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诗意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很好。 这是顾城在《门前》所述的理想生活,在现代如此快速的生活节奏下,这种生活就像是世外桃源一样,或者说,像是诗意的生活,《几生修得到梅花》或许可以让你走近这样的生活。
“山涤余蔼,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正如陶潜的这两句诗一般,陈更的这本书更像是一篇散文诗,没有矫揉造作的句子、故弄玄虚的铺垫,就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坐在山南的溪边,和我们讲着那些年那些诗词的故事。 除了对于诗词细腻的解读,陈更此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用自己生活中的小细节,诠释了古诗词在这平凡的世界中的意义。 它褪去了古老的外衣,走进了关中平原的小院子,“故乡最让我眷恋的,是晴朗的黄昏,极遥远的地平线,浮现一抹远山的线条。还有每年夏天,若能赶上雨天,站在老屋的小院里,会看到围墙外的天空,灰色的背景下,几只黑色的燕子停在黑色的输电线上,十分干净,十分安静。”这些细致的描写源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十分细小的事物,陈更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写出这样一本书,大概要先背个一万首诗吧。 陈更在书中分析陆游的特点的时候称道:“王维常常绕着弯子反问你,李商隐爱打哑谜,但陆游一定会掏心窝子。读王维、李商隐是品茶,余味悠长,即‘在红、白之外另有东西’,而陆游常给你一碗热辣的羊肉汤,你说那是高境界,这是低境界,姑且凭你去说。人固然应学会品味淡雅轻茶,可是你能少了热乎喷香的羊肉汤?” 《几生修得到梅花》以一种温柔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古代诗人和他们作品的温度,使我们能够以另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些中华瑰宝,更能够领略到诗词歌赋的魅力。 通过陈更对诗词叙述,我们可以从一种更加生活温暖的角度来解读,娓娓道来的话语向我们展示了她眼中古代诗词的别样魅力,也向我们展示了诗词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 空白 借阅点: 新江湾城街道图书馆 输入 撰稿:观潮新江湾通讯员 陈慧 编辑:观潮新江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