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天一中学到中科大博导,杜江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未出国也优秀

 冬不拉拉 2019-10-12
学有所成,是为国效力,还是追逐他国荣华?

每年都有中国的人才留学海外,有人学成归来,有人在国外继续努力。无论是那种情况,他们都在攀登科技上的一座座大山。在这其中,学成归来的科学家值得人敬重,他们为祖国带来了科学前沿理论,给祖国带来了新的科学火种;而那些准备回归祖国的科学家也依然值得我们敬重,他们只是等待一个恰当的机会。然而,除了这两类人之外,还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其实更值得我们敬重,因为他们实在是太不容易,取得成绩也非常瞩目。

他们就是本土培养的科学家。

多年来,很多流言:中国本土很难培养出科学家,很难成长出国际大师。

然而,就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却不相信,不留学就不能成才的说法。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有着无穷的先辈智慧,作为龙的传人没有攀登不了的高山,更没有过不去的江河,中国的学术就要靠中国人,不留学也可以成就非凡。

从天一中学到中科大博导,杜江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未出国也优秀

杜江峰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不过,他的这些头衔与其他人有些不同,因为他是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科学家。

而这位科学家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杜江峰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理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响当当的科学家,成为祖国最需要的人。然而,就在1983年,杜江峰初中毕业,他的理想差一点夭折。那时候国家整体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不像现在遍地本科,他的父母为他规划的是读中专,就参加工作,早点就业,甚至代他填了志愿表。然而,杜江峰一心想报考江苏省天一中学,得知此事之后,他倍感失望,因为如果接受这样的选择,那么他曾经的理想就会越来越远。从未反抗过父母的杜江峰却变得不是那么听话,他用停止在校复习、回家闷头“睡觉”等方式与父母“抗争”。最终,父母只要答应杜江峰改填了志愿。他如愿以偿进入天一中学,向着自己儿时立下的志向努力, 成为科学家,“要做引领世界前沿的研究。”

从天一中学到中科大博导,杜江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未出国也优秀

16岁的杜江峰因为太过优秀,获得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和近代物理系学习的机会,21岁获得学士学位,28岁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31岁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7年,杜江峰被评为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更为了不起的是,杜江峰以本土科学家,在2005年-2007年间,任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玛丽居里研究员。可能许多人对玛丽居里研究员这个头衔很陌生,但是提起居里夫人,恐怕无人不知吧,这个头衔就是以居里夫人命名,可见其含金量。

杜江峰虽然是本土科学家,但是不乏耀眼的荣誉,他研究领域是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学,致力于通过磁共振技术进行量子计算的实验研究及相关基本物理问题的研究。

而且他与自己的团队,一直站在科技的潮头,斩获了国际上的数个首次重大突破和发现:2001年,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量子博弈的实验,首次实验观测到了混合量子态的几何量子相位, 2003年,杜江峰首次成功地观测到任意量子态的几何相。2009年,杜江峰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首次在真实固态体系中实现了最优动力学去耦,成果刊登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2015年,杜江峰领衔的研究团队,再次让世界学术界看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的科研实力,在室温大气条件下获得了世界上首张单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从天一中学到中科大博导,杜江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未出国也优秀

不仅如此,2002年,杜江峰还破解了纳什博弈论经典案例——“囚徒困境”,而且通过核磁共振设备成功验证了其理论预言。

杜江峰身为本土科学家之一,攀登着一个个科技高峰,为国家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虽然他没有出国留学归来的科学家那么惹人关注,但是他却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着青春,兑现着儿时的承诺,而且截止2018年,他为国家培养了博士生、硕士生61名。

不留学,依然可以优秀,值得敬重的本土科学家杜江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