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坤鹏论:看透事物本质并不难 你小学时就已经会了!

 坤鹏论 2020-09-02
对待知识,只有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其价值,同样,万事万物只有理解后才有意义。

——坤鹏论


本文的重点清单

1.原来“定义”里面就藏着事物的本质。

2.“金融工具”的本质是什么?

3.“金融工具”还有什么别的名字?

4.“非衍生金融资产”是什么?

5.为什么巴菲特说衍生金融工具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6.要想抓住本质就得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7.怎样才算是掌握本质了?


坤鹏论一直提倡看事看本质。

就像巴菲特,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总是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

其实,纵观那些经过长期考验并确认是真成功的人士,无不具有这样的特质。

不过,坤鹏论也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抓本质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从今天开始,坤鹏论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聊聊如何看事物本质的一些窍门。

咱们先从最简单的“定义法”开始讲起。

一、“定义”的定义

世间万物林林总总,有太多对于我们来说的未知和陌生,许多人总是抱怨这也看不懂,那也学不会。

其实,他们忘记了从小就学会的本领——名词解释,或者说定义。

让我们先看看“定义”这个词的定义:

“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或是透过列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述或规范一个词或一个概念的意义。

瞧见“本质特征”这四个字没有?

所以,遇事不懂先查定义,这就是找到其本质的快捷妙招之一。

熟悉坤鹏论的朋友都会知道,坤鹏论写文章的一大特点就是,凡遇专业的名词都会先写出它的定义,并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复述出来,甚至还会举举身边的例子,然后再展开后面论述。

因为,连其本质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多半就会自以为是地跑偏。

自己认知错了,害的是自己,但文章写出来,错了,害的是一直支持自己的老铁,那就太对不起观众了。

二、用“金融工具”举例找本质

让我们举个金融专业名词的例子——金融工具来学习“定义法”。

以下是摘自百度百科对“金融工具”的定义:

第一段:它也称“信用工具”或 “交易工具”。

第二段:资金缺乏部门向资金盈余部门借入资金,或发行者向投资者筹措资金时,依一定格式做成的书面文件,上面确定债务人的义务和债权人的权利,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

第三段: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它是随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第四段:现代错综复杂的资金融通关系,不可能靠口头协议办事。

第五段:口说无凭,容易引起争执,也不能使债权或所有权在市场上转让、流通。

第六段:为了适应多种信用形式的需要,产生了商业票据、银行存款凭证、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

第七段:任何金融工具都具有双重性质: 对工具的发行者(借款者),它是一种债务;对投资者 (贷款者),它是一种金融资产。

是不是有点头大了?

每个字都认识,怎么连在一起却有点看不懂呢?

这时候,你首先要静下心来,做以下几步操作:

第一步:分段

定义一般都会写成一整段,但这明显不利于阅读,因为谁都多多少少会有密集恐惧症。

你要做的是,一个句号分成一个自然段。

先让你从视觉上不会感到那么繁重,轻松点。

有时候,即使是逗号分隔,如果你觉得逗号前后可以完全分开,也可以直接整成两段。

上面在摘抄“金融工具”的定义时,坤鹏论已经随手将其进行了分段处理。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自媒体时代来临后,不少文章的段落越分越细,甚至一句一段,坤鹏论还经常见到半句一段。

这其中的最大原理就是减轻阅读压力。

而且,根据人类的阅读习惯,文章怎么分段,他们就会怎么下意识地分段理解。

其实文字怎么布置和表现,也是一门艺术,它在传统媒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纸媒中有个重要的工作是版式设计。

先是需要美术编辑设计出体现自己报刊特点的统一版式。

在制作具体每一期时,先是灌版,也就是将文字一股脑放到版式里,接着就需要美术编辑每篇文章每篇文章地细细调整,主要依据的是:美观、易读、舒服。

第二步:一段一段理解

第一段:在这段,我们知道了“信用工具”或 “交易工具”是“金融工具”的别称。

这里留个疑问在心里,它为什么还会叫这两个名字呢?

