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国斌运用消风散治疗泌尿系感染临床经验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19-10-14

第 1243 期

作者 / 1何磊 1李可 1段倩倩 1马苗林 2李顺景 1,2车志英 1河南中医药大学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 / 林凤 ⊙ 校对 / 许奇

王国斌教授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从医40余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注重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大胆创新,临床疗效颇佳。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运用消风散加减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颇著,本文遂将其运用消风散加减治疗泌尿系感染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泌尿系感染提供新的思路。

1 析因论位,提炼病机

淋之名始见于《素问·六元正气大论》称为“淋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本病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古今医者大多认为本病病位在肾与膀胱,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曰:“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景岳医学全书·淋浊》曰:“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曰:“若饮食不节,喜怒不时,虚实不调,则脏腑不和,致肾虚而膀胱热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骆继杰等认为,其病因以脾肾气阴两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治疗法则,最终目的使正气充足,驱邪于外。

2 不拘常法,另辟蹊径

2.1 从“风湿”论治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湿伤肉,风胜湿。”刘完素认为“湿过极,则反兼风化制之。”王国斌认为风五行属木,湿五行属土,风能胜湿,故从“风湿”论治本病。祛风药大多味辛性燥,具有升发阳气、宣畅气机、辛香发散、善行走窜开泄等特性,以祛风为先机能化湿,故湿化则热清,湿化阳气始复;祛风药有搜剔之功,使久羁留滞之湿邪无处可藏;祛风药可引药直达病所,且走窜开泄,给予邪气出路;祛风药能醒脾,升引脾胃之气上行,使清气升而浊气降,湿气亦随之宣化;祛风药能鼓舞气血津液运行,加速机体气血循环,有利于机体代谢。故在泌尿系感染治疗中加入祛风药,可宣肺利水、醒脾燥湿、疏肝行气,鼓动肾气以利水除湿,对于治疗湿邪为患的疾病大有裨益。

2.2 从“肺脾肾”论治

王国斌认为,泌尿系感染虽病位在下焦,与肾、膀胱关系密切,但津液、水液的代谢离不开脾的运化及肺的宣发与肃降,故本病与肺脾肾三脏相关。人体水液气化运行以三焦为通道,“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且肺肾属母子之脏,功用密切。肾主水功能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两者共同治理调节人体水液代谢。

上焦气机不利引起下焦阻塞不通,小便短涩或排尿困难。病久湿热之邪自下犯上,肺失宣降而出现小便异常时应治肺以利水,水道上源已通则水道下源自畅。肺气得宣,则通调水道功能得以发挥,所谓“上窍通,下窍泄”。脾居中焦,运化水液,肺肾功能通调,互为滋生,三者协调能使水液代谢输布正常,故治疗提倡清上源以行气化,健脾气以杜湿浊、固肾气以行主水之职,如是三焦决渎有常,水道畅通,小便焉能不利?

2.3 从“血”论治

水不化则气不行,气不行则血必瘀,因此淋证日久或反复发作可伤及气血,而致瘀血阻滞,血络损伤,临床以虚实夹杂、瘀血停滞为特点。王国斌在用药时常加入活血化瘀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直到达病所,并能改善局部营养状况,以达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淋证多见于老年患者,并以女性为著。老年人气血双虚,血虚生风,风胜则燥,故古人云 “血虚则生风,风胜则发痒。”风邪是瘙痒的主要原因,中医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所以王国斌选用消风散中当归、生地及丹皮以养血活血,凉血祛风止痒。

3 选方独特,慧眼识珠

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主治风疹、湿疹,具有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之功效。此方为王国斌临床治疗杂症的常用方,运用其治疗泌尿系感染每能取得满意疗效。其中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可散风湿、下瘀血除湿痹,发汗胜湿;防风、蝉蜕、牛蒡子辛散透达、疏风祛湿、宣肺利水;苍术祛风除湿、燥湿健脾;当归养血活血;生地、知母滋阴补肾清热;木通清利湿热、利尿通淋;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以达行水除湿、清热通淋之功。肺气不宣加重祛风药,如白蒺藜、葛根;湿热重加黄柏、滑石、淡竹叶、川萆薢、瞿麦;阴虚者重用生地、石斛、玄参;便秘者加郁李仁、桃仁,瘀血重重用当归;痛甚加川楝子、元胡等以通为用,祛邪为主兼有固本。

