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到底有没有被全国推广?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东西二王 2019-10-13

本身并不是很想回答这类问题,不过看了回答的文章,心情有点沉重,觉得应该做篇以数据作为基础的问答

水稻分类

根据水稻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可以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而在我国粮油质量国家标准中,稻谷按其粒形和粒质分为三类:籼稻、粳稻、糯稻。此外,根据制种方式不同,又可将水稻分为常规稻和杂交稻

1、早稻、中稻和晚稻

根据水稻生长期的不同,可将水稻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 90~120 天,中稻为 120~150 天,晚稻为 150 天以上。它们的播种期和收获季节,由于各个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

早稻是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稻谷,目前,国内所说的早稻通常指双季稻的前季稻,基本上为早籼稻。早稻多在 4 月左右播种,7 月中旬收获。早稻生产的大米称为早籼米,口感较差,一般作为工业粮或储备粮。

中稻生育期介于早稻和晚稻之间,生长期为 120-150 天,一般在早秋季节成熟。而品种的适应范围较广,可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之间相互引种,如华南稻区的迟熟早籼引至长江流域稻区可以作中稻种植。

晚稻为生育期较长,成熟季节较迟的类型。现代改良品种中,许多晚稻品种的感光性被削弱。由于晚稻的成熟灌浆期正值晚秋,昼夜温差较大,稻米品质比较优良。

单季稻与双季稻:是指一年中在同一块田中收获的稻的次数。如单季稻是一年只收获一季水稻。主要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长江流域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南方部分丘陵山区也有种植。双季稻是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长江流域多为一年两季,南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云南南部,多为双季稻,部分为三季稻。

2、籼稻、粳稻、糯稻

籼稻具有耐热、耐湿、耐强光和忌寒冷的特点,生长期短,在无霜期长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种植于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籽粒强度小,耐压性能差,加工时容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米质胀性较大而粘性较小。

粳稻具有耐寒、耐弱光和忌高温的特点,种植于我国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温度较低的云贵高原高海拔地区,生长期长,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籽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饭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大。

糯稻粘性高,南北方均有种植,分粳糯、籼糯两种。煮熟后米饭较软、粘,粳糯的粘性强于籼糯。

杂交水稻主导品种的更替

1985年至今,我国杂交水稻主要品种大约经历了6次更新换代。

第一次是1990年前,主要品种有:汕优2号、汕优6号、汕优桂33、威优6号、威优64等,这一代品种在1985年达到了推广盛期。

第二次是1991-1995年,最主要品种有:威优64、汕优63、D优63、博优64、汕优64、威优49、汕优桂99等。

第三次是1996-2001年,主要的品种有汕优63、汕优46、特优63、协优46、威优46、协优63、汕优77、冈优22、汕优多系1号、Ⅱ优501、Ⅱ优838等。

前三次换代经历了三系杂交水稻发展最快的时期,三系杂交水稻推广面积最大的主导品种基本集中在这一时期,其中推广面积最大、作为主栽品种时间最长的是汕优63,主栽时间长达24年,经历了第二和第三次品种更换期,累计推广6277万h㎡,其后由于品种对稻瘟病等病害抗性逐渐丧失,2001年后该品种面积降至66.7万h㎡以下,并逐年迅速萎缩。

第四次是2002-2007年,主要的品种有Ⅱ优838、冈优725、两优培九、金优207、金优402、金优桂99和冈优527等,其中两优培九在这一时期成为杂交水稻的主导品种,两系杂交水稻开始快速发展。

第五次是2008-2012年,这一时期的主要品种是:扬两优6号、丰两优1号、新两优6号、岳优9113、天优998和冈优188,从这一时期开始主导品种的集中度明显下降、主栽年限明显缩短,同时也是两系杂交水稻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第六次是2012年至今,主要品种有Y两优1号、天优华占、深两优5814和五优308等,这一时期主导品种的综合性状协调性更好,稳产性和适应性大幅度提高。

很显然,袁老领导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杂交水稻品种在历次杂交水稻更替都有占一定的地位,说没有全国推广貌似也是无稽之谈了。

我国的水稻产区

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该区为我国最南部,包括福建、广东、广西等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7.7%。因水热资源最为丰富,其稻田种植制度是以双季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实行稻—甘蔗(花生、薯类、豆类、烟叶等夏秋季旱作物)一年两熟,部分热带气候特征明显的地方,实行稻—稻—甘薯(大豆)一年三熟。

