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timtxu 2019-10-14

但凡人类历史,无论中外、无分民族、信仰、文化,大体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神话时代、传疑(或传说)时代以及信史时代。

盘古与三皇(又称诸皇,大概包括天皇、地皇、人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等)是华夏民族的神话时代。神话时代虽然充满了各种在今人看来属于离奇古怪的无稽之谈,但其中不乏人类文明的若干信息——盘古象征着宇宙的开端,燧人氏钻木取火代表着火与熟食的发现,有巢氏代表着巢居时代,伏羲氏代表着渔猎时代,神农氏则代表着农耕时代的问世。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我们的神话时代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顽强的抗争精神

到了五帝时期,则意味着华夏民族进入了传疑时代——虽非信史,但已经有了信史的模糊印记。司马迁作《史记》便是以《五帝本纪》作为开端,而《五帝本纪》中又以黄帝为先,因此在一般的观念中,都将黄帝时代作为华夏民族文明历史的开端。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关于五帝的说法有6种,其中第1种比较常见

在神话与传疑时代里出现多么离谱的记载都不会引起什么争议与质疑,因为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任何文明都逃不过这一阶段,不过信史时代就不一样了。

信史时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着当时社会的情况的时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字,于是争议就出现了。我们中国人自称华夏文明有5千年的历史,西方对此一口否认(这既不奇怪也无须愤慨,反正即便我们说他们不是王八蛋,他们都要习惯性的先反对一下),只承认殷商以后的历史,认为在此之前的夏朝既不存在,哪怕存在也没有文字,因此不为信史。

其实无论是二里头遗址、贾湖遗址还是龙山遗址,历史学家早已挖掘出来大量的文物和文字(或者可以称之为文符),都足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而我们今天就要简单的说一说那一段因为遥远而显得有些陌生和模糊的历史。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前为夏篆玉璧,后为殷商甲骨文


夏朝的起源。

传疑时代的“五帝”并不是指君主的数量,而是当时氏族部落杰出首领的代表。不管后世的争论如何,我们暂且认为当时的君主传承实行的是宗亲禅让制。

帝舜去世后,禹因为治水之功和爱民之名得到了诸侯的一致拥护,继立为天子。禹名为文命,曾受帝舜封为夏伯,赐姓姒(音同“四”),故国号为夏,建都阳翟(今河南禹县):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帝舜荐禹於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於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夏本纪》)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秦汉之前的地图看看就好,没法较真


夏朝的立国:禹征三苗和涂山立威。

禹成为天子之后,邀请贤者皋陶和益佐理政事,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的同时,严厉整饬社会秩序,并制定了严格的律法。史书中称禹曾巡视天下,其实主要目的在于征伐三苗和立威于诸侯。

三苗是炎帝缙云氏之后,姜姓,与欢兜、共工、鲧合称为“四罪”,是从传疑时代就开始出现、并与中原部落征战不休的古老部落族 。当禹建夏国时,三苗大概居于长江流域:

“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史记正义·卷一·五帝本纪第一》)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在4千多年前,我们中绝大多数人的家乡还属于“四夷”的地盘

禹的运气不错,他打算征讨三苗的时候大概正赶上后者遭遇了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禹趁机进行祭祀活动,标榜受命于天:“济济有群,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墨子·卷四·兼爱下第十六》)于是他的军队士气大振,一举击败了自尧舜时代起就始终威胁中原文明的三苗部族:

“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巿,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袛,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墨子·卷五·非攻下第十九》)

至于立威于诸侯,则主要指涂山之会。

禹建都阳翟之后,召集夏与四夷的部落首领会于涂山(今安徽蚌埠),史称执玉帛而来的有万国(大国执玉,小国执帛)。史书中的记载虽然夸张,但也证明禹的声威远胜于唐虞时代:

“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是以《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四海之内,则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经名山五千三百五十,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以供财用,俭则有余,奢则不足。”(《后汉书·李贤注·志第十九·郡国一》)

而且为了立威,传说禹不但杀掉了迟到的防风氏首领,还下令铸九鼎置于阳翟,以示他作为九州之主的象征。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禹贡》虽是后人托名而作,但禹贡九州却是华夏疆域的基本盘无疑

涂山之会在后世被普遍认为是夏朝立国的标志性事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建立了父死子继的帝王传承制度。

后来禹在东巡途中死于会稽山,他的辅臣益曾短暂执政。不过据说诸侯都怀念禹的功绩,不怎么待见益,便推举禹的儿子启继位为天子,从此父死子继成为了历代王朝帝位传承的正统制度,宗亲禅让制彻底被终结: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不过这一过程显然不可能像史书描述的那样众望所归。启继位后不久,便有有扈氏不服,与启大战一场,这就是著名的甘之战: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尚书·夏书·甘誓》)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启“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史记·夏本纪》)于是启稳定了自己的统治,正式称为“夏后启”——夏朝君主生前称后,死后称帝。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甘之战是奠定华夏民族4千年王朝史的决定性战役


夏朝的转折点——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

启在位9年后卒,子太康即位。不过太康这家伙对于当天子没什么兴趣,酷爱打猎,曾经连续打猎100天不回家,于是东夷之地的有穷氏诸侯后羿(不是射日的那个家伙)趁机叛乱。打不过后羿的太康被迫迁都于斟鄩(今河南巩义附近),并传位于弟仲康,仲康传位于子相,而相又一度把国都迁到了商丘(今河南商丘)。

