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午茶时间的古典音乐

 張惠軍 2019-10-12

“ 虽然音乐是我的事业,也是我主要的快乐来源,但从几年前开始,我的快乐来源又多了一个:那就是我的花朵。”

——泰勒曼

乔治·菲利普·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是代表后期巴洛克音乐的德国作曲家。

现在提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巴赫、亨德尔等这些大师身上,泰勒曼关注甚少。但他在那个时代所创造的音乐正如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一样引人入胜,巴洛克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中,泰勒曼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泰勒曼的时代,社会所需求的是实用音乐。泰勒曼投社会大众与王侯贵族们的所好,创作许多应景的音乐。他的家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花园,他投入在园艺中的热情和心血不比作曲少。而他的音乐也充满了庭院的情调。这从他的作品《餐桌音乐》就可见一斑。

他不但是古典音乐史上,谱作乐曲最多的作曲家,已确认的泰勒曼作品有3600 曲以上,如果加上乐谱散失的作品以及还没有发现的作品,其数量至少会超过4000 曲。

他还是非常长寿的作曲家(享年86),晚年还跟海顿的青年期重叠,即使在高龄,其创作意愿也没有减少。他经常站在音乐新趋势的前端,引导当时以对位法为主的后期巴洛克样式的音乐,过渡到主曲调音乐的古典主义样式。

泰勒曼会演奏管风琴、大键琴、直笛、鲁特琴等多种乐器,尤其是直笛的技术尤其好。我们来听听他为直笛写作的音乐,感受他的清新、典雅的园林风格。

除了蒂勒曼,我们还选出了一些适合在花园喝下午茶时聆听的古典音乐,一如夏日庭院般的温和旋律,治疗你的“假期综合征”!

01

勃拉姆斯   D大调 第一号小夜曲

勃拉姆斯年青时代谱写的两首小夜曲,都可以视为他创作交响曲的前声,实际上也经过他本人多次修改后,这两首小夜曲才以完美的姿态登场,反映出勃拉姆斯精雕细琢的音乐功力。1859年完成的D大调《第一号小夜曲》,是他研究海顿与莫扎特音乐后的试作,充满了维也纳风格的明亮与温和;而稍后完成的A大调《第二号小夜曲》,因为不曾使用小提琴,而由中提琴担任弦乐主奏,素有《中提琴小夜曲》之称,情绪起伏则较第一号来得强烈。

02

莫扎特:   D大调嬉游曲,K.136

莫扎特创作的诸多嬉游曲中,以编号为K.136、K.137及K.138 最受听众欢迎,可以说是作曲家早期创作中最具艺术价值、最能体现创作灵感的曲目。K.136谱写于1772年初,莫扎特年仅16岁。当时沃尔夫冈已经多次前往意大利旅行演出,在那里他受到许多知名音乐家的点拨指导,进步异常迅速。所以从他这三部嬉游曲中,可以发现意大利音乐风格对少年莫扎特的影响很大。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来诠释这三首作品,都可以令听众感到愉快——室内乐团版多彩而和谐、四重奏版清澈而明快,因为作曲家早已赋予作品非凡的表现力。

03

海顿:   弦乐四重奏“日出”

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其实也是“弦乐四重奏之父”。许多评论甚至认为,海顿对于弦乐四重奏这种音乐形式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要超过他对交响曲发展的贡献。但有意思的是,作曲家曾经承认,自己使用这种形式创作音乐是“纯属偶然”的,可见海顿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完善了弦乐四重奏,而非刻意去创造或革新。说到海顿的代表作,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皇帝”四重奏》,而《日出》以它开头的奇妙清澈取胜,因为整部作品体现出精神抖擞的气质而得名。海顿创作此曲时已达圆融、成熟的境界,旋律如题名一样缓缓上升,营造出生动的日出气氛。

04

门德尔松:   第一号钢琴三重奏

门德尔松《第一号钢琴三重奏》写作於1839年,前年完成了着名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后年亦完成了《第四号交响曲》,也就是门氏是在创作巅峰时期写作此钢琴三重奏,圆熟流畅的技法及独特得门式风格展现无遗,连好友舒曼都称赞为“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钢琴三重奏”。此作品乐体设计达到了室内乐“均衡”的要求,钢琴的华丽声响、小提琴的优雅声响及大提琴的感伤声响,门氏在快板与慢板乐章皆能运用自如,达到了钢琴三重奏曲中理想的境界。

05

舒伯特:《鳟鱼》钢琴五重奏

《鳟鱼》原本是舒伯特于1817年写的一首艺术歌曲,它曲调甜美又深受舒伯特朋友们的喜爱。1819年夏天,舒以歌曲《鳟鱼》的主题创作了一首室内乐。舒伯特常常徜徉徘徊在阿尔卑斯山区林木葱茏的山野之间,优美的景色,清新的空气,爽朗的夏日时光,为舒伯特带来了满怀的青春欢乐。这些快乐的回忆,化作新颖明丽婉转的乐思,出现在这部无比美好的钢琴五重奏中。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


附赠田老师的独家下午茶曲单:

门德尔松《春之歌》,选自《无言歌》
舒曼《降D大调花之曲》
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德彪西《暮色中的声音与芳香》,选自《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
勃拉姆斯《降A大调圆舞曲》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慢板
格里格《小鸟》
比才《在圣殿深处》,选自《采珠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