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00多年来这座城市何以始终仍保持着中世纪风貌?

 马菲克斯先生 2019-10-13

欧洲的迷人之处是不言而喻的

美丽的风景

精致的食物

古老的文明与优雅的生活…

所以才会吸引我不断的来探访吧

今年第三次踏足这片土地

并再一次来到中欧的波兰

离开了现代化与科技感的华沙

我们一路南下走进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城市

克拉科夫Krakow

波兰的许多城市都在二战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克拉科夫却幸运的保留了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市风貌,实属可贵。漫步老城,古老的钟楼与中世纪的建筑比比皆是,坐上装饰精美的马车,摇晃在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上,感觉时光也回到了过去……

那么什么是中世纪?时代如此久远的城市何以保存至今?以及来到克拉科夫的我们应该看些什么呢?下面的时间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讲,这次来到波兰,带着我的新玩具索尼黑卡RX100M6,小巧轻便的机身超适合女生携带。

本期看点:

★ 了解中世纪和中世纪的城市

★ 和克拉科夫老城一起重回中世纪

★ 不能错过的好玩体验

和音乐一起走进中世纪

什么是中世纪?


令人着迷的美剧《权利的游戏》;捕获了无数观众泪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沉迷于古典小说而始终坚持幻想自己是一位中世纪骑士的《堂吉诃德》……这些熟悉的影片与书籍,带我们走进了那个遥远又神秘的中世纪,那么真实的中世纪到底什么样子?

人们把大约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这段时间称之为是中世纪,也就是从西罗马帝国灭亡的476年到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年)之间的这1000年间。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建立起诸王国,数量多达几百个。

逐步皈依了基督教的日耳曼人,让不仅所有小国都接受了基督教,并且所有国王都听命于同一个教皇。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只能在宗教的框架内生活与思想,人们从出生到婚配,甚至到死亡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

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微乎其微,人们被宗教压制,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早期的中世纪也被称为“黑暗时代 Medieval Ages”。

那么中世纪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呢?中世纪的这1000年,也是指文艺界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低靡期(上图),人们以基督信仰为国教,把曾经的希腊罗马诸神看作是“异端”,把古希腊雕像中的维纳斯、胜利女神等都打碎了埋进土中,或丢弃海底……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在很多博物馆中看到希腊诸神雕像都被遭到了破坏(当然战争也有关系,我们将来再聊)。其他的艺术:绘画、雕刻、建筑,等等一切当然也走上了完全服务于基督教的道路。

但是中世纪也并非发展停滞,例如西欧早期城市的雏形,重商主义的出现等等。

中世纪的城市


西欧商业城市的出现,是在公元10世纪,当时的农业工具改进了,农产品提升了,人口增长,不再需要完全的依赖土地,从而促进了城市和商业的发展。

欧洲的很多城市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或者建城的时间是在中世纪,为什么他们不全都是中世纪的城市呢?比方说伦敦、巴黎、柏林,不必多说,柏林在二战中被严重摧毁,现在基本上都是重建的;伦敦是在1666年的一场大火之后进行的重新规划与建造;而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些美丽的巴黎建筑,则是在拿破仑三世期间重建的,当然也包括巴黎被公认的“最完美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

 巴黎的今昔对比

因为资金、因为战争、因为灾害等等多种多样的原因会兴建一座城市,而那些从中世纪起就被保留下来并且没有被大规模拆除和修建的城市,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中世纪古城

要在欧洲找寻这样的城市其实并不难,像是:佛罗伦萨、威尼斯、捷克的CK小镇(克鲁姆洛夫),斯特拉斯堡(文章链接:斯特拉斯堡 | 法德混血的童话之城)还有我们今天要探访的克拉科夫。

