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之初禀篇(3)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14

2019年2月26日,星期二,农历己亥年【猪年】正月二十二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之初禀篇第十二(3)

《论衡》之初禀篇(3)

【原文之三】

或曰:“王者生禀天命,及其将王,天复命之,犹公卿以下,诏书封拜,乃敢即位。赤雀鱼乌,上天封拜之命也。天道人事,有相命使之义。自然无为,天之道也。命文以赤雀,武以白鱼,是有为也。管仲与鲍叔分财取多,鲍叔不与,管仲不求。内有以相知,视彼犹我,取之不疑。圣人起王,犹管之取财也。朋友彼我,无有授与之义;上天自然,有命使之验。是则天道有为,朋友自然也。当汉祖斩大蛇之时,谁使斩者?岂有天道先至,而乃敢斩之哉!勇气奋发,性自然也。夫斩大蛇,诛秦,杀项,同一实也。周之文、武受命伐殷,亦一义也。高祖不受命使之将,独谓文、武受雀鱼之命,误矣。”

【拙解】

有人说:“帝王者生就禀承天命,将要称王之时,上天又授命与他,犹如三公九卿以下官吏,有帝王诏书封爵拜官,才敢就任官位。赤雀白鱼赤乌鸦,都是上天封王拜帝的命令。天道与人事,有授命和任用之道。自然与无为,是天之道。以赤雀授命与周文王,以白鱼授命与周武王,是有意为之。管仲与鲍叔平分财物时拿多了,鲍叔并非要多给,管仲也不是要多拿。内心互为相知,了解对方就像了解自己一样,所以多拿了也不生疑。圣人兴起称王,犹如管仲多拿财物一样。朋友之间有你我之分,却无有意给与的义务;上天自然无为,却授命使其道应验。此则天道有为,而朋友之道却是自然。当汉高祖斩杀蟒蛇之时,是谁让他斩杀的?难道是有天道先授命,而后才敢斩杀!是他勇气奋发,本性自然而为。斩杀蟒蛇,诛灭秦廷,逼项羽自刎,是同一回事。周之文王、武王受命伐殷纣,也是同样的道理。汉高祖未受天命令其统军,却独说周文王、周武王是禀受赤雀白鱼之天命,是错误的。”

【小议】

曾闻“儒道互补”方得中华文化之精髓,颇认同此观点。儒家讲天命,道家言无为。天命,是顺势而发;无为,乃顺其自然。尽人事听天命,无为无不为。所谓“文、武受雀鱼之命”纯属按需杜撰,管仲、鲍叔“内有以相知视彼犹我,取之不疑”是真。刘邦斩蛇、灭秦及至胜楚汉之争,那是用智慧和血战拼出来的成就,是睿智和勇猛的本性使然,岂是受天命?武王伐纣而得周天下,亦是以其德行赢人心、以其勇猛擅战而称王,至于什么赤雀白鱼赤乌鸦之类奇谈,不过是一种在当时颇为有效的心理战而已。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