4 典型病案

案1:患者,男,41岁,新乡人,2014年8月25日就诊:主诉小便热痛5 d,患者自诉5 d前饮酒、食辣后小便热痛,尿频尿急,色黄,伴有青色分泌物,无异味。站时间长则常阴部坠胀、酸痛,左下腹按之痛,会阴部叩痛。舌红、苔稍黄腻,舌下瘀络,脉弦数。西医诊断泌尿系感染,中医诊断淋证,辨证属膀胱湿热兼瘀血阻滞证,治宜宣肺祛风除湿、活血清热通淋。处方消风散加减:当归20 g,生地10 g,丹皮10 g,知母10 g,荆芥15 g,防风10 g,黄柏10 g,苍术10 g,川萆薢15 g,白蒺藜15 g,蝉蜕10 g,葛根20 g,牛蒡子10 g,木通10 g,滑石20 g,川楝子10 g,甘草4 g。每日1付,水煎早晚分服,嘱患者多饮水、禁饮食辛辣食品。2014年9月3日复诊:服上方7剂后诸症均减但仍不适,舌淡红,苔薄黄,右关细滑,左细无力,继服14剂而痊愈。

按:本案患者“突发小便热痛,尿频尿急,色黄,伴有青色分泌物,而后阴部坠胀、酸痛,左下腹按之痛,会阴部叩痛热”,病位可定在膀胱;“5 d前饮酒,食辣”,可定病性为湿热蕴结;“舌红,苔稍黄腻,舌下瘀络”,脉弦数一派湿热之象,兼有瘀血阻滞。故辨证属膀胱湿热兼瘀血阻滞证,方选消风散加减。重用当归配丹皮以养血活血;加白蒺藜、葛根以达疏风祛湿、宣肺利水之功;生地、知母、黄柏以达滋阴补肾清热之效;川萆薢、滑石以清利湿热、利尿通淋;川楝子行气止痛;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以达行水除湿、清热通淋之功。

案2:患者,女,43岁,郑州人,2013年1月2日就诊:主诉小便灼热、尿频、尿急6 d。患者自觉近6 d突然出现小便灼热、尿频、尿急,平素大便秘结,排便难,3~5 d每日一行,已有2月多。食欲可,纳可,时有腹胀,夜寐差,多梦,晨起困乏,月经周期30 d,经行5 d,经量少,色鲜红或暗,时伴有血块,经期无不适感,易疲乏,舌质红,舌苔黄厚,脉弦细。西医诊断泌尿系感染,中医诊断淋证、便秘,辨证属阴虚湿热,治宜宣肺祛风除湿、养阴清热通便。方药:牛蒡子10 g,火麻仁30 g,生石膏15 g,蝉蜕10 g,葛根20 g,木通10 g,当归20 g,桃仁10 g,生地12 g,丹皮10 g,知母10 g,荆芥15 g,防风10 g,苍术10 g,黄柏12 g,白蒺藜10 g,郁李仁10 g,甘草6 g。

7剂水煎早晚分服。嘱患者多饮水、多休息,忌食辛辣食品。2013年1月11日复诊:大便畅通,小便不适感明显减轻,脉细数,欲继续调理。上方去石膏加生枳壳10 g,7付水煎早晚分服。2013年1月19日三诊:患者小便几无不适感,巩固治疗。效不更方,上方继服5付以善后。

按:本案患者“小便灼热,尿频,尿急”病位可定在膀胱;“平素便秘,时有腹胀”,病位可定在大肠;因“小肠主津,大肠主液”“平素便秘,日久引起小便灼热,舌质红,舌苔黄厚”,病性可定位湿热蕴结下焦,肠道津亏;“月经量少、色鲜红或暗、时有血块,脉弦细”病性可定位阴血不足、瘀血阻滞;故辨证属阴虚湿热兼瘀血内阻,方选消风散加减。以消风散为主方疏风祛湿、宣肺利水,当归、丹皮、凉血清热散瘀,生地、知母、黄柏养阴清热,生石膏、牛蒡子、火麻仁、郁李仁、枳壳清热泻火、润肠通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以达清热利湿、养阴清热通便之功。

5 结语

王国斌不拘常法,审证求因,采用宣肺祛风除湿、滋阴清热通淋之法,从祛风化湿入手,肺脾肾三脏同调,兼养血活血散瘀,临证选用消风散加减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佳。此法适用于湿热郁结型,尤其是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治疗,对男性泌尿系感染易有一定疗效。

王国斌临床治疗泌尿系感染过程中注重津液输布运行的功用,兼顾脏腑本身生理特性而选方用药,遵从机体的运行规律辨证施治,以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正是由于其广读医书,融会医理,才能出奇创新,达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第108-109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