极自我改正,这就是进步、提高,并最终实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评价颜回时曾说:“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何为“不贰过”,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知过,但很多人在很多时候做错了事却不知道。二是改过,知过后勇于及时改正,以后也不会再犯同样的过错。《易经》有云“日新之谓盛德”,是说一个人最高尚的品德就是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而“日新”的基础就是无“贰过”。人们常说“改过自新”,即改了“过”之后就是一个崭新的“自我”。而对“无过”来说,其并不是一种“贵”,因为“无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作为、少作为的表现。实践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如果没有了“行”,那“知”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无过”并不是一种值得炫耀的行为,相反却是一种“耻”的表现。“有过”不可怕,只要能改,“无过”最可怕,因为“无知”。

中国传统文化对“过”和“改”有着深刻的认知与阐述,并对“改”给予了极高评价,不论是《左传》提出的“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还是南宋思想家陆九渊强调的“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都彰显了对自我修身文化的一种赞扬。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生来都有缺点,但当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差错时,能够及时改正,回到正确的轨道,就是难能可贵的,所谓“改过无吝”。

“自省”是人们一直推崇的修身方式。孟子提出了“反求诸己”,荀子则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西汉扬雄在《逐贫赋》中说道:“三省吾身,谓予无愆。”意为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就可以避免过失。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自省,“省”的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通过“省”来直击我们心灵深处的痛点,因为只有意识到了自身问题,才有可能去改正。我们经常说要超越自我,其关键环节就在于通过坦诚面对思想深处的缺点、不足,检视自身差距,把“省”到的“过”予以改正,最终实现自身认识和行为的脱胎换骨。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改过是一件严谨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但要做到改过也非常困难,因为通常认识到错误不难,但要用坦诚的心灵面对它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就连孔子都发出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所以说,知过是大智,敢于改过则是大勇。

有这样一则深藏寓意的竹篙与竹笛的对话。一根晾衣服的竹篙愤愤不平地对竹笛抱怨说:“你我本是同宗,以前生活在同一片竹林,可是如今境遇居然有如此大的差别,我每天遭受日晒雨淋,遍体鳞伤,一文不值;而你每天沉浸在音乐中,外表优美,价值过百、上千,甚至连城……”竹笛回答说:“你从竹林出来成为一根晾衣杆,仅仅承受了一刀,而我呢?为了成为一支音色完美的笛子,得经受千刀万剐”。

如同竹子成为竹笛,改过也是一个长期、动态、持久地过程,是一种“千刀万剐”的锤炼,只有坚持不懈地与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和错误作坚决地斗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净化自己、完善自己。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作者王伟凯),原文有修改,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你若喜欢,记得点个在看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