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证不老的美声传奇

 阿里山图书馆 2019-10-13

毫不费力的高音、泛着银亮光泽的音色、流动自如的花腔、完美的音乐演绎、过人的音乐感觉……格鲁贝罗娃的声音就是她辨识度极高的名片。尽管不曾亲临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乐迷对她演绎的若干经典角色,包括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夜后、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俏皮狡黠的罗西娜、威尔第《茶花女》的女主人公和《弄臣》中纯真的吉尔达等等,无不都津津乐道,心向往之;而她年过七旬却仍然泛音丰富的高音更成为乐迷心中不老的神话。

▲故宫巧遇粉丝

音乐节邀请到格娃的消息老早就传遍了乐迷圈。昨晚,这位美声女神降临在国家大剧院,携手中国爱乐乐团为京城乐迷最为隆重的节日揭幕。

音乐会曲目安排尽显大家风范,上下半场分别安排了三支高难度歌剧选段或声乐曲,中间穿插着乐迷喜闻乐见的歌剧序曲或间奏曲。所列歌剧选段基本都是花腔女高音不敢轻易尝试的、严苛的试金石。特别是开场多尼采蒂以极高难度著称的歌剧《拉美摩尔的露琪亚》中的选段“寂静笼罩着”。当音乐响起,乐声中格娃款款而来,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贯通稳定的气息支持下,音乐的完整和独到的艺术处理、流动婉转的花腔以及通透的音色无不让人信服,声音的强弱转换等技巧的运用也堪称典范。格娃状态随音乐会推进渐入佳境,下半场多尼采蒂歌剧《村女琳达》选段“哦,这心灵的光芒”,依稀可见盛年期格娃的风采。在与格娃长期合作的指挥彼得·瓦伦托维克棒下,乐队也入戏渐深,音乐色彩、表情神态都收放自如,与歌者配合默契;乐团独立演绎的《纳布科》序曲脉络清晰,演绎令人感动。到正曲目最后一曲,格娃终于毫无顾虑地放开了声线,生动演绎了茶花女初遇阿芒后内心的悸动。曲终处饱满通透的 high E 让全场敬服。

对北京乐迷而言,能在现场看到格鲁贝罗娃这位唱片中令人景仰的大师,更像是一次美梦成真。那已不仅仅是聆听优美的音乐,更是从她的歌声中分享二十世纪那个大师云集的伟大时代,追忆那些精彩的瞬间,留下不灭的美好印记。

格鲁贝罗娃也许已经不在她本人的艺术巅峰时期,但当观众见到她出现在舞台上时,是向一个奇迹致敬,向自己痴迷多年的古典音乐致敬。

场外一位老先生在大屏幕前用手机录下格娃的《我爱你,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