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刘志龙: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二要六经六类”法,提升临床技能必学!

 中医药方便 2019-10-13
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服药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及并发症,但刘志龙教授运用经方辨证体系,临床以六经辨证为主,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不少患者可渐至停药


图*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刘志龙教授

刘志龙教授辨治2型糖尿病的降糖方法主要以“二要六经六类”法为主

今天,小师妹就将刘志龙教授的“二要六经六类”法整理分享给大家,此法对于指导临床意义重大,全是干货,建议收藏分享哦!

辨治2型糖尿病“二要法”

辨治糖尿病的“二要法”指的是以阴证和阳证为2型糖尿病的两个辨证要点。
刘志龙教授临床辨治2型糖尿病时,对2型糖尿病主要分两大类证:火有余(阳证、热证)、火不足(阴证、寒证)。刘教授从阴阳之征兆(水火)着手进行2型糖尿病的辨证分类施治,临证时可达执简驭繁之效。
现阳证者多见年纪较轻,精神状态佳,体形壮实,肌肉丰满,面有光泽,语声高亢有力,舌色尚鲜活,脉象多见大、浮、数、动、滑;

阴证者多见年龄较大,精神较差或很差,体形瘦弱或虚胖,肌肉松弛,面色少华或无华,语声低微,舌色暗,脉象多见沉、涩、弱、弦、微。
《血证论》云:“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
因此,从辨别阴证和阳证这“二要法”的角度对2型糖尿病进行辨证论治可事半功倍
 
辨治2型糖尿病六经法
No.1   阴证(仅列常见证型)
太阴虚寒证———附子理中汤
【症见】微渴或不渴,纳呆,食谷欲呕,呕吐物无酸腐气味或呕吐痰涎清水;手足冷伴汗出;大便溏泄或初硬后溏;或伴胃腹部胀满、隐痛,喜温喜按;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润燥;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处方】熟附子10~20g,干姜6~15g,人参10~15g,炙甘草5~10g,白术15~30g
刘志龙教授认为胰腺功能的衰减乃由中阳不足所致,治疗时需要鼓舞后天阳气的生发,促使胰腺功能活跃度增加,使其尽量多分泌胰岛素。

运用此方时常加枳壳、厚朴、陈皮等行气之品,使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顺利排入十二指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若伴有皮肤瘙痒或手心脱皮者,加防风、地肤子;右下腹部隐痛,时好时坏,按之局部有肿块者,加牡丹皮、桃仁;舌苔白腻或泻出物为稀水者,加苍术、茯苓,苔黄腻或泄泻伴肛门灼热者,加黄连、马齿苋。
少阴阳虚证———金匮肾气丸
【症见】小便频数量多,饮一溲一,或带有泡沫;畏寒肢冷,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四肢乏力,腰酸膝软;或伴性欲淡漠,或伴周身疼痛、关节疼痛、腰膝肩背寒痛;
【舌脉】舌淡、苔白或白滑、边有齿印,脉沉迟弱(此证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阶段)。
【治法】温补元阳,化气生津;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处方】熟附子10~20g,肉桂5~10g,生地黄10~15g,山药10~30g,酒山茱萸15~30g,白茯苓10~30g,牡丹皮10~15g,泽泻10~20g
刘志龙教授认为中医治此证一般多从增强患者吸收运化之力入手。

肺脾肾元气充足,三焦气化通调,饮食精华分布全身,不从下泄,变成精血,糖尿病自然痊愈。

古人用肾气丸治此证,从肾气二字体会是:肾脏有温暖,元气上升,使三焦温暖,脾能健运;肺有温暖毛窍功能可以免受风寒外感;脾阳输布,津液自生,能止消渴。因此,治此病主要在协调整体阴阳水火平衡,不求速效,缓以见功
若大烦渴,饮水不解,甚或饮后加重,小便不利或失禁,或伴少腹胀满不适,则合用五苓散;若心悸、心慌明显,得温可减,脉虚数无力者,则合用桂枝甘草汤;若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小便不利或清长,或伴四肢沉重疼痛,主以(或合用)真武汤
厥阴经脏虚寒证———当归四逆汤合吴茱萸汤
【症见】干呕,吐涎沫;巅顶痛,视力障碍,目光滞或双目干涩,目常流泪,遇寒加重或迎风泪出;或四肢手足麻痹、厥寒,女子常见月经不调或白带量多或外阴瘙痒,男子常见睾丸痛;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或微细。
【治法】暖肝祛寒,苦辛降糖;方用当归四逆汤合吴茱萸汤。
【处方】附子6~15g,人参10~15g,当归10~30g,桂枝10~15g,白芍10~15g,细辛3~6g,大枣10~30g,吴茱萸6~15g,生姜3~10g,干姜6~15g,炙甘草10~20g
刘志龙教授认为若四肢手足麻痹、厥寒,脉细欲绝,病位在厥阴经者,以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为主;若干呕、头痛、目疾、男女阴器为病,病位在厥阴脏者,以吴茱萸汤暖肝祛寒为主。
厥阴寒热错杂证———乌梅丸
【症见】视物模糊;口干口苦,胸闷气短,腹胀;大便溏泄;上半身汗出,下半身发凉畏寒或双膝疼痛;
【舌脉】舌干、少苔,脉偏沉弦涩。
【治法】清上温下,生津止渴;方用乌梅丸。
【处方】乌梅10~30g,细辛3~6g,干姜10~15g,黄连3~10g,当归10~15g,熟附子6~15g,蜀椒3~10g,桂枝5~10g,人参10~15g,黄柏5~10g
刘志龙教授认为临证见上热下寒,中兼气逆,便可使用乌梅丸。其中:多饮者,加重乌梅的用量或另加玄参、麦冬等;多食者,加重黄连、吴茱萸的用量;多尿者,加肉桂、泽泻等。
No.2   阳证(仅列常见证型)
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小柴胡汤
【症见】头晕,耳鸣耳闷胀,目眩口苦心烦;口渴咽干,饮水不多,情绪不佳或紧张焦虑或人生态度消极;纳差,时有呕恶,胃脘部痞胀或闷痛;失眠,心神不安;右胁部胀痛、隐痛或刺痛;舌红或暗或边尖红、苔白或薄黄,脉弦细。
【治法】和解少阳,散郁清热;方用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0~25g,黄芩10~15g,人参10~15g,半夏10~15g,生姜3~10g,炙甘草5~10g,大枣10~15g
刘志龙教授认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肝胆疾病、胃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者,病在三焦、或在肝胆、或在耳目病变属实者,皆可用小柴胡汤化裁。