夏朝的这几位天子没完没了的把国都搬来搬去,不是因为穷奢极欲,而是走投无路——史书中虽然明说,但很容易看出这是被后羿一路追杀的结果,而此时的后羿实际上已经夺取了夏朝的大权,史称后羿代夏。不过后羿这家伙也不是什么好鸟,跟太康一样正经事不干就喜欢打猎,结果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了:

“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淫于田兽,弃其良臣武罗、伯姻、熊髡、尨圉而信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伯明后以谗弃之,而羿以为己相。寒浞杀羿於桃梧,而烹之以食其子。”(《三家注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

此后,寒浞又杀掉了相而篡夏,夏朝自禹至相不到百年,国统就几乎断绝。不过就在这危急时刻,夏朝近500年国祚里最伟大的人物——少康诞生了。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少康复国的过程精彩纷呈,充满了血腥和阴谋

少康是相的遗腹子,母为有缗氏,在逃亡途中于有仍(今山东济宁)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为了逃避寒浞的追杀又跑到了虞地(今河南虞城)投奔有虞氏。有虞氏的首领虞思让少康担任庖正(掌管饮食之官),并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并送给少康田一成(地方圆10里为1成)、众一旅(兵士500人为1旅)。少康后来就是依靠这一成一旅起家,联系到四处逃亡的夏臣伯靡,收服了斟灌氏、斟寻氏等部落逃散的族人,发展了自身的武装力量。然后“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左传·哀公元年》)——女艾是个妹子,不但是中国最早的女间谍,也是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间谍,被少康派到寒浞的儿子浇那里卧底;季抒则是少康之子,用计诱杀了寒浞的另一个儿子豷,可见少康在复国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以弱胜强的诡诈手段,一定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寒浞失败被擒,被伯靡凌迟而死,至此将夏朝折腾得几乎覆亡的东夷有穷氏彻底玩完,夏由此复国,后世称之为“少康中兴”。


夏花盛开的标志——九夷来朝。

少康后传子抒,抒又传于槐。槐即位后,有九夷来朝。

九夷者,是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不甚开化的落后部落,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跑来朝拜夏后,这必然是通过战争等手段征服的结果——这是夏朝最为辉煌的时代,说明其势力已经拓展到了东海之滨。从五帝到夏禹,华夏民族的异族对手如苗、黎等族都位于中原的西方,继苗黎被征服之后,又收服了九夷,说明夏朝向东方的发展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少康中兴的辉煌达到了最顶点。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因为帝槐的缘故,后世常以槐花象征夏朝

黄色的槐花象征着夏王室,帝槐又名帝芬——这个名号告诉我们,他在位的时代,是夏朝的“槐黄时代”,是夏王朝之花盛开得最为绚烂芬芳的时节。


盛极而衰——从孔甲乱夏到夏桀暴政。

夏朝的第14位君主孔甲淫乱无度,使得国内大乱,夏王室威望不再,诸侯纷纷叛离,夏政由此一蹶不振——《国语·周语下》中有“孔甲乱夏,四世而陨”之说,孔甲之后经三代传到了履癸,果然亡国。

履癸这个名字是不是很陌生?不过他的谥号很有名——桀,史称夏桀。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古人可能在偷懒——关于桀纣胡作非为的描述高度相似

履癸暴戾无道、骄奢淫逸。传说他宠爱有施氏之女妺喜,又爱岷山氏二女琬、琰,营建倾宫瑶台,作酒池肉林,杀忠臣关龙逄。太史令终古哭谏履癸,履癸不听,于是终古亡奔于商。

商是东方的一个诸侯,子姓,居住于今天的安徽亳州到河南商丘一带。自孔甲失德,商的首领就发现了机会,有意的扩张势力。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到了主癸为首领时,商已经是一个有实力与夏分庭抗礼的大诸侯国了。

主癸死后,他的儿子成汤继位为商侯,建都商丘,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扩张,许多诸侯叛桀而归汤,有不服从的,成汤就出兵讨伐,终于引起了桀的注意。于是桀在位的第22年,诏成汤入朝并囚禁于夏台,不过成汤的左右相伊尹和仲虺看出了桀是个贪财好色之徒,便贿以大量的财宝美女。目光短浅的桀高兴之下便释放了成汤,这下子引起了诸侯的极大恐慌,“诸侯由是叛桀附汤,同日贡职者五百国。”(《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引帝王世纪》)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夏桀释成汤、殷纣放姬昌——古人就这么好骗?

而成汤也因为这次屈辱的经历,更加坚定了灭夏的决心,很快就纠集军队灭掉了对夏忠心耿耿的顾国、韦国和昆吾,并以停止朝贡试探桀的反应。不过试探的结果不太理想,桀调集九夷大军攻商,于是成汤马上认怂,恢复朝贡并请罪,这才消除了桀的戒心。

不过桀的反复无常和残暴统治最终使得九夷对其失去了信心,不再听从他的调遣,成汤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公元前1666年,成汤誓师伐夏,与桀大战于鸣条之野(今山西安邑)并大胜之,桀向东南方逃跑,成汤紧追不舍,最终将其俘虏,并流放于南巢(今安徽巢湖),3年后郁郁而终。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鸣条之战……参看牧野之战大体也没什么毛病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贵族发动的改朝换代事件,史称“成汤革命”。而夏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历14世、17主,经471年而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