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推出去斩了,少年满面笑容走向刑场,结果因此免罪还升官

 施工方第三个 2019-10-13

我们看历史古装剧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很典型的孝子故事,父母长辈中有人获罪将要被杀,这个时候儿女中就有人站出来说,那就让我去代替父亲遭受刑罚这样子的话,最终统治者会被他的孝心所感动,继而认为能够教育出如此孩子的人也不会犯罪,于是再次调查确认无罪释放,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呢?

答案自然是有的,明朝初年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周琬,他的父亲担任滁州牧这个职位,也就是滁州地方的行政长官,原本也是战战兢兢勤于政事,将原本被作为流放之地的滁州给治理得相当兴旺。我们知道欧阳修就曾经被贬到过滁州,并且在那里写下了“环滁皆山也”的千古名句,在古代这是一个有点封闭的地方,毕竟到处都是山嘛。

周琬的父亲虽然将原本闭塞的滁州给治理得很兴旺,但是架不住下面的人闹事,滁州有官员犯了事,周琬的父亲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是作为领导也有连带责任,最后一算罪名,因为有这个领导不利的责任所以被处死。这个时候周琬才十六岁,他听说消息以后非常悲伤,但是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直接去了京城,以平民的身份向皇帝直接提出请求。apple售后

周琬之所以能够做到直接面见皇帝朱元璋,是因为明朝有一个叫做“叩阍”的申冤方式,平民可以通过直接敲打鸣冤鼓或者是拦下皇帝的车驾去申诉。在敲击了鸣冤鼓以后,周琬如愿见到了朱元璋,但是他并没有提出说自己的父亲没有犯罪,是被冤枉的之类,毕竟他的父亲本来就是因为“连坐”而被“论死”。

周琬只是非常平静从容,但又显得庄严肃穆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陛下,请让我代替父亲去接受死刑”。朱元璋看着这个16岁的少年,感受到了一种很奇异的力量,从小就失去父亲的他被感动了,但是他依然有所怀疑,怀疑这是某个熟知自己的大臣,特意教了这个孩子。

于是在长久的沉默以后,朱元璋勃然变色:“来人,给我推出去斩了!”结果周琬在听到以后,顿时显得如释重负,满面笑容地走向了刑场(命缚赴市曹,琬色甚喜),朱元璋立刻就发现原来这个少年,他所有的话都是发自真心,并非受人教唆来愚弄自己。

于是因此而免了周琬父子两人(周琬父亲是被连坐论罪,周琬是冲撞天颜论罪)的罪,并且还亲手给周琬写了一块“孝子周琬”的牌匾,任命他作兵科给事中,周琬为父亲生还而入京便就此告一段落,可谓是电视剧中的经典大团圆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