在使用百度百科查询定义时,如果遇到有别称的情况,还可以分别用它们来进行查询。

有时候,别称的定义会写得更好,更容易理解,两相对照,会更好地帮助你掌握这个名词。

第二段:注意最后面的那个“契约”二字,你完全可以简化掉前面的那些描述和形容词,直接得到“金融工具是契约”这个关键句。

Bingo~

金融工具的本质是契约!

本质找到了,其他就好理解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契约呢?

前面那一大通描述的中心思想就是:

什么起因——有人缺钱或是想筹钱。

什么时候用——在借钱和筹钱时使用。

什么内容——确定债务人的义务和债权人的权利。

什么形式——有一定的标准合同格式,需要白纸黑字写下来,并且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第三段:它讲了“金融工具”的基本起源,也稍稍让人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别称——“信用工具”和“交易工具”。

第四段和第五段:这两段连在一起讲的是:为什么要订立契约?

一是,现代社会下,资金融通关系相当错综复杂。

如果你有心,可以通过查“融通”这个词后找到“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而货币资金的融通指的是“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

所以,这一句简单理解就是,现代金融头绪繁多,相互纠结,情况复杂。

二是,口说无凭,很容易引起争执,所以就得订立契约,受法律保护,出了问题可以通过打官司解决。

三是,口说无凭,如果没有契约,也就无法让债权或所有权进行买卖交易。

这两段其实讲的是契约的两大作用,一,保证信用;二,支持交易。

由此,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金融工具”又叫“信用工具”和“交易工具”了。

第六段:讲的是“金融工具”的种类,其分类原则主要依据的是信用形式。

第七段:告诉我们“金融工具”对于借钱方和出借方来说是不同的,借钱的叫债务,出借的叫“金融资产”。

到这里,你是不是对“金融工具”这个名词有了极为透彻的了解?

知道了它的本质就是契约,你就该明白,它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纸合同。

它可能会被很严肃地执行,也可能轻易被撕毁。

钱是真金白银,而契约却是一张纸,你说风险高不高!

另外,从会计角度讲,通常使用“金融工具”这个名词,所以在读财报时,经常会遇到它。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2号准则对“金融工具”定义如下:

“一项金融工具是使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资产,同时使另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equity instrument)的任何合约”。

举个例子:

A银行发行债券,B保险公司购买。

对于A银行来说,它发出去的债券是负债,而对B保险公司来说,手里的债券则是债券投资,也就是“金融资产”。

理解了“金融工具”后,你还会知道,这个契约除了叫“信用工具”、“交易工具”,也叫“金融资产”、“金融产品”、“有价证券”。

因为它们是在金融市场可以买卖的产品,所以可以称金融产品;

因为它们有不同的功能,能达到不同的目的,如融资、避险等,所以可以称金融工具;

因为在资产的定性和分类中,它们属于金融资产,所以可以称金融资产;

因为它们是可以证明产权和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凭证,所以可以称有价证券。

三、再接再厉,专业知识接力学

1.“非衍生金融资产”是什么?

了解了“金融工具”的本质后,你再往下理解更多关于它的知识,就简单轻松多了。

比如:“金融工具”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它主要分为两类: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通过上面的学习,了解了它的各种别称,你应该明白,其实,人们常说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大部分就是“基本金融工具”。

比如:

货币(现金)是标准的“基本金融工具”。

对持有的一方来说,它是“金融资产”,对发行方——政府来说,它是负债。

它代表交换的媒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持有方与政府(发行方)之间的一种合同。

再比如:

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的存款也是“基本金融工具(资产)”。

代表着存款人的一种合同权利,即存款人有权从该机构中取得现金,或者根据其存款余额签发支票或类似工具用以偿付金融负债。

像股票、债权、现金、应收账款这些都是传统的、基本的金融工具,也属于非衍生金融工具。

最后总结一下,“非衍生金融工具”主要包括货币、股票、债权、应收账款。

2.“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衍生金融工具

就如其名字一样,“衍生金融工具”是从“非衍生金融工具”中衍生出来的。

就像在货币之上衍生出来的货币互换、在大宗商品交易之上衍生出来的期货、在股票之上衍生的股票期权等。

简单讲,“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赌的性质,而其本质就是拿着契约去赌博。

“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取决于当事人不可控制的其他变量,比如期货市场中的大豆、白糖、棉花之类的价格。