Ⅱ.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含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占全国水稻面积的 68.1%。该区的稻米生产对全国粮食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江以南多为一年三熟或两熟制,以绿肥—稻—稻或大麦—稻—稻为主;长江以北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五熟制,以麦—稻或油菜—稻为主。早稻多为常规籼稻品种,中稻多为籼型杂交稻组合,连作晚稻及单季晚稻以粳稻为主。

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水稻面积占全国 7.8%,属于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稻田种植制度以单季稻为主,冬季休闲。

Ⅳ.华北单季稻稻作区:含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水稻种植面积仅占全国的 3.3%。该区光、热条件好,有利于发展水稻生产,但自然灾害较为频繁且降水量年际间和季节间分布不均是种植水稻的不利因素,故本区水稻在粮食生产中所占比重不大。该区多为一年一熟,部分地区一年两熟,主要是麦—稻、油菜—稻等。

Ⅴ.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水稻面积占 2.6%。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该区是有名的“东北大米”的产区,主要种植粳稻,一年一熟。

Ⅵ.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包括新疆、宁夏等省,水稻种植面积仅占全国 0.5%。因地形地貌复杂,其中的盆地和平原就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区种植水稻一年一熟,冬季休闲,翌年再种水稻或旱作(玉米、豆类、蔬菜)。

常规稻和杂交稻历年种植比例变化(1985-2015年数据)

随着杂交水稻科研育种的快速发展,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推广面积自1985年起逐年迅速上升,于1990年达到第一个高峰后有所回落,并开始波动,于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此后逐年缓慢下降。

而常规水稻主要品种推广面积从1985年起逐年下降,并于1995年降至历史最低谷,后进入波动式发展阶段,2003年后又逐年上升。特别是近10年(2006-2015年)来,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总面积逐年下降,同时常规水稻主要品种的总面积逐年上升,并在近2年(2013-2015年)接近杂交水稻。

根据《2016 年中国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报告》数据, 2015 年我国杂交稻种子使用量为 25.1 万吨,每公顷用种量为 16.5 千克,推算出种植面积为 1521.2 万公顷(2.28 亿亩);常规稻用种量为 100 万吨,每公顷用种量为 68.1 千克,推算出种植面积为 1468.4 万公顷(2.2 亿亩)。2015 年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 50.88%,而常规稻约为 49.12%。根据农财网数据,2016 年杂交稻种植面积进一步下降,低于 50%。

根据这些数据质疑杂交水稻是否有全国推广的貌似已经得到答案,杂交水稻目前也还是占稻区半壁江山,

感觉大家对于杂交稻和超级稻有认识误区

超级稻品种是指利用特别的技术路线等途径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它比一般的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提高,并兼顾品质与抗性。高产稻不等于超级稻,只有符合高产、优质、抗性和广适等要求,经过农业部认定的才有超级稻的‘名分’,其他所有冠以超级名义的水稻,都不正宗。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超级稻似乎就是高产的杂交稻,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超级稻品种既包括籼稻,也包括粳稻;既包括常规稻,也包括杂交稻。只要满足超级稻评审的各项要求,各种水稻类型都不排斥。我国现有的超级稻中,常规稻占45%,杂交稻占55%。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培育超级稻品种。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当时将高产作为首要特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米质要求的提高,育种家们将优质和高产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使超级稻常规粳稻的品质大幅提高。目前,我国50%以上的超级稻品种都达到优质的要求,其他也都在中等偏上水平。

广西自2006年开始在推广超级稻,到目前为止,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品种的也仅仅有三个。这是因为,超级稻品种的确定有极其严格的评审,一个杂交稻品种要成为超级稻,至少要经过6年时间,和众多杂交稻品种PK打擂台,综合各项指标全部胜出者才能当选。超级稻的“Y两优087”品种有记者回家用电饭煲煮了一锅米饭。煮熟后,发现刚出锅的米饭不像以前吃的杂交稻米那么硬,它松软可口,还带有点糯米的软粘性。从口感上来说,跟其经常买的上林米等常规稻米差别不大,唯一差别的是,记者买过的上林金丝苗米有一股香味,而超级稻米没有香味。

 人们普遍认为东北大米好吃,其实很多东北大米也都是由超级稻加工而成的。目前,东北地区超级稻种植比重将近1/3,其中超级稻品种“龙粳31”的种植面积已突破1700万亩,创下单个水稻品种最高应用纪录。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到底有没有被全国推广?