糖尿病合并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等肝胆疾病者,常见右胁部胀痛、便秘、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等症,此乃少阳胆腑实证,方用小柴胡汤合四逆散或改用大柴胡汤化裁。

若见胸胁满微结、口渴、头汗出、小便不利、大便稀溏、手足不温等症,此乃少阳不和、三焦失畅、津亏脾寒,方用小柴胡汤合平胃散或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若见胸满、烦惊、谵语、神志症状较重者,方用小柴胡汤合龙牡温胆汤或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邪陷阳明,肠道湿热证———葛根芩连汤
【症见】身热或烦热,口黏;大便黏滞不爽或下利臭秽,小便黄常见泡沫;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以苦制甜;方用葛根芩连汤。
【处方】葛根30~100g,黄芩5~15g,黄连5~10g,甘草5~10g
刘志龙教授在临床中发现以下三种情况此方效果最佳:口渴,或腹泻,心率偏快伴有舌红、苔黄干者;高血压或颈椎病伴有项背强痛,或头痛,或腰腿痛,全身乏力者;嗜酒,导致血糖居高不下者。

有高血压者,加菊花、桑寄生、杜仲等;糖尿病导致的性功能障碍,可加怀牛膝或川牛膝。牛膝亦可用于治疗腰痛、腿痛、糖尿病足、伴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者。但其量要大,少则15g,甚则30g。
 
阳明肺胃热盛,兼气阴两伤证———白虎加人参汤
【症见】口渴咽燥,且口渴程度非常严重;食欲亢进,易饥饿,进食量多;身恶热,热汗出,汗后背部恶风寒,或伴发热,形体消瘦;大便干结;
【舌脉】舌干红、苔黄燥,脉洪大。
【治法】清热益气,养阴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参汤。
【处方】石膏15~60g,知母10~15g,人参10~15g,炙甘草5~10g,山药10~30g
头晕头痛、有颈椎病者,加葛根、川芎等通利血管;腰痛者,加怀牛膝、苍术等壮腰健膝;胃火炽盛,饥饿感甚者,加生地黄、玄参等清泻胃火;上焦燥热,灼伤肺阴,口渴甚者,加麦冬、桑白皮等清泻肺热。
少阳阳明同病,痰热互结证———柴芩温胆汤
【症见】失眠;口干渴,胸闷脘痞;尿黄便结;
【舌脉】舌苔黄腻,脉滑。
【治法】清热化痰,消膏降浊;方用柴芩温胆汤。
【处方】柴胡10~15g,黄芩10~15g,半夏10~15g,陈皮5~10g,茯苓15~30g,生姜3~10g,竹茹5~15g,枳实5~15g,甘草5~10g
胸闷烦躁、心率偏快、失眠者,加黄连、山栀子等;伴有咽喉异物感、腹胀者,合用半夏厚朴汤;伴有口苦、胸闷、焦虑、腹胀者,合用柴胡疏肝散;伴有精神恍惚、失眠而脉不滑、舌不红者,合用酸枣仁汤(该类患者多为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妇女)。
 

辨治2型糖尿病六类法


刘志龙教授平时常用的一些降糖中药,主要分为六大类,即益气药、滋阴药、清热药、补阳药、健脾化湿药、直接降糖药。

益气类药如西洋参、人参、党参、黄芪、五指毛桃、炙甘草等;
滋阴类药如生地黄、熟地黄、麦冬、天冬、玄参、桑椹子、五味子、山茱萸、乌梅等;
清热类药如生石膏、桑白皮、桑叶、栀子、牡丹皮、黄芩、黄柏等;
补阳类药如仙茅、肉苁蓉、淫羊藿、肉桂、桂枝、附子、狗脊、巴戟天、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枸杞子等;
健脾化湿类药如白术、陈皮、厚朴、茯苓、神曲、乌药、砂仁等;
直接降糖类药如苍术、山药、黄精、知母、天花粉、地骨皮、黄连、大黄、葛根、玉米须、马齿苋、露蜂房、石榴皮、翻白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