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双击”是指在低市盈率(PE)买入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获取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实现股票投资的巨额利润。戴维斯双击的前提条件是公司成长性好,同时被市场歧视性3定价导致低估,历史上很多股票都出现过戴维斯双击的投资机会,本文仅举几个代表性案例,来分析如何抓住戴维斯双击的机会,并对当下中国公司的戴维斯双击投资机会进行梳理,为投资者鲜明地指出未来潜在获利丰厚的投资方向。
四、爱尔眼科复盘
爱尔眼科是全球眼科医疗领导者,持续成长性突出。公司是全球最大眼科医疗集团,上市体内外有近250家眼科医院在运营,网络覆盖内陆各省、中国香港、美国和欧洲。公司营收、医院数、门诊量和手术量均全球第一,并遥遥领先。近10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也达到了34%。除2012年“封刀门”事件和2016年“魏则西”事件冲击外,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基本每年都保持了30%以上增长。爱尔眼科多年来业绩持续成长的背后驱动因素是同店量价齐升、新开医院和并购外延。
2012年2月,台湾眼科医生蔡瑞芳宣布,由于他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不少多年前接受“LASIK”即“激光矫正近视手术”的患者,在十多年后视力出现明显下降,他分析可能和当年动刀后角膜瓣发炎有关。因此,蔡瑞芳宣布,为了防止手术后遗症的发生,他个人将停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由于蔡瑞芳是台湾引入“激光矫正近视”手术第一人,由此而引发了各大主流媒体关于该手术安全性的大讨论,该事件后来被称为“封刀门”事件。
受到“封刀门”事件的冲击,爱尔眼科201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增长6%,是至今为止最低的一年,当年股价承压,基本跌回上市之初的位置,估值从高点110倍跌到35倍。  图:爱尔眼科2009年12月到2012年12月的股价走势月k线图(前复权)
眼科医疗市场主要由屈光矫正、白内障、视光和其它眼病组成,患者需求保持稳定,随着更安全的飞秒激光手术问世,而且随着消费升级和用眼意识的增强,屈光矫正的客户数和客单价都在爆发式增长。爱尔眼科自2013年的持续快速成长是其眼科行业优势和自身能力的复合体现。公司的高成长既得益于眼科特有的高资金壁垒、强复制性因素,也得益于公司领先同行的分级连锁、股权激励、合伙人、并购基金和医教研一体化的优秀经营管理模式。爱尔眼科在上市公司体外培养了大量医院,医院经营管理员工大量持有股权,公司视其经营业绩情况分步并购进入上市公司体内,极大的激发了公司上下的积极性。
2017年进入陆股通之后,资金持续流入爱尔眼科,考虑到主要股东占比65%,外资累计买入了四分之一的真实流通在外的股票。  图:爱尔眼科陆股通持股比例  图:爱尔眼科2013年1月到2019年7月的股价走势月k线图(前复权)
2018年年报中,爱尔眼科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0亿元,是2012年年报的5.6倍,2019年7月市盈率86倍,是2013年初的2.5倍,对于股价来说,业绩的贡献乘以5.6,估值的贡献乘以2.5,实现了六年14倍的投资回报。 来源 | 金舆资产(ID:jinyuasset) $汤臣倍健(SZ300146)$ $云南白药(SZ000538)$ $科大讯飞(SZ002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