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ture Geoscience:关于过去1500万年地球气候的理论错了吗?

 风吟楼 2019-10-12


《自然·地球科学》刊载题为“大陆风化和海洋钙化的减少与晚新近纪大气CO2含量下降有关”(Reduced continental weathering and marine calcification linked to late Neogene decline in atmospheric CO2)的研究显示,一个关键理论——将地球气候演化归因于喜马拉雅岩石崩溃,可能无法解释过去1500万年的降温现象。这项由美国罗格斯大学领衔的研究可能会对长期气候变化的原因提供更多的解释。


论文作者之一、罗格斯大学新不伦瑞克分校环境与生物科学学院海洋与海岸科学系的著名教授Yair Rosenthal说:“如果我们的研究结果得到证实,那么所提出的问题将多于所给出的答案。”“如果降温不是由于喜马拉雅岩石风化作用的增强,那么有哪些过程被忽视了呢?”
几十年来,最主要的假设一直是,印度和亚洲大陆的碰撞,以及喜马拉雅山脉的抬升,给地球表面带来了新的岩石,使它们更容易受到风化作用的侵蚀,而风化作用吸收并储存了CO2——一种关键的温室气体。但这一假设仍未得到证实。
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罗格斯大学前博士生、现供职于布朗大学的Weimin Si和Yair Rosenthal对这一假设提出了质疑,并对富含碳酸钙的深海沉积物进行了研究。
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岩石的风化作用捕获了CO2,并作为溶解的无机碳被河流带到海洋中,这些无机碳被藻类用来建造它们的碳酸钙外壳。当藻类死亡时,它们的骨架会落到海底并被埋起来,将大气中的碳锁定在深海沉积物中。如果风化作用增加,深海中碳酸钙的积累应增加。
但是,通过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对数十个深海沉积物岩心进行研究后,作者发现,贝壳中的碳酸钙在1500万年的时间里显著减少,这表明岩石风化可能并不是导致长期降温的原因。与此同时,令人惊讶的是,科学家们还发现,一种叫做颗石藻的藻类,通过减少碳酸钙的产量,适应了1500万年以来CO2的减少。以前的研究显然没有考虑到这种减少。
许多科学家认为,高CO2水平导致的海洋酸化将减少藻类中的碳酸钙,尤其是在不久的将来。然而,这些数据表明,在当前全球变暖之前的1500万年里,情况正好相反。Rosenthal的实验室现在正试图通过研究海洋中钙和其他元素的演化来回答这些问题。
论文信息:Si W, Rosenthal Y. Reduced continental weathering and marine calcification linked to late Neogene decline in atmospheric CO 2[J]. Nature Geoscience, 2019: 1-6.

本文来源:中国气象局图书馆公众号,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旨在分享优秀科研成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将马上处理。更多详情和引用,请参考原文,点击文章底部左下方(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