从90年代开始,“衍生金融工具”开始呈爆发性增长。

曾经,经济学家和银行家们声称,这些工具让市场变得安全,但实际上却使其更加不稳定。

而它们的研发者是那些大批挺进华尔街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当时,他们决定将自己的才智用到金融市场上。

他们制造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武器,就像巴菲特所说,“衍生金融工具”就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通过这些“衍生金融工具”,银行家几乎可以买卖一切,他们可以下注于油价涨跌、公司破产,甚至是天气。

到90年代末,“衍生金融工具”带动了50万亿美元的未规范市场。

“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形成了一个高度不稳定的结构,最终的结果就是塌陷。

著名的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衍生金融工具”。

正如芒格所说:“就像大众沉迷于体育博彩一样,华尔街沉迷于衍生品交易,两者都产生了适得其反的结果,但是相关从业者却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可是赌博啊!银行就是赌场,胜率严重向银行经营者倾斜。对其所有者来说无可挑剔,是天底下最赚钱的生意之一。但它们对经济增长毫无益处。

怎么样,人家巴菲特和芒格是真正看到了本质!

联系到我们做股票投资,如果发现非金融企业的财报中,有很多金融资产,而且数额庞大,这样的公司直接Pass!

你想,他们玩的是什么?

玩来玩去,其实玩是一堆纸合同!

不管上面写得再天花乱坠,它们本质都不过是一堆可以轻松撕破的纸!

四、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坤鹏论正在写的专栏——《由0晋身200%价值投资高手》中,有大量财务专业名词与知识的解释。

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知识只有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其价值,万事万物只有理解后才有意义。

单词和名字并不能组成知识,单单知道事物的名字不能帮助我们理解。

理解意味着能够融汇贯通和灵活运用,为了达到理解的目的,我们只有刨根问底。

也就是遇到不明白的名词,就要像前面所讲的那样,去查,去理解,去寻找本质。

刨定义的根,问出名词的底——本质。

这里再讲个技巧,就是试图将专业的名词转换为与生活相关的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类似的实例,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另一事物作为参照物来理解它。

五、怎样才算是掌握本质了?

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和诗人塞缪尔·约翰逊说 :“能把伟大的人生哲理浓缩成短短几句话的人真是人类的一大功臣,因为这样易于记诵,记忆深刻。

同样,如果你能够将一个事物的本质用一句通俗的、不带任何其他名词的话表达明白,并且,还可以反过来对这句话进行详细地拆解论证,这才说明你从理解层面掌握了本质。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出来,说明你还没有完全理解透。

这种“一句经典”不仅可以用于总结事物本质,在学习一些重要思想时,坤鹏论也建议你这样使用。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在一次物理学演讲中回答了下面的问题 :

“假如在一次浩劫中,所有的科学知识都被摧毁,只剩下一句话留给后代,什么语句可用最少的词包含最多的信息?

“我认为它是原子假说,即万物由原子组成,它们永恒运动,并在一定距离以外相互吸引,而被挤压时则相互排斥。

这句话充分包含了关于这世界的信息,需要一点点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你要有意识地寻找并总结出——“哪句话用最少的词表达了最丰富的信息?

举个例子:

心理学中有“一句经典”:“奖励什么,得到什么。

物理学中有 “一句经典”:“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而坤鹏论对于价值投资的“一句经典”就是:好公司,便宜买!

前面说过,当你能用“一句经典”道出本质,并能反过来进行论证,这还只是理解层面的掌握,离完全掌握还缺了最重要的一点——实践!

真正能够在实践中牢牢掌握本质不走偏,只做与本质强相关的事,不被任何不强相关的诱惑带跑。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本质全掌握!

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用定义法来找事物本质很简单?

而且,我们从小学起就已经学会了,并一直伴随着我们到大学毕业。

但是,为什么人们却将这么宝贵的方法丢掉了?

无它,懒呗!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