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瞎前如何选择墨水屏阅读器

 深蓝Vv深蓝 2019-10-13

对于电子墨水屏产品,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亚马逊kindle,亚马逊至今仍然是电子书领域全球最大的玩家。低功耗、护眼,这些优势让kindle收获了无数用户。当然还有个 重要的功能:盖泡面。

墨水屏最大供应商为台湾元太,常见的为黑白显示,也有彩色,目前黑白墨水解市面上广泛商用。同样彩色墨水屏也有小范围的商用,成本高、刷新率低、显示色彩不佳制约了其发展。墨水屏最大的特点为护眼,屏幕显示完全由电压来驱动,其屏本自身不发光,当电压低于或者与屏的wF(waveform)时序不匹配时出现花屏、黑色区块以及残影重等异常现象。而其中残影是用户吐槽墨水屏较多的点之一。

一、墨水屏产品的核心:护眼和低功耗。

对于产品硬件本身,有两个主要元器­件极为关键:

1)电源管理IC ;这块比较成熟,市面上成熟的芯片比较多,在此不做赘述。

2)主控芯片;着重展开探­讨下主控芯片,目前电子书阅读器品牌很多,各家选用的芯片都不相同,比如:马威尔(Marvell)、恩智浦(NXP)、国产的瑞芯微等。在这些芯片里能把墨水屏驱动做的最好的是马威尔及思智浦,这两家芯片能实现功耗、性能、显示效果达到最佳,且被元太官方认可的,并能解开元太wF时序,其他家芯片均不能解开元太wF时序文件,因为元太的时序属于墨水屏显示的核心。那为什么其他的芯片可以解元太的wF时序来驱动屏幕呢?其实很简单:1)显示效果达不到; 2)通过破解(元太默许)。但破解的风险在于元太的不同屏幕所对应的wF时序不一样,其最终的效果就会不理想。

在现有的墨水屏品牌里,其中Sony用的马维尔,这颗芯片只有Sony可以用。采用恩智浦i.mx系列芯片的有 kindle、iReader、reMarkable、Kobo等厂商,其余厂商­如文石的某些机型上有使用,JDRead上也曾使用过恩智浦的芯片,其他基本没有使用。为什么?

因为大陆具备研发实力做墨水屏的公司很少,而且极少。科大讯飞的机器采用的是贴牌的方式。采用贴牌是目前大部分厂商的做法,表面上省时省事,可想而知一个靠ODM的产品能以用户为第一出发点去考虑产品吗?能收出优秀高品质的产品吗?这也导致了用户不信任国产的很大原因,用户眼睛是雪亮的,如果ODM能做好产品。那么手机厂商的旗舰产品就不会自研了。

在近两年大屏市场(10.3、13.3寸),尤其是10.3寸墨水屏产品出现集中爆发,这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一块市场:教育。

从电商平台上各家墨水屏在大陆地区的销量来看,在小屏市场(6寸左右),现在基本只剩两个大的玩家:kindle 和iReader。

而大屏市场处于百家争鸣阶段: Sony、文石、reMarkable、iReader、墨案,科大讯飞……其中目前全球做的最好的是 reMarkable。Sony大法也极具竞争力,13.3寸的DPT-RP1、10.3寸的DPT-CP1都是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的产品。然而大法高昂的价格劝退了很多用户。在大陆,文石, iReader也做的还可以,但从销量来说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文石做了很多年大屏,机海战术让你分不清他的产品到底有哪几款,可能比较出名的为BOOX Note Pro这款10.3寸的产品,其他的型号是在太乱了搞不清,销­量与年龄不成正比。 文石的局限在于产品本身的定位。iReader去年才开始涉足大屏,推出了10.3寸iReader Smart产品,从电商平台销量看算是挺有潜力的品牌。

二、 墨水屏产品的核心功能:小尺寸阅读、大尺寸阅读+手写

1)小尺寸墨水屏主打阅读,护眼、便携的特点深得很多用户喜欢。那么纯阅读功能,内容则成为小屏发展的关键。

2)大尺寸墨水屏,阅读体验更佳,如同一本书一般的大小让阅读更加有真实纸张阅读的体验,而在阅读之外,增加了书写的核心功能,加上笔之后则更有了想象空间,如同在纸上写字一样,可以用来记笔记、绘画、阅读时批注等,加上云端同步与PC端协同后,有了轻度生产力工具的属性。用大屏盖泡面贴合好,泡面更香。相比于iPad、Surface这种液晶屏书写的光滑、刺眼的感觉,墨水屏的专注、舒服的手写才所有电子产品里体验最接近纸张的。所以,大尺寸墨水屏出现之后,吸引了多家品牌进入。

三、墨水屏的系统:开放 or 封闭?

