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商: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

 老鄧子 2019-10-13
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古称“新安郡”“徽州”。

要说这除了山以外最有名的是啥,那就得数徽州商人了。


由于人地矛盾突出,难以通过农业自给的徽州人民,很早便将目光转向了商业。从晋代到唐宋,徽州人从事商业活动的记载屡见不鲜。但徽州商人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商业群体,还是明代中叶以后的事情。

《九日行庵文宴》描绘了徽州盐商马氏兄弟在其行庵小玲珑山馆宴请官员士绅的一次重阳节聚会。

明代中叶,依托向边关运送粮草而换取官盐销售权的“开中法”走向败坏,官盐经营方式发生转变,不再需要商人将货物运往边关。

山西、陕西商人临近边关的优势,逐渐被徽州商人临近两淮盐运司驻地扬州的优势所取代,徽州盐商开始成为帝国盐商队伍中的一派重要势力。

官盐销售,带来了大量利润,为徽商群体经营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后数百年间,徽州商人不断将本地盛产的茶叶、木材、徽墨、歙砚、宣纸以及四川、湖广等地的粮食运往江浙地区,又从江浙地区采购大量棉布运往全国各地。




依靠新安江这条扁担,徽州商人一头挑起川湖地区的农产品,另一头挑起江浙地区的手工业制品,日夜奔波,促进着整个国家经济的运行。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普通民众将生产、生活资料换取货币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的典当行业迅速发展起来,至此,徽商在传统的贩运基础之上,也拥有了自己的金融手段。


区别于其他各大商帮,“贾而好儒”是徽州商人呈现出的集体特点,这种特点,体现在经营理念、投资方向、后代培养等诸多方面。

在经营理念上,徽商注重“以义为利”,强调商帮团结、勤俭节约,践行儒家义利观。


在投资方向上,除扩大经营规模外,徽商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了本地义田、义学、宗祠、书院等基础设施建设,赞助本地公益事业发展,团结宗族,和睦友邻。

在后代培养上,徽商注重后代接受儒家教育,鼓励后代通过科举步入仕途。


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里,徽州本地和寄居外省的徽州籍士子,屡屡在帝国科举的舞台上创造佳绩。作为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徽州以实际行动贯彻着传统儒家的亲亲之道。而徽人外出经商的曲折经历,也通过口耳相传,成为明清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




不论在官府还是在民间,徽商都刷足了“存在感”。

可惜好景不长,晚清以来,伴随着东南沿海的开埠、国家实力的削弱和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战乱,徽商的经营遭受重大打击。

清朝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一生叱咤商场和官场,其经营之道自有其独到之处。

“红顶商人”胡雪岩一度功成名就最终凄惨收场的人生际遇,折射的正是时代变革下徽商群体的一般命运。奉行“贾而好儒”的经营理念、纵横天下300余年的徽州商人,至此衰落了下去。



来源:梨视频·动历史 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联合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