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公开!中老年人都要看!

 公司总裁 2019-10-12

生于50年代的我们,现在还能想起自己出生时候的新中国吗?

今天热文小妹为大家带来一个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一起来看看讲了哪些内容吧!

《生于50年代》真实的展现了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人熟悉的历史。在这些人的故事中,或许每一个共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都能在这部纪录片里重新找回逝去的岁月。

对于中国人来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意义非凡。一个新生的国家,一些新的生命。生于五十年代的人成为一代具有典型时代印记的中国人。 

儿时的美好回忆

▼ 北京的一个四合院中承载着吴欢最美好的童年生活。

▼陈丹青童年的记忆中特有的乡村化城市生活。

▼ 姜昆记忆中的儿歌“小汽车,嘀嘀嘀,里面坐着毛主席...”。


▼ 毕淑敏每天中午会听的长篇小说联播,从12点半到一点。

过年最开心

▼五十年年代出生的孩子最期待的事儿还是过年。

大人们会用平常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为孩子们添置新衣,还会买那些平日里没见过的各种好吃的好玩的东西。

春节就会有种“一张票可以去买鸡,然后有一张票可以买鱼、买肉”的期待感。

国庆的狂欢典礼

▼ 国庆节对于生长在红色中国的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像是一个盛大的狂欢典礼。

天安门的形象,就是中国的形象,在天安门前留影,寄寓着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国家的一种朴素的感情。

对于生于五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新生国家所特有的激情和朝气渗透在他们蓬勃的血液当中。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们天生拥有着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

五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的性格,乃至人生经历也刻印上了无法磨灭的时代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