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隆中对》的真相,诸葛亮为什么会投靠刘备?浅析选择的重要性

 苍海一文 2019-10-13

三国,一个谋士辈出的时代,他们身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从他们各自人生道路的选择中,学到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三国,有一个人物绝对不能不提,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诸葛亮,以及他的《隆中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

俗语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以诸葛亮这样的知识分子精英,会选择怎样的主公呢?当时突出的人物主要有曹操、孙权、刘备,后来我们都知道诸葛亮选择了刘备,为什么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投靠刘备,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为一个踌躇满志、满腹经纶、准备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知识分子精英,应该知道选择怎样的领导(主公),选择怎样的团队,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他不仅对刘备阵营进行了考察,也对曹操阵营、孙权阵营进行过分析,才最终决定让刘备三顾庐请其出山。

我们来看看当时201年前后的形势:

东汉末年,由于各地诸侯割据纷争,汉室朝廷羸弱,不能强势维护中央的集权统治。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都后,被任命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一手掌握朝政。由于汉献帝没有实权,一切都要听曹操的,所以曹操直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三国地图

三大阵营的实力比较:

一、曹操阵营

(一)领导人:曹操

曹操当时46岁,正是男人成熟的年纪,他经过不少的征战和在朝廷任职,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形成了个人的处事风格。

他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枭雄,他每攻克一个地方,便会迫不及待地去求贤,根据史书记载:曹操在攻占兖州以后,就立刻通过各种渠道搜罗当地人才,得到了大批能人贤士,如荀彧、荀攸、郭嘉等谋士和于禁、典韦等猛将,加上在陈留义举的时候搜罗的大批骨干,为日后的争雄天下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由于曹操话语权不断增大,身边的人才不断增多,他慢慢就会有一种强势的表现,这样才能驾驭部下,掌舵自己阵营的大船向前航行。

曹操的性格是爱憎分明,更重要的是疑心很重,容不得与自己相悖的意见,否则后果很严重。

曹操 剧照

(二)阵营重要骨干

1、第一谋士荀彧

荀彧因为出生在世族大家,年纪轻轻就远近闻名。191年,29岁的荀彧就投奔到曹操麾下,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他是一个战略家,擅长为曹操制定军事策略。他和曹操分工合作,当曹操在外面征战的时候,荀彧就坐镇后方,主管粮草人事调动,也就是代替曹操行使权力,可以说荀彧为曹操以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不愧为第一谋士。

2、“谋主”荀攸

荀攸是经荀彧推荐的,在196年投奔曹操的,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被任命为军师。曹操曾经说“有了荀攸相助,何忧天下”。荀攸最主要的贡献是献计12条,为曹操统一北方作出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他不反对曹操称魏王。

3、军事参谋郭嘉

郭嘉也是经荀彧推荐的。在196年投奔曹操的,曹操曾说能帮助他成就大业的就是他了,可见曹操非常器重他。郭嘉多谋善断,军事才能卓越,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曹操/荀彧/荀攸/郭嘉 剧照

(三)小结:

领导人曹操作风强势,先下手为强招揽人才,招了一个荀彧,后来荀彧又介绍了荀攸、郭嘉以及其他谋士,这样等于招了一个现成的谋士团队,大家工作起来都心有灵犀,得心应手。

在当时是以军事实力说话的,这个团队军事策划是强项,可以说曹操阵营是人才济济。如果诸葛亮选择曹操阵营,只能是以一人对一个团队,且不说要你死我活,估计计划商量实施都要花费时间,以诸葛亮心高气傲的本性,一定难以适应;加上曹操在朝廷已是一人独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格局已经高高在上了,而诸葛亮当时才20岁出头,估计自己也驾驭不了曹操,因此,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曹操阵营都不是诸葛亮的最佳选择。

三大阵营的实力比较表

二、孙权阵营

(一)领导人:孙权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在东汉末年,打下了江东的基业,孙权应该算是富二代了。

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孙权跟随孙策也逐渐长大起来。他性格开朗,有仁义一面,又喜欢结交各路英雄,多谋善断,慢慢就有了名气。

始有知名

后来孙权跟随孙策征战,他经常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意见,使孙策大为吃惊,然后对孙权说:“这些人将来都是你的将领”。

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

孙权十五岁被任命阳羡(今江苏宜兴)的县长,十九岁月被朝廷任命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

由于孙权有父兄打下的根基,从地盘到人才都是现成的,而且大家已经相处融洽,所以年纪轻轻就开始走入权力的中心,在实战中也广招人才,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等人才都被收归麾下。

