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庄,长江边的文化古镇

 简慢人生 2022-11-23 发布于上海


如果说去李庄,是为了一碗李庄白肉,会不会被骂饭桶?如果说是为了追寻林徽因的脚步,是不是会被夸有文化呢?二十多年中,到过宜宾无数次,却从未想过去李庄,而这次去李庄,也是随性而为,什么都不为,只为没去过,好奇,又正好路过。

前往李庄的路,在细雨迷茫之中。沿长江而下,山色空濛,公路上雾气很浓,两边新绿初嫩,间歇点缀着金黄的油菜花。从宜宾到李庄不过17公里,未入李庄,已遇几支迎亲队伍,这真是个好兆头。

早在读林徽因的建筑学文章时,就知道李庄是个重要的地方。当时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就在李庄,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也曾寓居此地,而同济大学也曾内迁至此,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的到来,给偏隅一角的李庄小镇带来了文化的春风和勃勃生机。

如今的李庄古镇,整洁大方,一条不长但却宽阔的同济路直通向长江边,路的尽头可以看到对岸的山脉。同济路,应该是取自内迁的同济工学院(如今的上海同济大学)了,同济广场上树立着纪念碑及其碑铭。

“民国未筹,同济先创。悬壶于黄浦,泛舟在海上。壶中民生长,舟边社稷长。八一三,炮声响......别吴淞,越浙赣,渡桂滇,归李庄......吴语柔,德文香,川音如酒诉衷肠......若同济,英长在;如李庄,国不亡......“




李庄同济广场

同济广场对面是东岳庙,也是原同济工学院旧址。抗战时同济大学自上海一路西迁,最终抵达李庄,在东岳庙中落户,师生学习生活皆在此处。如今的东岳庙左边是李庄中学,不知其中的学生是否会受到历史的鼓励而发奋图强。

我独自进入东岳庙,参观母校同济大学当年的旧址。物是人非,鸦雀无声,房屋已修缮,中间是学堂,两边是教授昔日居室,共三进,最里面是堂屋,屋前树木已发新芽,当年师生多已离世。庙里无人也无声,一人独行,莫名悲伤涌上心头。

不知为何李庄成了最终落足之地,从大海溯长江而上,这长江第一镇何其有幸,随西迁之文化一起发扬光大。这青石板路,这木屋篷顶,曾留下多少名人之足迹,家国危难,只要文化不灭,就如烧不尽之野草,春风吹又生。

没有颓废,没有沉沦,生活依旧。好好活着,好好学习,也是救国报国的一种方式。文人们谈笑风声,战火中奋勇撕杀的勇士不正是希望后方可以享受到和平的幸福?










李庄的和平,正是前方战士换来的后方之安宁。除了学习、工作,美食无疑是最给人安慰的。当年老窖的纯粮白酒,口感不亚于今天的五粮液吧,而李庄的刀工白肉更是满足了来自五湖四海异乡客的饕餮之欲望。

可见美食最是相宜,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什么烦恼都能忘却了。昔有东坡肉,今有李庄白肉,文人的另一个名头,该是吃货才对呢。

相传李庄白肉为封神榜中苏妲己之肉,百姓为泄愤,片而食之,因其又长又薄,又用筷子裹而食之,便取名为"裹脚肉"。西迁至此国立中央研究院社科院院长陶孟和闻听其名觉得不雅,遂改名为"李庄刀工蒜泥白肉",简称李庄白肉,并从此留传全国。当年吃过,后移居台、美的学生、文人,终生念念不忘那一口美食。我以为忘不掉的不仅仅是美食,而是美食勾起了那时的记忆,用一份美食怀念一段情怀,才是美食最精髓的滋味吧。

李庄白肉刀工确实了得,肥瘦相间,长约三十公分,宽约二十公分,厚薄可只有一毫米,肉片照得见人影,用筷子夹起,一裏一蘸,蒜泥的香,酱油的鲜,肉片的嫩,难以形容的美味,想知道,只能自己亲口尝过了。不能亲自去李庄品味白肉的,真是可惜,不过如今李庄白肉饭庄已开遍蜀中,也可以聊以解憾了。










