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了你也许就会承认,命运所有的结局真的早就已经写好

 群书治要829 2019-10-13

命由天定?

有无命运,古往今来论述甚多,也是无数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

《红楼梦》里贾宝玉进入离恨天太虚幻境薄命司中,看到了大观园中一众姐妹的命运判词。后来众多姐妹命运也正如判词所言,在朱门红楼中演绎了各自的命运悲欢。

读了你也许就会承认,命运所有的结局真的早就已经写好

红楼梦钗黛命运判词

若是命运真是若此,早就写好,人的一生也不过是验证和不断注解的过程。

艺术即人生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布恩迪亚祖孙六代人命运,早已被梅尔基亚德斯写在羊皮卷手稿上。随着家族最后一人把羊皮卷秘密全部解开的刹那,家族最后一人和马孔多小镇随着飓风悄然同逝。

世上不乏尝试努力改变命运者,明时士人袁了凡,早年经云谷禅师对命运用邵子神数破解,后来幡然悔悟,忏悔改过,命运也有了全新更改,还就此写就了《了凡四训》一书,作为劝世之道。

而当代作家贾平凹在《废都》里,通过人物孟云房对《邵子神数》的痴迷研究,反映了作者不仅承认世界的偶然性,而且也认识到了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远非简单答复命运有,或者无就能解决的。

读了你也许就会承认,命运所有的结局真的早就已经写好

图:废都

然而命运总如天意,向来高且难问。

明人洪应明说:“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

造化弄人,古今如此。孔子螳臂当车,逆势而行,一生妄图恢复旧时周礼,处处碰壁,晚年也不免感叹,时也运也。

李零先生认为孔子身上体现了二千年来知识分子在专制制度下的悲剧命运缩影。晚唐诗人罗隐屡试不第,不免牢骚,“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时也?运也?命也?

其实,时、运、机、命,归根结蒂总归一端。正是“命”,而不是我们的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我们的死生穷通。

现实中一个人在社会食物链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其实也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个人行为比之命运,所应当负起的责任,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比如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教育水平和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等等往往高度相关,我们也时常听说穷乡僻壤的孩子考进名校的事情,被当做励志的事例。

读了你也许就会承认,命运所有的结局真的早就已经写好

但真实的事情是怎样的呢?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在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提到过一项统计研究,说有人调查了美国146所优秀的大学,发现在申请难度最高的大学里,仅有3%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而超过70%的学生来自富有家庭。

读了你也许就会承认,命运所有的结局真的早就已经写好

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

人的这种出身的随机性,简单来说就是命。

而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的研究结论是:对一个人的未来最具决定意义的是一个人的出身,其次是运气,个人努力在相比之下是最不重要的。

这个结论是对罗尔斯正义论的一种鼓励,因罗尔斯在正义论里讲过,就算是工作的干劲、努力的意愿也是有赖于家庭或社会环境之塑造的。

在现实中,我们反思个人努力能做到多大的份额呢,自由意志能做到多大的份额呢?进入青春期,几乎每个人都会对异性生出懵懂的情愫;进入社会,几乎每个人都会找份差事或找个依靠来养家糊口。

但我们真的是在为自己当家做主吗?

我们的生活习惯,我们的意识形态,我们的喜怒爱憎,有多少不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塑造出来的呢?

当影子的影子时而坐下、时而行走的时候,他真的以为这些行为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吗?

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最早说出:“性格决定命运”。同样境遇,性格外向的你会选择这么做,性格内向的我会选择那么做,结果会迥然不同。

读了你也许就会承认,命运所有的结局真的早就已经写好

雅典学院里的赫拉克利特

但是,性格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答案却非常反讽,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命运决定的。

托马斯·鲍查德和他的合作者们对同卵双胞胎做过一项著名的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即便分别被收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生长于完全不同的环境,但在长大之后,他们基本的心理和人格特质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鲍查德后来把结论形成了数据,提出性格上的40%的变异和智力上的50%的变异都是以遗传为基础的(Bouchard,1999)。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古老的摩尼教的一项教义:犯罪的并不是我们自身,而是我们自身内部的某种天性。

《黑客帝国》真正存在?

对这点,中西先哲也早就意识到了,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庄子提出了顺其自然,安时处顺。佛陀提出了涅槃解脱。后来的禅宗将两者合二为一,确实是很了不起的建树。

《骇客帝国》里的尼奥,走进先知那里说,你早知我的选择,为何还待我来?

先知说:你来,仅仅是为了做出,你认为对的选择。

读了你也许就会承认,命运所有的结局真的早就已经写好

黑客帝国里的尼奥和先知

普通人一生,年少往往是什么都不信,青、壮年什么也不去信,老年有些事是不得不信,弥留之年,信不信都是听天由命了,更为堪伤!

其实生平遭际,无关信与不信,说来生命总有其可悲之处。

现代神经科学证明,其实哪里有什么自由意志,人不过是基因控制下的傀儡罢了。

叔本华才说,人生是场悲剧,是摇摆于悲喜之间的一只钟摆。

文学艺术的价值

今夕何夕,此生彼岸!下面找来一首小诗,略舒况味:

所有的结局都早已写好,

所有的相遇也已经起程。

却忘了来时的孤单和茫然,

满心里都是你美丽的笑颜。

花开过,

谢又何妨?

相遇过,

别又何碍?

只要曾经绽放过美丽,

刹那即永恒!

生命注定会有离别,

只要我们真诚相待过,

留下了美丽和纯粹,

就足够了。

因为,

留不下永远的时光,

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那么又何必忧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