孙权 剧照

(二)阵营重要骨干

1、周瑜

出身大族,他和孙权的哥哥孙策是好朋友,周瑜也曾辅佐过孙策平定江东,孙策也曾说:有了你,事就成了”,而且,孙策和周瑜分别娶了大小二乔姐妹,这样,孙权和周瑜就是亲戚了,所以两家是世交友好。

周瑜本身善于用兵,若说统帅能力,没有哪个谋士能够与之相媲美。周瑜率领的水军更是无人能敌,孙策遇刺后,曾经嘱咐孙权:

万事不决,可问周瑜。

由此可见,周瑜对孙权的重要性。

2、鲁肃

他不但治军有方,而且还深谋远虑,见解超人。

由于鲁肃帮助过周瑜,而且他善于外交和战略谋划,于是在200年经周瑜推荐给孙权的。

3、吕蒙

吕蒙年轻的时候就在孙权的大哥孙策的部队里当兵,他有勇有谋,有军事才能。后来孙权掌权,吕蒙更是屡立战功。

(三)小结:

领导人孙权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有地盘有军事实力,加上亲戚周瑜和鲁肃、吕蒙等人的辅佐,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团队。诸葛亮如果选择孙权阵营,还是以一人对一个团队,而且其中还有亲戚关系、遗命关系、老部下关系,想要融入这个团队估计要花长时间,还不一定能融合,最主要的是孙权想偏安一隅,没有提出远大目标,所以,诸葛亮没有选择孙权阵营。

孙权/周瑜/鲁肃/吕蒙 剧照

三、刘备阵营

(一)领导人:刘备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人称“刘皇叔”。由于家道中落,以编织草鞋为生,生活艰苦。由于自身没什么实力,曾依附过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刘备实行以德服人的处事原则,得到过一些诸侯的资助,在发展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刘备待人随和,轻财好士,喜欢结交各类朋友,还能跟形形色色的人打成一片,不拘小节,对谁都不设防,这是他超人之处。

因为他是汉室之后,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作为奋斗理想,这和曹操、孙权的奋斗理念不同。

刘备 剧照

(二)阵营重要骨干

1、关羽:号称“武圣”,功夫了得。

2、张飞:勇武过人 但谋略不足

(三)小结:

领导人刘备在当时的实力相对薄弱,没什么顶尖的谋士,只有关羽和张飞两位猛将,急需人才。

诸葛亮分析,如果自己投奔刘备,自己的才学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发挥,因为关羽和张飞最听刘备的话,只要刘备同意,他的建议都能实施,最重要的是刘备的理念是“匡扶汉室”,妥妥的出师有名,如果成功,绝对是传统意义的“救国救民”,名正言顺地扬名天下,这符合传统知识分子的成名思想。

从另外一个投资角度看,以一对一,而且一步到位得到刘备的重用,投入成本低超划算。

刘备/关羽/张飞 剧照

一文君认为:

1、当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了《隆中对》的战略思想。《隆中对》对天下形势做了细致的分析:认为曹操经过谋人得当已得天时优势;孙权经历三世,占据江东已得地利优势;刘备是汉室宗亲,声望很高,广罗人才,安抚百姓,占据人和优势,如果再能占据要塞荆州益州,待势而动,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其实诸葛亮在《隆中对》就已经向刘备抛出橄榄枝,他清楚地知道曹操阵营和孙权阵营都不是他能顺利发挥才能的舞台。

作为要出道的诸葛亮,他当然了解刘备的为人和志向,更清楚刘备的阵营结构,所以他在《隆中对》的中心思想“汉室可兴矣”是切合刘备的“匡扶汉室”思想而提出的,正中刘备下怀。

《隆中对》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也是诸葛亮为自己定制的,它也是一块敲门砖。

诸葛亮 剧照

2、诸葛亮生不逢时,想出道的时候,留给自己的位置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曹操阵营人才济济,特别是军事人才实力超强,曹操不是能轻易被驾驭的,所以曹操阵营不能加入;孙权阵营里面有裙带关系、遗命关系、老部下关系,难以插足,加上哥哥诸葛瑾也在这个阵营里面,弄不好会兄弟反目,所以孙权阵营也不能加入。

3、俗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诸葛亮是为刘备而生的,刘备是诸葛亮的伯乐,投奔刘备是诸葛亮无二的选择。

参考资料:

《三国志》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苍海一文”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声明: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