沿长江边顺河街漫步古镇,街道不大,但因一边是长江,便显得开阔。沿街店面里,倍货员悠闲坐着,不急不忙,见到客,微微笑,也不紧着招睐。我便也气定神闲的拍照赏景,不用担心在宜宾拍小酒铺差点挨打的经历重演。

街头的老槽坊,可不仅仅供人参观,而是真正的作坊,槽子里热气腾腾,工人正慢慢翻动,我闻不得酒味,便无意细细查看,但却见陆续有本地人在此买酒,想来还是极有特色的。




流连于街市,小雨渐停,雾气却散得慢。张家祠、南华宫、奎星楼,二十元通票,我却懒得入内。当年的建筑多在战火中损毁,新建重修的又如何吸引得了我?我只想去看看梁林故居。

有趣的是奎星楼正大摆婚宴,门前树了大幅的结婚照,收礼的桌子在正门口摆下,莫不是游客还可以参加一场坝坝婚礼?




寻找梁林故居着实费了些周折,原已找到那条小路,但我觉得太偏,怀疑不是,便折返回来。再问,还是这里,说要走十来分钟,我犹豫了,乡间小路,孤身一人,去还是不去?去或不去,其实就在一念间。最终执念战胜了胆怯,出发,寻找营造社旧址!

乡间小路,路边菜地,菜旁农舍,越走越偏,真不明白营造社为什么不在顺河街。走了好一会儿,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突然前方窜出一只黑狗,我吓得跳起,错身而过时,才发现是只小黑猪,它一点不怕人,还拿猪鼻子朝我拱拱,嗨,真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前方出现一片竹林,竹林内两条路,一条上一条下,我按照路牌指引向下右转,刹时,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眼前是一片竹篱笆围着的油菜花田,花田里是一个小院,就是这儿了!

推开木门,走入菜花田,油菜花已大多谢了,结了果。田中有一条小路通向院门,院门前右侧油菜花田中,立一雕像,短发女子着长袍,左手背包,右手夹袋,似刚测绘而回的林徽因。院门正上方有一块匾,上书"中国营造学社旧址,罗哲文",从门中望去,可见一片菜地中,石板路通向一排平房,这就是营造学社的办公与住宿地了。

按照提示,我一间间参观,有关营造学社设立、迁移的原因的经历,一一展现眼前。国难当头,饭都吃不饱,病都没法治,却还要保护、测绘这些一把战火即消失的古建筑,当时那些看似无用的治学,对中国建筑文化有多么大的意义,今天后人都看见了,但不得不为前人的卓越眼光而赞叹。

梁林故居也在这片屋子的最左侧,屋子狭小,两个子女和林徽因的母亲都住在内。梁林卧室中也仅有一橱一床一桌一柜,锅碗瓢盆都在其内,简陋,艰辛,而他们本可以在繁华都市过着奢华的生活,放弃一切来李庄做穷人,只为心中的建筑梦!震憾,感动,或者别的什么情绪在蕴酿,我只是呆呆地站在屋子里,什么都没法想......

"林徽因当时肺病,又没法治疗,整晚整晚的出冷汗,到了天亮,光揩汗的帕子就在椅子上挂了七八块,女儿每天都在心里害怕,怕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死去,盼望着父亲快点回来......而此时的梁思成正在重庆,庚子赔款已花光,整个营造学社的经费还没有着落......过了七八日,梁思成终于回到李庄......"




前往梁林故居的乡间小路




院前油菜花田







测绘归来










梁林卧室




梁林雕像

直到被电话铃声惊醒,我才退出了营造学社旧址,回去的路很短很快,直到坐上回程的车,我都久久不愿说话。或者,是无话可说。一个功利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如果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谈利益,算计成败,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国家,你会喜欢吗?

梁思成为了林徽因而爱上建筑,组织编纂了了《中国建筑史》,实乃中国之幸,民族之幸,仅此一件,便是林徽因之功德。更何况在民国,能坚持梦想,不因贫病而放弃,拖儿带母,在艰辛困苦中,实现理想,家和业兴,真乃民国第一奇女子!

试问今日,谁能与之相媲美?

李庄之后,更爱徽因,也渐能理解她的抉择与人生。择善而固执,贫病不能移,这难道不该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原则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