和克拉科夫一起回到中世纪


横跨在维斯瓦河(The Vistula)上游的克拉科夫KRAKOW,建立在大约公元8世纪,这里曾在14-17世纪初作为波兰的首都,是波兰王国最辉煌时代的中心。

弗洛瑞安城门

宏伟的建筑、宽阔的街道,整座城市给人一种皇家之城的风范,从罗马式、哥特式再到文艺复兴式的建筑,装点在城市的不同角落,让人如同是在参观一座建筑的博物馆。

克拉科夫全景

出自1493年《纽伦堡编年史》

旅程第一站,我们来到城市制高点:瓦维尔山,这里也是瓦维尔皇家城堡(Wawel Castel)的所在地。这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城堡,经历了几个世纪的修建,形成了一座壮美的建筑群。

瓦维尔皇家城堡是曾经的皇家宫殿,如今成为了博物馆和国家画廊。城堡一旁的瓦维尔教堂里,埋葬了几乎所有波兰国王及其家人,也是文人、科学家及领袖等的安葬地,堪称是:国家万神殿。

沿着皇家之路漫步,从克拉科夫翁城一路向前,高耸的圣玛丽教堂(St. Mary Basilica)浮现眼前,这座位于中央集市广场东北角的大教堂,成为附近最瞩目的哥特式古典建筑之一。

因为中世纪统一而强大的教权,使得城堡往往是处在城市的核心位置,并且体型庞大,超出一般建筑物的高度,也形成了欧洲城市优美而有秩序的天际线,圣玛丽教堂无疑是克拉科夫的醒目代表。

教堂建筑主体全部采用手工红砖修建,当夕阳西下的光影照射在教堂外墙上,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暖红色。教堂前前后后修建了一个世纪之久,主体部分在14世纪末期完成,精雕细琢的哥特式塔尖15世纪完成,代表着波兰女王玛丽亚王权的金冠于1666年加到了塔尖顶。

几个世纪以来圣玛丽教堂一直是城市中最主要的大教堂,不对称的塔楼也做钟楼之用,一到整点报时,在广场上散步或喝咖啡的人都会停下来,向着钟楼行注目礼,就算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那悠扬的钟声。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定不要错过钟楼的吹喇叭仪式,每小时的敲钟结束,钟楼的窗户会被打开,一只金色的喇叭会伸出来吹奏一首曲子。曲罢,吹奏者会向广场上的人们挥挥手,而大家则是以掌声和欢呼声热情的回应吹奏者,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中世纪一位在抵抗外族入侵时忠于职守、坚守岗位的号手而流传下来的。

圣玛丽教堂所在的中央集市广场,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广场之一,广场四周矗立着纺织会馆、市政厅钟楼、罗马风格的圣沃伊切赫教堂等一系列气势恢宏的建筑,让人还能感受到当年波兰王国的辉煌时光。

广场中间的雕像是亚当·密茨凯维奇

他是波兰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

中世纪的教堂广场成为市民集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时至今日,中央集市广场仍然是克拉科夫大型活动的主办场地之一。

广场一圈,有传统的观光马车,虽然在欧洲其它城市也保留了不少马车的观光项目,但是像克拉科夫这样都是女骑师的并不多见,她们身着骑马服,头戴礼帽,一个个英姿煞爽。

广场中央的纺织会馆,是当时商人们经营各种布料的地方。我们现在看到建筑是于14世纪重建的,一楼是纪念品商店,二楼是国家历史博物馆。

纺织会馆

真是有些难以置信,中世纪的人们还没有城市规划的概念,这些城市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却拥有如此美丽的颜值和相似的布局,但他们又各具特色并非雷同。

为了保留传统的风貌,这样的城市往往分成了新城和老城,老城一般没有机动车,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去感受脚下的鹅卵石;就居住酒店而言,则建议大家选择新城,因为有电梯、空调,这些不适合在老建筑中,现代人又不能或缺的存在。

有了小黑卡M6的超全焦段24-200mm,以及f2.8-4.5大光圈配备,让无论是拍广角端的建筑或是长焦端的花花草草和特写,都能得到超棒的画质哦。

Juliusz Slowacki剧场

巴洛克的建筑风格

在克拉科夫还有哪些不容错过

1.卡齐米日区

回到瓦维尔河边继续向南行走,来到老城的卡齐米日区,这里的餐厅、酒吧和设计品商店一家挨着一家。街头艺人与涂鸦墙,让整个街区充满了文艺气息,看到这样的场景大概很难让人想到二战时候这里是犹太人被屠杀的主战场之一。

