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飞虎catzbc 2019-10-12
敬书历史-头条号 2019/10/1010:12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流行于秦汉时期的封泥称之为“秦封泥”。封泥又叫做“泥封”,是古代抑印于泥、用以封缄的遗存,古代封泥主要用于封缄文书和货物两类。古代的公文都是书写在竹简、木牍上的,公文传递通常需要保密,于是人们就把写好的简牍卷起来密封,用绳子扎牢,在绳子接头的地方护以泥块,或者加上有凹槽的小木匣,在凹槽内填上湿的黏土,把绳子的结扣封在泥团里面,再在泥团上加盖印章作为保密的标记,等泥巴干了以后,中途就无法私自拆封了。这种方法就被称为“封泥”或者“泥封”,这是印章最早的使用方法。

封泥不仅可以用来封缄文书,还可以用来封住盛装东西的器皿、口袋等。这种封缄的方法从春秋战国开始流行,在秦朝、西汉时期达到鼎盛,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中国印章史上的封泥时代。后来随着纸张的改进和大量使用,封泥逐渐被代替。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封泥”一词目前所知明确而且较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南朝·宋范晔编纂的《后汉书》。《后汉书·百官志》中记载:“守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至于封泥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的范围,文献中也有一定的记载。关于封泥的使用最早可见于先秦文献,都有一些关于“玺之”、“玺书”等的记载,例如:《周礼·秋官·职金》记载“辨其物之媺(美)恶与数量,楬而玺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予之”。“玺”就是印,“玺书”就是将需要传递的公文用封泥存起来。

《吕氏春秋·适威篇》有言:“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塗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于圆则圆。”虽然这段文字是比喻君民关系的,但是却很形象地用印章和封泥作为本体,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古代玺印的使用方法。先秦之后的文献对于封泥的封缄情况记载得更为具体,多为用囊盛装官府文书的,尤其是汉代之后,奏章上表都得用囊盛,并且加封玺印。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一、秦封泥的分类

(1)帝印封泥

到目前为止,关中及其他地区所出土的秦封泥之中,尚未见到有关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的帝印遗存。不少学者认为传世的一枚“皇帝信玺”,当为秦帝王用印遗痕,但也有学者根据其形制及文字风格认为此封泥或为西汉初期的遗物。无论是秦物还是汉初之物,这枚封泥在探讨秦封泥时总是绕不过去的。这枚封泥现收藏于日本,封泥整体为较规则的方形,应是用封泥匣之故,这与其他秦封泥的情况有所不同。印面方形,有田“字”界格,印文线条纤劲而端正,笔划流畅。

“皇帝”之称谓为秦始皇所创,《史记.秦始皇本纪》曾载秦王羸政召集群臣共议帝号时,最终总结道:“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关于“信玺”,《汉官六种.汉官旧仪》曰:“天子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皇帝信玺凡事皆用之。”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2)三公九卿

所谓“三公”,《通鉴》中有胡三省注曰:“汉承秦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至于“九卿”,便是指朝廷行政职署。秦封泥中有“丞相之印”、“左丞相印”,《汉表》中记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秦封泥中有“御史之印”。《汉表》云:“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

《汉表》云:“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秦封泥中属于奉常的内容有“祝印”、“泰医丞印”、“太医丞印”等;《汉表》云:“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秦封泥中有“郎中丞印”、“郎中左田”、“谒者之印”等;《汉表》云:“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令丞。卫士三丞。”秦封泥中相关的有“公车司马”、“公车司马丞”、“卫士”等,均为卫尉属官;《汉表》载:“太仆,秦官,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大廐、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可知太仆为掌管舆马之官。秦封泥中相关的有“车府”、“中车“骑马丞印”等。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汉表》:“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秦封泥中有“廷尉之印”:廷尉,职掌刑法,是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可知,“廷尉”之名当由秦始置;《汉表》:“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秦封泥中有“泰行”、“郡左邸印”、“郡右邸印”等;

《汉表》:“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秦封泥中有“宗正”、“宫司空印”、“宫司空丞”等;《汉表》:“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秦封泥中有“大内丞印”、“琅琊都水”、“四川水丞”等;《汉表》:“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西安北郊出土的秦封泥中的少府属官与其他三公九卿类职官相比较多。如“少府工室”、“泰官丞印”、“左织缦丞”、御府丞印”、“宦者丞印”等;《汉表》云:“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候、司马、千人……“秦封泥中有“都船丞印”、“武库丞印”等;《汉表》:“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候。景帝中六年更名将作大匠。”秦封泥中有“泰匠丞印”、“大匠丞印”等。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汉表》:“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秦封泥中见“私府丞印”、“中羞府印”、“中羞丞印”等;《汉表》:“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秦封泥中有“内史之印”。武职类封泥在秦并不多见,仅出土“邦尉之玺”封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正义》曰:“若汉太尉、大将军之比也。”邦尉,是职掌全国军政的长官,汉以后避刘邦讳,改“邦尉”为“国尉”。

(3)诸厩属公印封泥

秦人善御,秦在统一前后,设立了各种名目的马厩,有些也兼养其它牲畜,以供帝室及朝廷的需要,马政在秦政治中占据重要的一隅。关于秦厩,史籍中有一部分记载,出土资料有些许记载,秦封泥中的有些内容则是以往未出现的,具有一定的价值。例如,“御厩丞印”、“官厩丞印”、“下家马丞”等。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4)宫苑陵寝属公印封泥

