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拥有“仁德”,才能内心坦然,方为高洁的君子

 昵称413468 2019-10-14

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想要最终获得成就,想要最终获得成功,除了和他自己的努力,和他自己为人处事的风格有关之外。其实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那就是他身边的人的一些影响。

一个人从小到大,他身边接触的一些人,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的亲人等等,对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因为一个人,他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他内心对错的一个标准,取决于他身边一些人的影响。而他内心的标准,则决定了他外在行为的一些状态,也决定了外在言行的一些举止。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一个道理,和什么样的人接触,时间久了,你自己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就会受到这样一种人的影响。

如果你身边是一些仁义的高洁之士,那么你自己的言行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和这样的一些人接触,你内心的良知会被无限的扩大,你所受到的影响,也都是品德高尚的影响。

那么相反,如果你身边都是狭隘的一些小人,都是品行不端的人,那么时间久了,你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言行举止一定是和这一些人非常像的。

不要轻信“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在为人处事之中,这种人有,但是极少数。没有太多的人能够在污秽不堪的环境里,还能保持自我人格的高洁。

在儒家之中,孔子就说,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他周围的一些人的仁德之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当一个人受到“仁德”环境的熏陶时,他的行为就会更合乎仁德。

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说,居住在仁德的地方多好呀,选择对待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说是智慧的呢?

孔子所说的里仁为美,其实就是我们所强调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是具备仁德之心的人,那么这样一个地方多好,对于你的影响都是有智慧和仁德的。

环境是取决于一个人成长或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就有了孟母择邻这样一个故事。

孟母把自己的家搬了三次,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个良好环境的熏陶和培养。孟母也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一个道理,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外界的环境而形成不好的人格和习惯。所以大费周折的去搬家,就是为了培养孩子高洁的品格和仁德的内心。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有的时候我们人生所面临的一些人,或许是我们无法选择的。

比如说自己的亲人,自己的邻居,这些东西需要自己被动的去接受。但是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我们可以自主选择的,比如说我们的朋友,所以说现在就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择友而交。

所谓的择友而交,就是选择一些合适的朋友,选择仁德的人,选择与之交往与接近。才能在漫长的生活中给我们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一起相辅相成,往好的状态去前进,而非是在生活中逐渐的沦丧和颓废。

在《论语》之中,孔子借由这样一种道理,来向我们论述了仁德对于一个人来说的重要性,而对于我们自我来说,受到身边一些人的影响,拥有仁德之心就特别重要。

拥有“仁德”之心对一个人来说,能够让自我的人生有一种坦然和阳光。

一个卑鄙的人,他内心是始终阴暗的,无法面对阳光和坦然,永远有一种心虚的状态存在。

而一个拥有仁德之心的人,他们内心的正能量能让自我更加坦然,看似淳朴和单纯,但是他们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淳朴,所以人生活得更轻松和自在。

就好像有这么一句话“对于善良的人来说,善良本身就是最好的福报,”这样的人阳光,有正能量,也能活得开心快乐和洒脱。

而具有仁德之心的人,他们对外产生的作用,就是能够吸附更多“仁德”的朋友。有这么一句话叫做,一个人能吸引的都是相同特质的人。

一个拥有仁德之心的人,他吸引的必定是善良和有正能量的人。时间久了,当自己身边聚集更多正能量的人,那么这样的一个人一定能够更快的走向成功。而且在人生的过程中,拥有仁德,这样的人才是高洁的君子。

本文由小编原创,看了《论语》中的智慧之后,您对于孔子的这一个理念怎么理解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