1)墨水屏最佳的功能就是阅读。开放与封闭无分对错,只是品牌的选择而已。黑水屏在屏上刷新出来一帧最快时间是150ms到180ms。大家想想吧!就这刷新率做开放系统,体验可想而知。

2)那为什么有品牌选择开放呢?缺乏内容资源,开放平台可以安装多个app,例如kindle、多看、微信读书等。听起来是不是很赞?但是实际使用过的重度用户都明白,开放系统对墨水屏来说就是天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在安卓平台做开放敢说体验最好的。残影明显、变形、功耗大、过渡动画效果差。究其原因:1)受限于屏幕刷新率。2)各大app厂商没有配合墨水屏去做适配优化(量小,不值得)。很理解大家希望像安卓手机一样开放安装各种app,但目前现实的情况是体验差劲。我们期待未来元太技术的突破,大幅度提升墨水屏刷新率,也期待各大app厂商能愿意去适配墨水屏,让更多不想变瞎的用户能享受墨水屏带来的便利。如果是极客用户想追求开放系统,那无所谓了,但我们大部分的用户都是小白,追求的是开箱即食,稳定可靠。

所以,我认为封闭系统才是更好的选择。

四、回答问题: 为什么这么贵&我为什么不能买iPad?

对于大尺寸墨水屏阅读器来说,索尼10.3寸DPT-CP1的京东价格4399元,13.3寸的DPT-RP1 5299元。国产的科大讯飞10.3寸卖4999元。碰到最多的就是有人问,这么高的价格为什么不买个iPad?

先回答为什么这么贵:

1)大尺寸墨水屏的成本高,以10.3寸举例,从元太的采购成本在120美金左右,可以和iPhone 11pro的OLED屏幕价格去比了;

2)因为量小,因为这是一个小众市场,每年消耗的量不大,高昂的开模费用、研发、运营费用都要均摊在机器里,那可不就成本高么。同样因为量小,上文提到屏幕议价能力就差。

再回答我为什么不买个iPad?:

无论是iPad还是surface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完整的生态,更高的颜值,更快的响应速度。尤其近年来已经具备生产力属性,完成轻办公轻而易举。这些明显的优点几乎都是墨水屏的缺点。那么墨水屏相比于iPad有哪些优势呢?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四五千去买索尼大法呢?

1)还是护眼:iPad这类采用的液晶屏的蓝光会穿过晶状体到达视网膜,这个伤害长期累积,可能会造成黄斑病变。手机、电脑同理也是这样,使用iPad 、手机长时间看书、娱乐,眼睛会变得干涩、难受。而用墨水屏读书,关掉前光后,显示效果如同一张纸一样,丝毫不用担心眼睛被伤害的问题。

2)书写体验:iPad本身的光滑玻璃屏幕,书写体验差,用笔时不能很好的还原笔迹。有人说可以贴类纸膜,贴上之后书写好了一些,显示清晰效果又变差了;

3)专注:想想很多人买iPad都是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iPad有太多干扰你读书、办公的信息。而采用墨水屏几乎不能干其他的事情,你就只能安静的阅读、写字。即使是开会也不会有人觉得你是在玩游戏。

综上,总结下我认为一款品质优秀的墨水屏机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小屏阅读神器:

1)低功耗;

2)带灯;

3)内容资源;

4)封闭系统;

大屏阅读器:

1)低功耗;

2)内容资源;

3)阅读体验(多格式阅读批注、翻页、排版、缩放、横屏等);

4)书写体验(摩擦感觉、笔记还原美化);

5)封闭系统;

功耗:实际使用每天按1小时算,可用10天以上即可。在这方面Kindle 最好, iReader次之。其他的功耗控制太一般了。

内容资源:这要难倒一大批品牌,kindle之所以销量这么高,难道是因为硬件本身吗?本质是因为亚马逊海量的图书资源。原本QQ有阅读器的,但体验真是一言难尽。有内容的公司大陆也就那几家了。

小尺寸墨水屏阅读器大家都了解的比较多了,大尺寸目前还是极其小众的产品,最近几个月新发布的文石13.3寸BOOX Max3和掌阅的10.3寸iReader Smart X,过一段我都会详细上手体验其功能和优缺点。

持续更新关于墨水屏的文章,感兴趣的求关注,求点赞,求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