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睦邻互助点 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乐康居 2019-10-12


在“老龄化社会”的标签越来越醒目的当下,如何养老,已然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南塘村,有这么一群农村的老人,虽然子女离家,成为“纯老家庭”,但他们没有只是在炉火旁打盹,而是走出家门,与更多的老伙伴一起,互帮、玩耍、学习,用自己的方式描画出“最美夕阳红”。

高桥镇南塘村弘扬邻里互助传统,以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建设为突破口,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在“家门口养老”的服务场所,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消除城乡二元差异,扩大养老服务覆盖人群。
11月25日,高桥青舟二班深入基层,探访在“睦邻互助点”建设为模范作用的南塘村,参观学习南塘村的农村养老模式。

简 介:
南塘村位于高桥镇西南部,占地1.4平方公里,南塘村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投资环境,内调产业结构,外拓招商引税,大力发展村级经济,步入一条强村富民的道路。南塘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南塘村老年人养老建设夯实了物质基础。村两委班子深入调研,依靠自身经济实力为村民办实事,改善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建设了500平方左右的“老年活动室”;设立置有20台电脑的电脑房;建造了各为600多平方米的花园式休闲健身苑4个;修筑了1000多米长的石驳水泥宅村河道。家家户户出门全部水泥路,村前宅后绿化面积有2480平方米。

时间:11月25日 9:00 am
地点:清溪路南塘村村委
初冬,第一个气温“跳水”的冬日,青舟二班的学员们顶着瑟瑟寒风,探访了位于清溪路上的南塘村村委,咱们青舟班的暖妹子顾晓琴早已在村委守候大家的到来。一进门,细心周到的晓琴端上“奶茶伺候”,一下子让我们这些“美丽冻人”的姑娘们的心窝暖了起来。

时间:11月25日 9:15 am
地点:南塘村老年活动室
晓琴领着学员们行走在南塘村长长的巷子,那是一条自然村特有的,充满民风的巷子.一条巷子走到底能看尽南塘村民日常起居幸福景象。此时小编满脑子都是戴望舒先生那首浪漫而又带着一丝幽怨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晓琴带着我们走进南塘村村民学校,村民学校的课桌上早已准备好了馄饨皮儿和肉馅。“我今天一早就去超市买馄饨皮儿和馅了,来来来,大家一起帮忙,人多力量大,馄饨包起来!”学员们摩拳擦掌,干劲儿十足,在老年活动室锻炼的阿姨们闻讯也前来帮忙,将他们的包馄饨经验传授给我们的姑娘们,大家拉拉家常,谈谈生活,嬉笑连连。不一会,一个个“憨态可掬”、“肉嘟嘟”的馄饨宝宝诞生了!
包馄饨的间隙,南塘村顾国奇村长和青舟二班的学员们畅所欲言,顾村长向学员们介绍了南塘村在鼓励“在家养老”建设方面经验做法、老年活动室的建设情况以及南塘村的典型家庭,并带领学员们参观了老年活动室、电脑房、健身房,还与在场的老伯切磋了一把乒乓。


时间:11月25日 10:00 am
地点:南塘村村民王琍雯阿姨家

学员们端着盆满钵满的馄饨来到南塘村村民王琍雯阿姨家,探望其家中的老人。王阿姨家是南塘村“在家养老”的模范家庭,其家又是南塘村设立的“睦邻互助点”,曾被评为高桥镇“最美家庭”。家中85岁的老太太5年前患上老年痴呆,日常起居均不能自理,这期间家中儿女不离不弃,从未想过要将老人送进养老院,坚持要将老太太侍奉到老,为此王阿姨夫妻俩包揽了老太太所有的家务事。但王阿姨夫妻俩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民宅的露台上各种花卉打理得井井有条,蝴蝶兰、铁线莲、风信子、山茶花、多肉植物让露台生机盎然。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王阿姨对学员们的探望既感激又热情,张罗着大伙儿在她家吃馄饨。不一会,一碗碗承载着青舟二班盛情和关爱的馄饨出锅了,外面凛冽的寒风吹不散王阿姨家的融融暖意,我们深深地被这四台同堂的一家人感染着……



青舟二班作为唯一由基层村居委干部掌舵的班级,希望在此次“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为主题的单元活动中,联系自身工作,关注老年人养老问题,鼓励低龄老年人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帮助高龄老年人,重点关注低保、低收入、农村‘五保’、残障等老年群体及孤老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做好基层工作、群众工作而不断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