这个问题也是目前看到很多人提到的,可能都是基于一篇文章《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那么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是否真是如此。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称号名不副实?

作者介绍了许多在水稻育种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却不为大众所了解的科研工作者,如国内最早培育出“杂交水稻”的农学家丁颖、1963年就完成了第一个“杂交水稻”育种的美国科学家Henry M. Beachell。

丁毅和Henry M. Beachell培育的“杂交水稻”,通俗来讲并不是“杂交稻”,只是使用“杂交”手段选育的常规稻,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判断一个品种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不是看是否利用了‘杂交’,而要看是否直接利用‘杂种优势’。”袁隆平团队核心育种专家邓启云介绍说,上世纪60年代,袁隆平在一次选育常规稻的过程中,第一个发现了水稻的“杂种优势”现象。自此,中国才开始大规模研究杂交水稻。

利用不育系培育杂交水稻并非我国首创,但最早在生产上实现这一技术的是中国。而这一技术能在中国变成‘生产力’和粮食,关键人物就是袁隆平。”安徽农科院研究员朱启升说。

评论看到竟然有人对于袁老提出来很可笑的质疑

我不知道他到底了解不了解那个时代,不妨看看我找到的一篇文章

 

  

首先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1970年袁老两位助手:冯克珊先生和李必湖先生在海南一个农场的沼泽地里,终于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袁隆平以这棵野生稻雄性不育植株为祖本,育成不育系品种,与保持系、恢复系配套,并于1973年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野败”的发现,成为突破“三系”配套、发明三系杂交水稻的关键。而且当年袁老可是把野败无偿提供给各个研究所才有各种杂交品种水稻的诞生,不计较名利只为科研突破可比现在一大群键盘侠强多了。

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和袁隆平无关?

很显然,这个问题也是基于这点的,可是事实确实如此吗?

我在前文有引用了目前杂交水稻的品种更替,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是“汕优63”,也被称之为“杂交水稻之母”,但这一品种却并不是出自袁隆平,而是由著名农学家谢华安所培育。可是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数据,目前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组合品种“汕优63”、“汕优64”和“威优64”,都是三系杂交稻。而这三个品种的亲本,都来源于袁隆平团队最早发现的“野败”,“威优64”更是袁老名下培育出来的品种。很显然即使不是袁老培育的品种,却未必没有“袁氏基因”。

袁隆平的超级稻市场上未何没有卖?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俊介绍,市民在超市买到的大米,一般都是“复配米”,即不是由某个单一水稻加工成的大米,“因此,会产生没吃过超级稻,特别是袁隆平团队超级稻品种的误会”。

袁隆平团队研发的Y58S系列杂交水稻品种,已经连续3年每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Y两优系列品种,截至目前累计推广达2.5亿亩以上。

想来我已经可以得到结论了,袁老的杂交水稻并非没有全国推广,只不过是因为大家认知问题,过度集中在高产超级稻上而忽视了其他了。

超级稻还有必要继续研究吗?

我觉得还有不少人觉得现在生活好了,可以选择优质的常规稻,根本不需要研究超级稻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可是认可这个观点的人非常多。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2016年水稻消费构成

水稻消费以口粮为主。根据中华粮网数据,2016 年我国水稻消费主要有食用、饲料、工业、种用、损耗和出口等,其中口粮消费量占比 84.28%。2016 年口粮消费量比 2015 年减少了13 亿斤,而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量趋于增加,总消费量仍稳定在 1.8-1.9 亿吨。

而在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前提下保持这个产量超级稻的贡献是巨大的

水稻单产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 年水稻的单产为 6.89 吨/公顷,而小麦和玉米的单产分别为 5.39 吨/公顷和 5.89 吨/公顷,水稻单产明显高于水稻、小麦。

“如果没有超级稻,我国水稻的生产水平不会这么高,我们的粮食安全更难说。”谢华安对记者说,我国的耕地数量有限,未来还可能面临减少的危险,同时为了可持续发展,土地还要休耕。因此,挖掘水稻产量的潜力依然是个永恒的主题,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

人属于杂食性膳食结构,因此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对于饲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想来也不会嫌口感不好)外加上以酿酒为主的工业用粮,这个同样不是以口感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内含成分的多少作为依据,超级稻满足了这部分的需求必然减少了对常规稻份额的挤占,也同时满足了人们对于口粮的正常需求,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因此这类问题可以休矣,农业研究是科学家们的事情,民众还是看重生活品质,对于科学家的研究要了解,却不需要胡乱指手画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