《史记.秦始皇本纪》:“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锺鼓,以充入之。”秦统一前后,所建宫殿、苑囿不少。秦始皇称帝后巡游天下,可想而知,其所到之处应当也建立了不少宫苑建筑。除此之外,秦王陵寝之地亦设有禁苑。与宫殿有关的秦封泥如:“信宫车府”、“南宫郎中”、“南宫郎丞”、“北宫工丞”等。

(5)地方属公印封泥

秦自立国到秦统一,因政治、地理等因素多次迁都。秦封泥中反映秦都城的有:“西丞之印”、“咸阳丞印”、“咸阳工室”等;《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秦封泥中有“九江守印”、“四川太守”、“辽东守印”、“济北太守”、“清河太守”等。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秦在统一六国之前便己在地方实行县制,《汉表》云:“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秦封泥中的县级职官内容丰富,其中反映县令、县长内容的封泥极少,大多数是反映县名及县佐丞的封泥,如:“蓝田丞印”、“高陵丞印”、“琅邪县丞”等。秦封泥中仅有一枚有关秦县令,即“怀令之印”。

《汉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可知,秦县下置乡,乡里置亭,乡、亭均为基层组织。目前,西安北郊出土的大批秦封泥中几乎不见乡级内容,这或许可以说明县以下行政组织并不与朝廷直接联系。另外,不得不注意的一点是,秦汉所置县中有以“乡”为名的情况,大多史籍中对郡县介绍较多,而对乡的专门记载却寥寥无几。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二、秦封泥的特征

(1)形制特征

秦封泥的外观色泽主要有灰、褐、棕黄色等,泥质偏软,有的封泥泥质细腻,有的则比较粗糙,好像掺杂了沙子的感觉,还有的介乎二者之间。因此当时对封泥泥质的要求应该没有统一的官方推出的标准。从秦封泥的形状上来看,由于秦封泥使用封泥匣的情况比较少,因此封泥的泥面大多呈现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其有字印面一般长、宽各在1.9厘米至2.2厘米之间。方形印的印面一般为2.2到2.4厘米,部分较小者在1.8厘米到2.1厘米之间。长方形的印面一般是宽为1.2厘米到1.3厘米,长为2.3厘米到2.4厘米。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2)文字特征

众所周知,秦统一之后采取“书同文”之举,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而秦封泥文字的大部分字体是脱胎于小篆的“摹印篆”。秦摹印篆应当是治印专用字体的一种,其受小篆影响颇深,且受到秦隶结体的一定影响。秦封泥文字的字体绝大多数是方中寓圆,结构中心内敛,字迹纤劲精微,笔划自然顺畅,不刻意充满印面,有代表性的如“右丞相印”等。有个别秦封泥的文字表现出似乎比小篆更早的面目,如“中厩”等。还有个别秦封泥字体方折,印而填充较满,如“宗正”等。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秦封泥的泥面文字痕迹较浅,线条凸起不高,这与秦时印章少见铸印且刻得比较浅有关。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3)印式特征

秦封泥印面的文字读法并不统一,基本读法与非基本读法都存在。所谓基本读法,便是按顺序由上而下、从右至左读,不管印面面形如何,皆如此,例如秦封泥中的“泰官丞印”、“栎阳右工室丞”等。此外,圆形印面在秦封泥中较少,公印封泥中有“中谒者”,其读法也当是基本读法。秦封泥中的非基本读法比较复杂,有交叉读法、环读法、横读法等多种情况。交叉读法中有右上角起交叉读,如“邯郸造工”,左上角起交叉读,如“左乐寺瑟”;横读有右上角起横读,如“中官榦丞”,也有左上角起横读,如“雝左乐钟”;环读有左上角起环读,如“左丞相印”等。

(4)边栏与界格

边栏,又可称为边阑或边框,是指印面上除了文字和图形之外,沿边缘环绕一周的框,它界定了印面内容的基本范围和面积。界格,亦可称为界画或界划,应当指在两字以上的印面上,将字与字分隔开来的线段,界格起到了划分印面布局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界格与边栏组合在一起规定了印面上某一个字所占的空间,当然,也有两字或三字占一格的情况,如秦封泥中的“公车司马丞”等。西汉初期,少量的印章和封泥印面上有边栏和界格,如金质“文帝行玺”等。不过,汉初之物与秦有一定区别,秦印或秦封泥中的文字离边栏、界格有一定距离,较为独立,更显空灵;汉印或汉封泥中的文字与边栏、界格之间距离小,显得较为附着且拥塞,文字填满界格。

秦封泥:古人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

(4)背面痕迹特征

古代封泥大多数会在背面有封缄痕迹,具体表现为简牍、帛囊、筒箱等的痕迹,绳结、绳束的痕迹以及封泥匣所造成的痕迹。秦封泥的背面遗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便是封于简牍之上,泥背有绳索与简牍相系后产生的痕迹,用单根、双根或多根绳索的情况均有,极不规则;第二种为封于布帛囊包之上,泥背有布帛痕迹以及绳带造成的痕迹,布帛纤维细密,经纬线的痕迹不容易看清,不易辨别;第三种为封在箧笥箱笼之上,泥背除了会有绳束痕迹外,还会留有竹篾的痕迹。据观察发现,秦封泥背面的简牍抑痕宽度在0.5—2厘米之间,大多数在1厘米左右,其中偏宽在1.6—2厘米之间者可能是覆在简牍之上的检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