14世纪中叶,黑死病横扫欧洲,犹太人被指是病源而受到各国排挤。当时正值波兰国王卡齐米日三世统治时期,他对犹太人保有非常开放的态度,允许大量犹太人搬迁到克拉科夫。所以从那时起直到二战前的600多年,波兰都是欧洲犹太人最多的国家。

1495年克拉科夫犹太人聚集区发生了重大火灾,犹太人于是迁移到卡齐米日区,这里由此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犹太社区。然而,好景不长,据说二战之后这里的犹太人只剩下不到2000,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此拍摄。

现在的卡齐米日区虽然还有一些空置的老房子,但是新兴的商业、艺术的改造都让整个街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大家可以在这里逛逛赫莲娜·鲁宾斯坦的故居(她是欧莱雅旗下高端化妆品牌HR赫莲娜的创始人)、传统农贸市场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K)Pub Stajnia(这个小酒馆曾出现在《辛德勒的名单》中)等。

2.达芬奇著名的三幅肖像之一

当在酒店拿到克拉科夫的城市导览手册,第一页上《抱银貂的女子》这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达芬奇,生前除了是画家,还是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建筑师等等,所以他的油画作品并不多(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达芬奇:文艺复兴盛开的花朵 ——解密《达芬奇自画像》)。他生前完成的油画作品并不多,大概在19幅左右。而《蒙娜丽莎》《抱银貂的女子》和《吉内夫拉·德·本奇》是其中最著名的三幅女性肖像画。

没想到这幅画居然是收藏在波兰的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当然也是被当作国宝级的作品,这幅画的赏析不多做介绍了,倘若你对艺术感兴趣的话,千万不要错过哦!

3.盐矿

位于克拉科夫近郊的维利奇卡盐矿(波兰语:Kopalnia soli Wieliczka),是一座从13世纪起就被开发的盐矿,从地下64米处一直延伸至地下327米深。

盐矿中有房间、教堂、盐雕和地下湖泊等,宛若一座地下城市。盐矿内部面积非常大,尽管只向游客们开放了1%左右的区域,走完整个游览路线也需要3小时左右。

行走在维利奇卡盐矿中,就像是在探索一座神秘的地下宫殿,这里的地板、墙壁、楼梯、扶手、天花板、甚至水晶灯,大部分材质都是盐晶体,如果用穿透性强的照明设备去照射,还能够看到水晶的光泽。框架性的支柱则是当地盛产的木头。

盐矿地下分9层,共有40座教堂,其中最壮观的是在地下101.4米处的圣金嘉公主教堂

教堂地板上布满了精美的花纹,四周的墙上是波兰艺术家的盐制浮雕,这一切被天花板上低垂而下的水晶吊灯照射出迷人的光泽。据说最深的教堂在地下270米处,至今没向游客开放。

盐制浮雕包含《最后的晚餐》

《费加罗的婚礼》

《十二岁的耶稣在圣殿》等

维利奇卡盐矿从15世纪起就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盐矿的发现也在波兰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不仅能看到7个世纪以来盐矿的发展与开采工具、场景,还能领略建筑与艺术的魅力,维利奇卡盐矿在1978年成为了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我们还在盐矿中品尝了一顿“地下最深处的午餐”,真是很特别的体验。

?

一次次的深入欧洲,让我愈发热爱起这片土地,它深厚、凝重,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它温柔、精致,无处不彰显着优雅的魅力。有人问我怎么在波兰可以待那么久?我觉得其实还有很多没看够的,当你了解了这里的人文历史,会希望有更多机会走近感受,但愿这座充满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感的克拉科夫,带你领略了一个不一样的波兰。

参考文献

《从卢浮宫看世界美术》

《中世纪的城市》

《极简欧洲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